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词汇是语言学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是语言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英语词汇附带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根据国外二语习得专家的理论,结合国内语言学专家的意见,分析了窄式阅读对中国大学生习得词汇的利与弊,探讨了阅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和窄式阅读对词汇习得的作用,并通过运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心理学家Ausubel的记忆理论,论证窄式阅读有利于词汇的习得,为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园 《科教导刊》2023,(9):151-154
本研究以“投入量假设”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三项阅读任务(阅读理解、词汇测试和使用目标词造句)对学习者词汇习得和阅读的影响,探索适合职业本科学生的词汇学习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阅读任务可促进词汇附带习得;不同的阅读任务所需认知投入量不同。任务投入量越大,越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习得;目的性词汇学习方式和附带性词汇习得方式都有助于词汇的短时记忆,任务投入量最高的阅读任务——造句更利于词汇的延时记忆;若任务投入量超出学习者本身有限的认知资源,阅读理解的效果则会受到影响。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该研究对英语词汇及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投入量假设"的理论,对翻译活动和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考查翻译活动对二语词汇习得的作用与价值。82名高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参与了这项实验。在阅读完一篇含有目标词的文章后,他们中的一半做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练习,另一半做英汉互译练习。对受试者进行的即时词汇测试和延时测试的结果表明,翻译练习能够促成二语词汇的附带习得。而且,相对于阅读后做理解题及填空题,翻译练习能够获得更佳的词汇习得效果,尤其在词汇的产出性知识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词汇习得过程中词汇教学和附带习得分别起什么作用,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本实验结合受试间和受试内两种设计,考察两组不同的受试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两组词汇习得情况。对第一组词汇,测试前对照组只接受词汇教学,实验组在词汇教学后辅助阅读含目标词文章。对第二组词汇,两组都通过一次性阅读附带习得。本研究考查学习者分别在习得词汇的词性、词义、搭配和语境提示下产出目标词四个方面有无区别,并对比一次性阅读对促进生词词汇习得和已教词汇习得的异同。研究发现词汇教学在促进词汇习得各方面效果明显好于一次性阅读,但词汇教学之后进行广泛阅读可以更好地巩固加深已教词汇的习得,词汇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广泛阅读中既影响生词词汇的习得也影响已有部分知识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对英语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发现,策略指导训练能增强学生的策略使用意识,并大大促进阅读理解能力与附带词汇习得。这对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词汇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指导,使他们学会正确运用策略处理阅读理解和词汇习得问题,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分析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以及其和阅读教学的联系出发.旨在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更好地实现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这一目标.改变记单词不得法且效率低下的现状,提高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词汇附带习得、有关阅读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分析在中文语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词汇习得现象,主要考查学习者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水平和词汇量高分组的学生在目标词汇的即时习得和延时记忆方面均明显优于低分组的学生,这说明阅读水平和词汇量对词汇附带习得均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即阅读者的阅读水平越高,篇章视觉词汇量越大,其附带习得词汇的能力越突出。  相似文献   

8.
尹真真 《海外英语》2011,(11):377-378
近年来,国内有研究者针对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现象,从学习者的二语综合水平、阅读任务、认知过程、输出任务和目标词的输出频率几个方面,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实验设计和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证明"投入量"的制定必须考虑时间及学习者外语水平因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二语综合水平和词汇知识水平与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附带习得呈正相关,"投入量"假设在网络阅读环境中具有可行性,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输出任务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阅读词汇附带习得是频率累计习得的过程。这些研究结果给二语词汇学习及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词汇附带习得是英语词汇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论研究,分析阅读任务、词频以及学习者自身词汇量的大小及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等因素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和促进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生阅读理解中词汇附带习得的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调查的背景和问题 词汇附带习得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词汇的情况下附带习得词汇的现象。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阅读中的词汇习得问题,绝大多数的结论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而习得词汇。如Woodinsky、Na—tion、Coady、Pilgreen和Krashen等人的实证研究(转引自葛文山,2006)证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词汇附带习得中,词频因素对EFL学习者词汇意义和搭配两方面知识习得的影响。100名EFL学习者被分为四个组,分别参加含重复次数为1次,4次,8次及10次的10个目标单词的阅读任务后,参加4个关于目标词意义和搭配的接受性和产出性测试。结果显示词汇重复与词汇意义和搭配知识的习得呈正相关关系。对意义和习得的掌握需8次重复,意义和搭配的接受性习得均好于产出性习得,意义习得好于搭配习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其阅读的流畅性,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了15周的计时阅读训练活动.训练结果显示,在阅读生词量几乎为零的文章时,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了30.61%,每分钟多读了30个词;阅读理解提高了25.8%.阅读生词不超过占总词量3%的文章,学生阅读速度提高了34.28%,每分钟多读了24个词.阅读理解提高了2.4%.速度和理解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速度的提高有助于理解的增强.最重要的是,计时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阅读的信心,扩充了其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图式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Krashen(克拉申)专题阅读理论在阅读图式知识习得中的作用,论述了专题阅读理论作为一种二语学习策略在快速构建并激活阅读者合适的图式知识、增强阅读材料的可理解性以及促进二语习得的有效产生等方面较之传统的"通读"策略所占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伴随性学习一直是词汇学习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和Pimsleur的记忆方案基础上,操作了一次历时近一个月的实验,对比研究了刻意学习法(背词表)和伴随性学习法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背词表组成绩普遍高于伴随性学习组。但难以掌握词义抽象的词语;2)伴随性学习组在开始阶段受到“伴随性”影响,容易忽略目标词,学习成绩较差。但有机会掌握词义抽象的词语,在词汇输出上更有创造性,学习积极性高。  相似文献   

15.
"窄式阅读"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本文介绍了窄式阅读的理论来源--克拉森的"输入假设"理论以及有关窄式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阐述了窄式阅读有利于学习者词汇和背景知识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二语习得策略,如果这一策略被应用到外语阅读课教学当中,也将会对教师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读后访谈的方式,我们对20名中级汉语学习者阅读时猜测78个词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猜词步骤和猜词依据使用率两个方面,总结了汉语为二语时猜词过程的一般步骤。我们认为,汉语阅读者的猜词过程体现其阅读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自上而下的加工,少数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还会利用多种语料“交互式”地加工。学习者的具体猜词过程没有固定顺序,存在一些个体差异。总的来说.先利用语素自下而上地猜词,再借助语境自上而下地猜词的比例较高,这说明中级学习者正处于汉语水平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最后本文将英、汉为二语的猜词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者的异同及其词汇特征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母语的阅读训练。随着模因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模仿、朗读、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再次引起了普遍关注。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语言作为一种模因,在外语教学中确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中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2个实验考察在正常阅读(实验1)与快速阅读条件下(实验2)标题及小标题对高低英语水平不同的大学生说明文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的作用。结果表明:不论是正常阅读还是快速阅读,标题及小标题的呈现对读者说明文阅读理解与信息保持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阅读水平高者与低者都能从标题及小标题中受益,特别是在正常阅读条件下,提供标题与小标题对阅读水平低者的信息保持的促进作用比对高水平者的促进作用大得多。  相似文献   

19.
Recent eye movement experiments offer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skilled readers activate word‐level prosodic information when silently reading senten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ole of eye movements during reading as well as the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prosodic processing. A new experiment examines whether prosodic processing differs for high and low frequency words. Readers' eye movements were monitored while reading target words presented in sentences preceded by parafoveal previews that either contained the exact initial syllable of the target (i.e. the congruent preview condition) or the initial syllable plus the next letter (i.e. the incongruent preview condition). Reading times on high frequency words did not differ in the congruent and incongruent preview conditions, but reading times on low frequency words were faster in the congruent condi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ult and previous studie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honological hub theory, which is a production‐based theory of word recognition during skilled silent re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