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教育》2004,(12):F003-F003
为了宣传奥运精神,弘扬冰要体育化,展示我国体育竞技项目的辉煌成果,展望北京奥运盛况,充分利用哈尔滨市冬季冰雪旅游的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下沙滩设置“黑龙江省青少年冰雪体育活动基地哈尔滨冰雪奥运主题园”。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不曾见过北国冰雪,那就到“冰城”哈尔滨去看冰雪吧!哈尔滨在中国东北,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哈尔滨冬长夏短,一年中冰雪覆盖达4个月之久,因而有“冰城”之称。“冰城”哈尔滨每年1月5日都要举办冰雪节。从上一年的11月起,哈尔滨的冰雪雕刻师就开始忙碌起来啦,他们要赶制冰雕雪塑,以便提早在冰雪节到来之前,开放供游人冰灯史话冰灯作为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品,清初便已产生,嘉庆年间就有冰灯盛景。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  相似文献   

3.
《孩子天地》2015,(1):32-36
到了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就会让人神往,如果在这寒冬腊月里再有一场冰雪盛宴,投入那银装素裹、冰雕玉琢的世界,不仅可以让人尽情玩耍,还能大饱眼福、尽情欣赏壮观的冰雪艺术。那还等什么,快到哈尔滨体验冰天雪地的独特魅力吧!  相似文献   

4.
冰雪世界     
天气真冷啊!同学们的家乡下雪了吗?2022年我们的首都就要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啦,冰雪项目(ice and snow sports)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被我们熟知的打雪仗(snow fight)、堆雪人(building snowmen),大家还知道什么活动是可以在冰雪里玩的呢?哈尔滨国际冰雪节(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将于1月5日开幕,并持续一个月。同学们会去参加这场冰雪的盛会吗?去不了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来了解好玩的冰雪世界!  相似文献   

5.
冰雪文化是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拥有冰雪资源的各国都在发展冰雪产业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从80年代中期创办以来,现已形成集旅游、经贸、文化、艺术、体育为一体的举世闻名的冰雪盛会.通过开展冰雪雕塑发展的现状调查、省内各高校教学情况的调查及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为我们开设本课程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数据支持.广泛的发展冰雪雕塑人才,促进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冰雪资源与黑龙江高校体育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普通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冬季体育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实施力度,使学生了解冬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挖掘学生参加冬季户外运动内在动力,拓宽冰雪健身的潜在内涵,丰富冰雪体育运动项目,合理利用冰雪资源,将冰雪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有机结合,校园冰雪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为学生冬季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条件与帮助,打造校园冰雪体育特色,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增添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冰雪之都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北国冰城哈尔滨,一到隆冬季节,她就用北方人特有的憨厚质朴迎接八方来客。漫天飞舞的雪花,飘出孩童般的天真和纯洁;晶莹剔透的雾凇,显出水晶般的独特与神秘;随处可见的冰雕,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壮观的冰雪大世界,向世人展示着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  相似文献   

8.
启岩  闫绍惠 《林区教学》2013,(3):116-117
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如哈尔滨阿城区及市区城郊、牡丹江宁安市、齐齐哈尔富裕县、黑河爱珲镇等地都还保留着满族古老的冰雪文化。满族的发源地就在牡丹江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一年中冰期长达五个月,优越的冰雪自然资源和环境为黑龙江省满族中小学冬季体育冰雪特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但是也要注意冰雪特色活动的运动预防与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的家乡是哈尔滨(bīn),我喜爱我的家乡。哈尔滨最富盛(shèng)名的是冰雪,每年冬季都有一次世界规(guī)模(mó)的冰雪盛(shèng)会。除了冰雪,哈尔滨的建(jiàn)筑(zhù)也最有特色了。中央大街、秋林公司、索(suǒ)非亚教堂等都非常著(zhù)名。照片中我身后就是索非亚教堂的一角。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喜欢哈尔滨,欢迎你们到哈尔滨来旅游观光。我的家乡哈尔滨@韩雨萌$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小学一(4)班!学生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地处寒冷地带,每年长达近五个月的结冰期,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因此在冬季开展冰雪课教学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冬季冰雪课教学作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我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寒冬腊月,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商店及著名建筑物前,你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美丽的冰雕和冰灯。夜幕下,它们有着五颜六色的光晕。此时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走进童话世界了呢?著名景点冰雪大世界北国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银装素裹的松花江北岸,有一个极好的旅游去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它坐落于太阳岛西区。每年百余万的游客、2000件冰雕作品、30余项冰雪娱乐活动,均使其无愧  相似文献   

12.
飞羽 《小学生时空》2013,(12):47-47
哈尔滨位于中国最北端。这里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城市。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年平均温度3.6℃。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城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景色;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冰雪资源,成为国内较旱举办冰雪节庆旅游的省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美誉度.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节庆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及针对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对于促进黑龙江省冰雪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科学探索在当代中国其正步入了繁荣时期.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研究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个支脉.伴随秦、齐、楚、越、吴诸文化追索的匆匆步回,北方冰雪文化的探进终于以其特有的丰姿姗姗到来。王德伟先生的新著《冰雪文化》(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正是这一热潮中进行理性思考的颠峰之诈.由于冰雪文化是人们以特定方式创设的适于冰雪环境生活的文化样态龙集中地反映着生活主体与自然生态的特殊关系,因此《冰雪文化)一书没有象其他区域文化论着那样,单单按照民族历史即文化主体变迁的线索勾勒冰雪文化的进程,而是由对冰雪的自然特…  相似文献   

15.
冰雪文化是受冰雪环境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冰雪环境色彩的文化类型.文化生态学是文化地理学的一大主题,它是认识区域文化,协调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变革重塑文化景观,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重要理论学科.冰雪文化的生态学研究既属于“因素一文化”的生态研究,又是研究冰雪环境因素对区域文化部分或各个部分、或整体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在文化中表现如何,冰雪文化系统与人们价值取向比较协调与否,以及如何调整建立新的冰雪一文化系统等相关问题。一、冰雪环境及其文化生态学意义从黑龙江省来看冰雪环境有三个主要特性:一是季…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冰雪艺术享誉世界,然而,大量优秀的冰雪雕塑、冰雪景观作品因受材料的限制,如“昙花一现”,不能长久保存。研究架构数字化造型技术,既是对三维造型作品的再现与文化创意的保存,又可运用“旅游纪念品”销售,丰富冰雪艺术传播产品种类,填补冰城旅游缺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最具特色“冰雪灵魂”产品的空缺。数字化冰雪产品的创意研究,将翻开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促进国内冰雪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冰雪艺术享誉世界,然而,大量优秀的冰雪雕塑、冰雪景观作品因受材料的限制,如“昙花一现”,不能长久保存。研究架构数字化造型技术,既是对三维造型作品的再现与文化创意的保存,又可运用“旅游纪念品”销售,丰富冰雪艺术传播产品种类,填补冰城旅游缺少能让游客带走的最具特色“冰雪灵魂”产品的空缺。数字化冰雪产品的创意研究,将翻开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新篇章,促进国内冰雪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处北欧的瑞典、挪威和芬兰,都有一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内。每到冬季,遍地冰封,漫天雪飘,银装素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北欧国家的冰雪运动丰富多彩,颇具特色。先学滑雪后学走路 滑雪是北欧国家最普及的冬季运动项目,那里几乎人人都有一副滑雪板。在城市,每个居民中心都拥有设备完善的冬季运动场,其中包括10多千米长的滑雪道。每逢周末,人们穿上色彩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激活了国人对于冰雪项目的热情,冰雪旅游消费也逐渐呈现出大众化、规模化、多元化的特点。发展冰雪经济可以缓解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冬季夏季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抓住后奥运时代这一机遇发展冰雪经济对呼伦贝尔市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呼伦贝尔市冰雪文化旅游创新项目为对象,通过对呼伦贝尔市冰雪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发现呼伦贝尔市冰雪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有必要对影响其市场需求的诸多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文章在分析影响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市场需求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与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市场需求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以此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预测,以期为哈尔滨城市旅游的规划、发展与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