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两个命题,即教什么与怎么教。而关注"教什么"本身就是阅读教学全新的视角,是课改以来的可喜变化。但在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常常建立在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无论是内容,还是重难点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设置,教师"教"的迹象过于明显,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欲望,学生该学什么、想学什么,都没有成为教师考量教学内容的标准。这种"教"与"学"泾渭分明的状态,造成了课堂教学内容无法真正契合学生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为中心"就是强调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从学教关系看,"教是为了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从师生关系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现在流行先学后教、学主教从的观点都是"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先学后教表明了学与教的一种时序关系。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的本能,教是在后天发生的,教要在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主教从表明了学与教的地位关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促进者,学既是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击诱导。""先学后教,顺学而导"表面上看起来教师教得轻松,其实学生要学得好,教师就要导得好,就要扮演好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有疑难时教师要导,而且教师的导要做到"有的放矢",抓住时机。"先学后教,顺学而导"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的宗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地学,主动地学。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看法"少教多学"的积极意史。  相似文献   

5.
品读     
<正>"中心论"不能反映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中,不存在中心,只存在关系。当论者出言"以……为中心"的句式时,就已经陷入了泥潭。可以说,"以学习者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具有相同的反规律性。没有没有教的学,也没有没有学的教。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师生各司其职,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达到行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于对"学"的探究.其实,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会学"和"学会".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教学可以相长.我认为在教学上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及时间,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自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说,要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把学生中存在的"要我学"的思想变为"我要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否有效,不单是教师教清楚,教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学清楚,是否学到位.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上.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教师课前备课认真,教学到位,但教学效果却不好.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教师重视了如何教,却没有落实好学生的学.教本来要为学服务,现在学反倒成为教的"附庸".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依据课程内容和学情,顺应教学规律科学施教,才能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一、理清概念,辨明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的本质问题。我以为"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如下:1."教"是基础,也是条件"教"是一切"学"的基础,是学习的起点。没有"教"就谈不上学生的"学",更不用说"自主学"了。没有"教",学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展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只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一切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坚持“三为主”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共存于教学矛盾的统一体中。教和学是互相依存的。构成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教”,教学就变成了“自学”,而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落实教学计划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和“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教学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起决定作用,这是客观…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能力,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关键。没有教师教师"教"的主导,就没有学生"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的"学"。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中,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比最少要达到1︰2。为了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要优化教师的"问"、鼓励学生的"问"。要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就要优化学生的"练"。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一改往日容颜。  相似文献   

14.
一、"因教而教"的内涵 近年来,根据一些教改实验的成果,教育界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学"的研究,对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提出了批评.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注重教师的"教",也只是注重教师因"材"而教,而忽视教师因"教"而教.王夫之说:"夫学以学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任务、目的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通过学习来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需要,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演化为"你不想学,我要你学"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学生学得辛苦,教师也教得艰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几种途径。一、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心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8):5-6
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在教学过程当中,评教与评学的互动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分析发现,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构成了教学中的一对博弈关系,之后运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评教与评学博弈的负面效果,并提出了形成评教与评学良性博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预学后教",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预学单预学,进行自主学习和亲身尝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新范式。实施"预学后教"教学策略,教师要理清"为什么要预学""预学学什么""预学怎么学""预学改变了什么"四个方面的内涵及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预学后教"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垠 《成才之路》2013,(15):41-41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教师无法包办代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也就是说,"教"是为了"学"而存在,是为了"学"而服务的。否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违背了根本的宗旨。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高振燕 《考试周刊》2013,(26):54-54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既重视学生的"学",又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条件,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学生的素养或者成绩是"学会"的证据,而不是教了、学了的必然结果。因此,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去关注"学会了没""学会了多少",而不是仅仅关注"教了没"或"学了没"。基于证据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如何上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学会评价,如何收集评价证据去设计教学、改进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