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对修辞学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修辞方面的问题。我们对外语人才的教育,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本文从修辞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入手,阐述了其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概说修辞 一、古老而年青的学科 修辞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1932年4月出版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我国第一部兼顾古今作品的修辞学著作,对修辞的性质、任务、功用和研究方法作了全面的论述。 二、修辞的涵义修辞通常有四种涵义,即指修辞现象、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学。1.修辞现象是指对语言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语言现象。2.修辞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习惯于形容中国修辞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修辞活动或者说修辞技巧,早在语言文字刚产生时就随之产生和被运用了。”说它年轻,那是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为杰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语言学、修辞学新理论,构建起了符合中国语言运用实际的修辞学新体系,《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才宣告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英语修辞学,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罗马,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了。修辞学最初是作为一门雄辩术跻身于人类文明史的,曾在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罗马人将雄辩术运用于立法审议、军事会议、民众大会及各种社会活动中。这些原始的修辞活动经亚里斯多德、昆特里安、西塞罗等古典修辞学家的整理提炼,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任何语言都有修辞实践,其区别只在于是否使它上升到理论水平而已。中国是个文化悠久、渊源流长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就有资料记载中国的修辞实践。在英美,尽管今天的英语修辞学成了西方修辞学的代表,可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还是在古希腊罗马修辞学问世一千余年以后才形成的。所以英语修辞学实际上只是古希腊罗马修辞学的一个分  相似文献   

5.
古典修辞学中充满着大量现代性的因素。尼采早期的文章中为修辞学正名,要确立一种"修辞认识论"。他认为一切语言皆为修辞,一切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也都是修辞;修辞并不展现世界的"真相",这并不是因为修辞没有真理追求,而是由于真理的修辞本性使我们只能拥有"完全拟人化的真理"。这样的修辞不是"用",乃是"体";不只是语言运用的"技术",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视为交流或传递信息的工具。外语学习不仅仅意味着懂得一门语言,更要学会输出语言。而在输出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过度概括、信息传递错误、无系统性、语言僵化等。本文将着眼于语言僵化这种外语学习研究者和外语老师都感兴趣的现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的修辞研究在“五四”以后逐步从文学批评的范围解脱,《修词学教科书》(1905)、《修辞格》(1923)、《修辞学》(1926)第一系列著述的问世,标志着修辞学已经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修辞学发凡》(1932)把汉语修辞研究从修辞格的狭窄范围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我国修辞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胡裕树语)①解放后的《修辞概要》(1953)、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等,以语言单位和语言的构成要素为纲,进一步阐释了修辞学的“语言本位”的特质,拓展和规范了修辞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文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文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对比修辞学主要研究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教育、商务等不同语境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英语作为外语写作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在简要评述对比修辞学理论与讨论语言、文化和修辞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对比修辞学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旨在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在修辞学繁荣的今天,修辞学研究也步入了种种误区:如主张语法修辞结合,主张言语风格、语境、公关语言、言语交际等要从修辞学中分化出来,主张搞纯修辞学。这是由于对修辞学的性质认识不一致而造成的。文章指出,修辞学属于艺术部门,而不属于科学部门;修辞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修辞学属于大语言学,而不属于纯语言学。要进一步繁荣汉语修辞学,必须在修辞学界开展一场修辞学性质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速写属于素描范畴,是素描训练不可分割的部分。素描是绘画工作者入门的基础,速写则是训练整体观察、比较能力,以迅速捕捉形体结构的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校素描教学应加强速写训练。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I propose a contrast between learning as the acquisition of theories and learning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sight. I then suggest that, in a great many cases, the cognitive achievement by which we come to organise behaviour rationally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sight, where this is independent of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regimented in theories. The distinction is between a model in which a subject rationalises behaviour by appeal to knowledge of particulars rather than gener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insight’ I mean a capacity for cognitive states with a singular content by which the subject fits, or couples with,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achieved by attention. The contrast is between two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it to act rationally in the light of learning?’. One answer is to see the learning that shapes rational behaviour as grasp of the theories that articulate the conceptual patterns of word use and the patterns of that word use that figure in the giving and taking of reasons for what we do. My preferred answer is that the character of learning is the subject with capacities for attention that shape the patterns of concepts and of the things we trade as reasons. The subject with attentional capacities that couple them to the world is a subject who is a responsible author of the patterns of concept use and thereby what counts as acceptable reasons for acting.  相似文献   

13.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数学课是高职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不少学生开始学高等数学时感到困难。因此,如何尽快使高职新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与过渡,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管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管理学角度对开放教育中的学习主体、学习客体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思路,提出学习效用是理想的学习评价指标的观点,并于文章最后特别强调了开放教育模式改革中,培养学员能力,增进情感交流,树立权变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杜丽娘慕色还魂>是较为原始的杜丽娘故事的话本,汤显祖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作了艺术加工,创造了<牡丹亭>,突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一成就的取得当然离不开杜丽娘形象的再塑造,但<牡丹亭>对话本中柳梦梅形象的几点细微改动,对突显作品的主题思想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柳梦梅名字的来源、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同一绘画体系下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其艺术理念与技法材料都应当是在同步发展的。可是工笔画发展到宋代这一文学艺术全盛之时,人物、花鸟、山水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不同,山水画因其表现对象特殊性导致与人物花鸟不同的技法与风格,但是同为勾线染色的人物画和花鸟画却在造型法则上发展不平衡。花鸟画呈现出精致人微的高度写实的造型法则,而人物画是一种相对概括与提炼的装饰性的写实法则。二者同样生在“皇家”出自“院体”却出现了“同体不同法”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因为二者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传统、各自的绘画理论、封建礼教的影响、题材的功能有所侧重、以及尺幅大小的几个方面原由使然。  相似文献   

17.
对师范生而言,“教育理论”的学习非常重要,而现实中一部分师范生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提高“教育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对教学进行整体改革,首先,建立新的教学观:以“学会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目的观;以“主体自觉”为核心的教学过程观;以“共同参与”为宗旨的师生观;“科学与价值并重”的课程观;“方法与手段”组合的现代技术观。其次,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析、举例、引用等方法来论证当代工笔人物绘画学习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重要性,对于丰富当代工笔人物绘画艺术形式,提高其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以“形”传“神”的人物造型、整体空间意识的构图、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三个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研究性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和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资料,应用知识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据此,对"新疆旅游"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目标、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作者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看法。提出要选好课题 ,选题及研究过程要体现开放性。文中还强调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