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杨博文同志的《试论回纥与唐关系的几个问题——和刘戈同志商榷》(载本刊1986年第四期)一文的辩驳。作者认为回纥在“唐朝初年兴起于蒙古草原”,他们曾“帮助唐朝消灭敌对力量突厥,解除了唐朝西北方的边患”。“牟羽可汗要与唐为敌”而“顿莫贺政变……是为了保全回纥本身”,“力争与唐朝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在“突董事件”中张光晟“不分青红皂白,将九百多口人聚而歼之”是“一种残杀”,“应受到谴责”。不同意杨博文同志在这些问题上的相左观点。  相似文献   

2.
汤永成 《新高考》2006,(10):36-39
【考点指津】1.掌握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①突厥: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山一带,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中国西北地区。②回纥:7世纪初住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其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控制了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课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突厥、回纥、吐蕃等民族悠久的历史,唐和突厥、回纥、棘羯、吐蕃、南诏的密切关系,唐对突厥、袜褐故地的管辖。(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历史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隋唐史“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节时,细心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瀚海都督府还是瀚海都护府?”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现行统一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史》(2003年6月第一版)第86页有这样一段文字:“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奴役。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而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唐朝与回纥汗国的关系,在政治方面,唐朝册封回纥可汗,在回纥境内设置机构,派遣官吏管辖,驻军防守,回纥汗国隶属于唐朝;在经济方面,绢马贸易、驱马市茶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绢马贸易又有其深远影响;在文化方面,唐代的汉族文化与回纥文化相互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朝王室与回纥可汗之间的和亲,加强了各族的内向力.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就是说唐朝与回纥汗国的关系是悠久的而且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邓玉红 《考试周刊》2010,(18):51-52
唐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民族间的联系,巩固国家的统一.十分重视用公主和亲的手段增进唐王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联系与信任。在唐代的289年间,唐曾与吐谷浑、吐蕃、突厥、奚、契丹、回纥、宁远、南诏等联姻,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作用。唐朝的和亲政策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进步性等特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我校蒙古史研究所林幹教授编撰的《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最近(1987年底)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75万字,大32开本,分装上下两册,书价6.35元。这个论文集选录了1919—1981年国内汉文期刊登载的及林教授自撰的突厥与回纥历史的论文计115篇。内容分编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突厥史论文,包括突厥、东突厥、西突厥、后突厥及突厥的族源——丁零、敕勒(高车)、铁勒等论文;  相似文献   

8.
一、西北和北部地区(含新疆) 1.强大民族分布与演变:匈奴、东胡(春秋战国)→匈奴、西域(秦汉)→"五胡"(魏晋)→突厥(隋朝)→东西突厥、回纥(唐朝)→契丹、党项、女真(五代北宋)→完颜女真、蒙古(南宋)→瓦刺、鞑靼(明朝)→蒙古(漠南、漠北、漠西)、维吾尔族(清朝)。 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秦朝:派蒙恬抗击匈奴,在河套置城设县,迁徙人民,修筑长城。 (2)西汉:对匈奴采用战争与"和亲"并用政策;张骞通西域,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东汉:追歼北匈奴;汉明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  相似文献   

9.
郭子仪,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不满唐朝给他的待遇发动叛变。于是,他编造谎言,唆使回纥(今维吾尔族祖先)、吐蕃(今藏族祖先)两族首领与唐朝作对。仆固怀恩带着回纥、吐蕃联军共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唐朝首都长  相似文献   

10.
聚居于漠北草原的回纥民族一度兴起发展,与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形成对比。在唐朝与回纥民族交往过程中,各自均经历了盛衰的发展过程,但彼此之间仍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唐朝与回纥之间的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具体表现。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唐朝与回纥的交往,分析其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公元八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生安史之乱,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叛。杜甫《秦州杂诗》第七首有“防阿赴沧海,奉诏发金微”之句,后半句即指其事。唐人沿用汉朝习称,把阿尔泰山叫做金微山。如《全唐文·命吕休璟等北伐制》中有“长驱沙漠,直指金微”,讲的就是讨伐阿尔泰山区的后突厥默厥。《通鉴》载:“郭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及将军常德等将精兵四千余人至凤翔”。《旧唐书·回纥传》载:至德二  相似文献   

12.
早期蒙古部落中汪古、客列和乃蛮三部可算得上是真正信仰了基督教,这与它们的族源和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从族源上看,这三部曾是属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突厥-回纥部落,而突厥-回纥部落曾经接受了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从文化上看,当时的蒙古各部落信奉萨满教,萨满教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在教义上与基督教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这是三部易于接受基督教的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基督教在三部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影响并不大,占主要地位的仍是萨满教  相似文献   

13.
在唐与回纥的交往过程中,唐朝经常要派遣使者,对回纥进行册封、吊祭及和亲等一系列的活动,其对双边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使者作为唐朝对回纥政策的执行者,其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使命完成的情况。因此,唐王朝会慎重地选择出使的使者。本文试图运用所见史料,对唐朝派往回纥的吊祭、册立和吊祭册立使本身的家世、个人修养、出使表现,及返唐后的仕途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唐朝前期凉州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出现吐谷浑、突厥、回纥、铁勒诸部、西域胡等少数民族的频繁入迁活动.凉州地区较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少数民族入迁的外部动力;游牧民族特有的经济生活性质及民族间生存空间的相互争夺是引起入迁的主观因素;唐前期宽松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入迁的拉力因素,凉州在此时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经营,并逐渐成为河西核心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一回纥的兴起维吾尔族在《旧唐书》中称回纥,它源出突厥语族的铁勒(又名高车)。是我国蒙古草原上的兄弟游牧民族。北魏时期,铁勒的中心驻地在鄂尔浑河流域上游,不久,以乌护氏族为主的部落西迁天山之北,是为西支;以袁纥(又作韦纥)氏族为主的部落则北迁到土拉河以北至色楞格河流域,是为东支。西魏到北周期间(535—581年),以阿尔泰山为中心的突厥人兴起以后,以袁纥为主的东支铁勒人民即处在突厥贵族统治之  相似文献   

16.
和亲是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其和亲范围、涉及面、人数、持续时间、效果、影响皆超过了前代.唐与回纥和亲始自安史之乱,前后共8次.以公主身份正式出嫁的宁国公主、崇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和亲回纥的事迹不仅在历史典籍中得以记载,在文坛上亦留下了些许痕迹.通过对有关诗歌背景和意义的阐释,剖析唐朝与回纥的关系发展史,探寻中唐诗坛的风气和诗人的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9,(1):52-55
唐朝前期,后突厥势力复兴并逐渐强大起来,威胁着唐朝的北部边疆。为了防御突厥南下,时任朔方军总管的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突厥腹地修筑了三座受降城。三受降城连同周围的其他军城一起构成了防御突厥的第一道防线,遏制了突厥的南进,对唐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建伟 《教师》2011,(12):21-22
[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突厥、回纥、吐蕃等民族悠久的历史,唐和突厥、回纥、棘羯、吐蕃、南诏的密切关系,唐对突厥、袜褐故地的管辖。(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历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民族关系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相似文献   

19.
葛逻禄在唐朝时隶属北庭都护府。《新唐书》说它是突厥族,在北庭西北,金山之西,与阿尔泰山区的车鼻部相接。唐朝设三都督府管辖之。阴山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谋落部(在额尔齐斯河;(大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炽候部(在萨吾尔山);玄池州都督府管辖葛逻禄踏实部(在塔尔巴哈台)。葛逻禄叶护顿毗伽曾因擒获唐朝叛将阿布思,被唐朝廷封为金山王。葛逻禄后来向伊犁河、巴尔喀什湖一带发展。公元九世纪四十年代唐武宗时,有回纥十五部奔葛逻禄,势力颇为强盛,它和回纥联合建立哈拉汗朝。  相似文献   

20.
古代突厥文《翁金碑》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突厥文(或称“突厥如尼文”,“鄂尔浑——叶尼塞文”等)是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国(公元552-744年),后来的回纥(后称“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及古代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今柯尔克孜人的祖先)等所使用的文字。《翁金碑》是俄国学者雅德林来夫(N·M·Yadrintsev)于1891年在蒙古人民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