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家楼下住着一个拾废品的老人.因为楼上楼下的关系,我经常会把家里用不上的东西拿下去,放到他的门口,  相似文献   

2.
收废品     
李照芳 《广西教育》2007,(7C):31-31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和很多农村家庭一样,我的家境不是很好。为了供我和弟弟上学,父亲除了种田,还利用农闲到外面收废品。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坚决反对父亲去收废品,因为在我眼中收废品又脏又累,别人都看不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理解了父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案例:   某学校的一个班级里,一个学生跑去找班主任,说他的一块手表丢了.这是他的父亲给他的澳门回归纪念手表,他把它拿到班里,同学们都争着借来看.到做课间操的时候,他把手表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待回到教室时发现手表不见了.听了该生的汇报,老师来到班里,说:“同学们,&;#215;&;#215;同学的手表不知是哪位同学拿去玩了,玩够了就赶快还给他.“到下午上课的时候,这块手表并没有还回来.   ……  相似文献   

4.
收废品者     
我小的时候,曾住在上海的一个老式弄堂里。一到双休日和假期,弄堂口就会出现一个又瘦又矮的收废品的男人。他好像也住在这个弄堂里,因为大家几乎都认识他,都叫他"小排骨"。他是一个瘸子,不知他有没有工作,是不是光靠回收废品过日子。那时候,如果家里要卖废品,我是最开心的,因为卖得的钱都归我。虽然我们家废品不多,但当时我年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表。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听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不但惊叹于手表的精密,更赞叹于手表的神奇。父亲常常用钢笔在我手腕上画个手表,我也会不时装模作样地抬手看看,那神气劲儿,至今印象深刻。但是,手表在我的童年,也留下了最痛的伤痕。那是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傍晚时分,我与小伙伴们到村东的小河去游泳戏水。为了炫耀,我偷偷拿了父亲刚刚购买的手表,装在自己  相似文献   

6.
特别的奖励     
小龙是六年级时才转入我班的。才过一周,他爷爷奶奶就领着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两位老人很憔悴,看上去也非常生气,原来星期天他偷了家里的生活费去网吧,说着说着就要伸手打他,被我拦住了。小龙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说爷爷奶奶不给他零花钱。看祖孙都在气头上,我便让小龙到教室去。爷爷说,小龙父母离婚了,他随了父亲,现在父亲去江苏打工了,小龙离开外婆家来到这里读书。  相似文献   

7.
“破书、废纸、酒瓶、易拉罐呐……”一个用单手推着旧货车的老人,操着苍老而又嘶哑的嗓子常在我家门前吆喝。他就是那个收废品的独臂老人。认识他已经有好几年了。他60上下年纪,中等个儿,背有点驮,皮肤黝黑,嘴唇干裂,两眼常汪着泪,牙齿也脱落了几颗。冬天穿双旧棉鞋,春夏秋都光着脚,套一双胶鞋。衣服很老土,不过倒还干净。老人很善良,当人们午休时,他从不大声吆喝,只是静静地坐在马路边的花池旁等着。也许是出于对老人的同情吧,家里的废品,无论别人怎样吆喝,出多高的价钱我都不卖,就是堆得乱七八糟的,也要等到老人的身影出现。老人很厚道,…  相似文献   

8.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11,(11):26-27
我的童年是被父亲的手牵着,从那条只有半米宽的河堤上度过的。每天清晨,他迈着大步,我一溜小跑,赶5里路,他去柳市小学教书,我去那里独自玩耍;中午的饭蒸在一个茶缸里,翻过来的茶缸盖是盛菜用的,那饭远不如家里的好吃,因为它带有强烈的蒸笼味儿;傍晚,父亲又牵着我的手,赶5里路,回到家里。就这么着,我的腿脚练得不错,上初中时我拿了几次800米的冠军,恐怕和小时候父亲牵着我小跑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当年父亲告诉我,他十多岁在西安考学,考完还没张榜时流浪街头,一老人介绍他去一个地方,说可以有饭吃。到的那个地方却是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要送他去延安当兵。我父亲的观念里当兵不好,而且国民党整天宣传延安是共产党的集聚地……他就没有去。我埋怨父亲,你要去了,你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了,我也成高干子弟了。  相似文献   

10.
回家前,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母亲告诉我,父亲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赶30里的路到县城去卖芋头。赶到家里时,已是下午2点。父亲还没有回来,妈妈在院子里拣芋头,把从地里收回来的芋头按照个头大小分类,并整理干净。放下包,我来到院子和母亲一起收拾。母亲告诉我,这个时节家家都开始刨芋头了,卖的人一多,芋头的价格就一天比一天贱。县城里比村里贵一两毛,父亲为了卖个好价钱,每天坚持到县城里去卖,这样可以多赚20块钱。家里没有农用车,他只能用自  相似文献   

11.
记慈父     
我小时候,一个做父亲的就像电冰箱里的灯,家家都有一个,可是谁都不知道冰箱门关上以后那盏灯在做什么。我爸爸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看见大家好像很喜欢。谁都打不开的罐子他能打开,家里只有他敢独自到地下室去。他刮胡子刮破脸,谁都不会安慰他或大惊小怪。只要下雨,人们准知道他会拿雨伞遮着我们出门。家里有人病了,总要他去药房买药。他安装捕鼠器,剪除玫瑰化的枝叶,使你  相似文献   

12.
安宁 《课外阅读》2009,(22):14-14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4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柜台上。  相似文献   

13.
我的表哥住在恶作剧时空,放暑假时,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到了那里我才知道,生活在恶作剧时空,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即使在自己家里也一样,就拿我刚到那里第一天的遭遇来说  相似文献   

14.
我的母亲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叫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半月2005年5月号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书,十天…  相似文献   

15.
半碗饭哥哥     
我14岁那年,父亲娶了一个乡下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到了吃饭时,喂总是低头一粒粒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  相似文献   

16.
    
快二十年了,我一直记着这样的场景:父亲一巴掌扇在我的脸上,而后无力地站在那里,身子僵直,像一截枯焦的树桩。那时我家里穷。我刚考上初中,家里连学费都拿不出来。快开学那几天,父亲常对着门前的林子发呆。开学的头一天,他一脸歉疚地对我说:"你去跟老师说一下,学费先欠着,我砍些窑柴卖得钱再补上。"听父亲这么一说,我心里一灰,拉着他的衣角一个劲儿地吵闹。父亲的沉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学生》2007,(1):61-62
我的女儿迷上了超女,追着去看她们的演出,把家里的钱偷偷拿去发短信,追着当超女的粉丝,在镜子面前学着超女的样子唱歌.我骂过、制止过,但是无济于事,虽然屋子里没有了女儿的歌声,她的眼睛里却多了忧郁.直到我看见了漫画家蔡志忠小时候和他父亲的两个故事,我才明白应该怎样做一个好父亲.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往往只需冲我喊一嗓子:“蔡波波,收废品喽!”我就知道家里要处理一批过期的报纸了。这些废品都是由我提下楼去卖,得来的钱自然就名正言顺地被我据为己有了。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事情     
这是一个留美学生带来的故事。他的导师是个很有成就的科学家。想到自己从小被父母逼着苦读书的经历,有一天他问导师:“您为什么选择了这条路?您的父亲是怎么教育您的?”导师笑着说:“我父亲从来也不教育我,他只是让我在假期里,到他的工厂去打工。父亲的工厂规模很大,有许多工种,但他只让我干最简单的活,就是将一个螺丝拧到一个孔里去。从早到晚拧螺丝,一个又一个,无限重复。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我就忍住不去看钟点。忍了仿佛很长时间之后,我看了一眼手表,哪知才过了半小时,当时我伤心得流下泪来。”选自《羊城晚报》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20.
“乌鸦嘴”     
女儿小梅接父亲到地家里过年的时候,一再叮咛他这个苦命的父亲:“爸爸,你去了只管吃你的,喝你的,要说就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就是看见虎虎的爷爷奶奶娇惯虎虎,你也只当没看见,千万别弄得大过年的,一家人都被你一句话说得不高兴。”父亲就说:“那算了,我就不去了。你知道,我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我就一个人在家里过年吧。”一听说父亲要一个人在家里过年。女儿的眼泪就涌上眼眶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