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朋友们,你读过《童年趣事》这本书吗?我敢说你们一定没读过,因为这本书是我自己创作编辑的,又没出版发行,读者只有我自己。这本书内容全是我小时候的趣事,平常我一有空闲就拿起  相似文献   

2.
史湘云总是不让她的耳朵和嘴闲着,她每天一边忙着搜集各种外界传闻,一边忙着把这些传闻尽快散布出去。她问惜春:你读过《西厢记》吗?惜春说:没读过,但我知道这本书  相似文献   

3.
史湘云总是不让她的耳朵和嘴闲着,她每天一边忙着搜集各种外界传闻,一边忙着把这些传闻尽快散布出去。她问惜春:你读过《西厢记》吗?惜春说:没读过,但我知道这本书很红,  相似文献   

4.
感受无知     
常以为自己懂得许多,常以为自己的选择总不会错,殊不知一开始自己就掩盖无知,一知半解地夸夸其谈,或是很虚伪地装着自己什么都懂的模样,其实心底里早已感受到却没有勇气说出来:“我不知。”实际上,我是个“大傻瓜”,倘若率直地说:“这个,我不会。”“此事,我不懂。”“那本书,我没读过。”这又有何妨呢?  相似文献   

5.
史湘云总是不让她的耳朵和嘴闲着,她每天一边忙着搜集各种外界传闻,一边忙着把这些传闻尽快散布出去。 她问惜春:“你读过《西厢记》吗?” 惜春说:“没读过,迫我知道这本书很红,很有名。”  相似文献   

6.
史湘云总是不让她的耳朵和嘴闲着,她每天一边忙着搜集各种外界传闻,一边忙着把这些传闻尽快散布出去。她问惜春:“你读过《西厢记》吗?”惜春说:“没读过,但我知道这本书很红,很有名。”  相似文献   

7.
你读过《毛毛》这本书吗?这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时间窃贼盗窃了人们的时间从而来延长自己的生命,但在毛毛的帮助下,人们都获救了。看完这本书,我想,如果我也能偷些时间来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很早就听说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名著<窗边的小豆豆>给无数的读者带来了笑声和感动,但自己却没有真正读过一回.这学期学校推荐的三年级选读书目中就有这样一本书,而我们班恰巧有个叫"逗逗"的女孩,于是我没有丝毫犹豫,首先推荐学生们读这本书. 还没等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有个学生跑来对我说:"李老师,<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读完了,真羡慕小豆豆的生活呀!不知道那‘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能去小豆豆的巴学园吃饭,我想,葛菲飞也会把吃饭当成是享受吧!"  相似文献   

9.
正一天,到黑龙江画报社办事,主编张永德拽过一个人对我介绍说:"这是咱们省的著名小小说作家袁炳发。"接着又塞给我一本小小说集《弯弯的月亮》:"请你给这本书写篇评介文章。"往常我并不认识袁炳发,更没读过他的作品,永德就不由分说地将这任务派给了我。我颇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相似文献   

10.
说不清楚是被《幻城》的名气所驱使,还是因为自己本身对文学的爱好,在如诗如画的阳春三月,我看过了这本书。对我来说,现在的评论纯属是记忆的回放。读过《幻城》之后,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1.
笑弹X枚     
谎言教授教授说:"你们应该了解‘谎言’的概念了吧,因为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自己的著作《论谎言》一书中写到。读过这本书的请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2.
编剧史航告诉我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最早是从美国传来的。这个游戏叫做"读书之耻",玩法很简单:在一群朋友聚会的时候,轮流坦承一本自己本该看过实际上从未读过的经典名著。你说,没看过莎翁没什么,我连圣经都没读过;我说,金牧师《我有一个梦想》我都没听完。大家轮流坦白,往往能有各种惊人发现,使得人们拍着大腿指着对方大笑:"平时看你浓眉大眼,原来也是这副德性啊。"所有人坦白完一轮,彼此相视一笑,气氛无比融洽。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心理游戏。  相似文献   

13.
这也太难了     
<正>李老师今天给我们分发了作业单:背诵《荷塘月色》,积累五个以上的成语故事,写对实体店倒闭这一现象的看法,写读后感,再写一篇导游词介绍深圳的景点。我心想:实体店是怎么倒闭的,我怎么知道?还要写什么读后感,我连那本书都没读过,要怎么写读后感?还要求所有作文不少于600字,这也太难了!  相似文献   

14.
最好的礼物     
我八岁那年,读小学二年级,认识了一些字,但因为家贫,没钱买书,也没读过一本课外书。一个暑假的黄昏,我放牛回家,炊烟中见父亲坐在门前树下一边用蒲扇扇着风,一边对我说,伢崽,我给你带回了两本书。这时,母亲从烟熏火燎的伙房里走出来,用手擦了擦汗,从兜里掏出两本书来。我一把抓  相似文献   

15.
读书真快乐     
你有没有读过<千奇百怪的石头>这本书?我想你肯定没有吧!读这本书不仅可以积累好词好句,还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石头:比黄金贵的石头、会发光的石头、不怕火的石头……我很喜欢这本书,读起来真快乐!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读过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当时也许领悟得不够,看完了,也没留下太深的影响。而在寒假里,偶然重读了这本书,以一个教师的身份重新去理解书中所展现的内涵,才发现这本书真的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思想的树叶     
《瓦尔登湖》译者徐迟问:“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我不能,所以自1997年买下了这本书,一直到今天,也只是断断续续地读过其中的一部分篇章段落,一直安静不下来。真的,没办法让自已安静,喧嚣的环境,浮躁的情绪,不可能有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用耳朵阅读     
在我的童年时期,我也是用眼睛读过几本书的,但那时我所在的农村,能找到的书很少,我用出卖劳动力的方式,把那几本书换到手读完之后,就错误地认为,我已经把世界上的书全部读完了。后来,我有机会进了一个图书馆,才知道自己当年是多么的可笑。  相似文献   

19.
做"压缩饼干",没经历过吧!没关系,一教就会!如果你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然后通过删繁就简、削枝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悖论     
读书有成本,这就是读书所占用的时间。如果一本书既不能带给你乐趣,也不能带给你启发,那不如把读书占用的时间用于打牌。我不同意开卷有益的说法,有好多书是不用读的,因为白耗光阴,一无所获。可是哪些书值得读呢?读物的选择可是带有悖论的难题。你没有读,怎么知道这本书怎样呢?你要读过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可是你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又凭什么去决定读或不读这本书呢?克服悖论的办法有多种。比如说,选经典名著。所谓“经典名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好多人已经读过,读过以后觉得很值。比如说,看书评。书评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