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堂课,对老师来说常常想的是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很少考虑过学生能从课堂上带回些什么。一堂课在实施过程中,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应以此为生长点,让学生体验思考和表达的快乐。"装傻"顾名思义就是明明懂的,却要故意装不懂。在生活中,我们不时要为一些事情装傻。在课堂上,一些老师也经常"装傻":"这是怎么回事,谁听懂了?""我不明白,谁能告诉我?"看似非常无味、无聊,但这是在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听懂,让  相似文献   

2.
教师传授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语言信息的感知、体会和理解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听课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科,如果没有事先预习,课堂上就不容易听懂;更有甚者,即使课堂上听懂了,一旦做起练习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所学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去。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学生对所学概念和相关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刻,以至于无法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例如类比法。所谓  相似文献   

4.
多数数学老师选择单向的讲解式教学法,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充当听众。不少学生反映,一节数学课下来,听懂的知识点少之又少,甚至存在着当时听懂回家就忘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学生课堂参与度太低的原因,因为课堂参与度低,无法真正理解教师阐述的知识点,尽管少部分理解力强的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但由于未直接参与课堂印象不深而导致课后出现知识点遗忘。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浅析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新的课堂模式——参与式课堂。  相似文献   

5.
听课是什么?我以为,听课是一种审美行为。学生听课也是如此。我是教师,每周都得给学生上课。由阅览教材,进而写成教案,再弄到课堂上去讲授。目的非常明确,让学生听懂,喜欢听,用这样的路径来掌握知识。这个过程是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6.
正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写作业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懂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把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弄懂、弄明白,那他们  相似文献   

7.
潘雅萍 《学周刊C版》2011,(2):124-125
教师传授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课。教师在课堂上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语言信息的感知、体会和理解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的听课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还包括看、想、记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那怎样听课才叫会听.笔者在这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几项基本课程的难度很高,据说在国内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际上都能算得上优秀生。但事实上,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的学生创造能力差,思维不活跃。这是一个比较教育学上的大话题,一篇小文章讲不清楚,我只想谈一件小事情。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刚才讲的听懂了吗?" 如果学生没懂,老师就会再讲再问再讲……直到学生听懂了为止。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认识,就是听懂了就是理解了;也就是说,在教师辛勤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的达…  相似文献   

9.
记忆是会遗忘的,在课堂上听懂了的东西,自认为掌握了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词语回生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巩固课堂上学过的字词,最大限度地降低词语回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各门学科学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首先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对自学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 ,同时也是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 ,往往要求学生知道什么 ,理解什么 ,因此从上课讲到下课 ,以为把书教完了 ,学生听懂了 ,就万事大吉了。其实 ,学生即使听懂了 ,理解了 ,但没有经过学生的自学过程 ,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就如同仅仅理解游泳知识 ,与会游泳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11.
李春燕 《教育》2014,(6):55-56
正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升,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然而,我们却往往发现:教师一遍遍地详细讲解每一道题目,生怕学生没听懂,一边问学生"听懂了吗",一边还不顾学生的反应再讲一遍;当学生听累了讲话开小差,教师善意地提醒学生"管好你的嘴"。其实,有时候教师也要适当地管好自己的嘴,要清楚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该多讲、什么不需要讲。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不仅能够展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促进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呢?一、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课堂提问不是教师课堂上的随心所欲想问什么就问什么,  相似文献   

13.
钟林 《宁夏教育》2012,(1):19-19
课改经历了近十年,但一些农村小学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搞题海战术;面对学困生许多教师很无奈等状况,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第一,走出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的误区,要凸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教师传授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听课.教师在课堂上将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语言信息的感知、体会和理解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的听课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还包括看、想、记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听课的目的在于听懂,听懂的关键在于会听.那怎样听课才叫会听,笔者在这里总结几点听课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之后反映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不好理解。课堂上虽然可以听懂了,但一旦离开老师的点拨,自己面对着一道道物理题时,就像是雾里看花一样,总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老师应该从课堂上下工夫,努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课堂课后一个样,能够真正做到理解物理,领悟物理,让学生感到学物理其实是件比较轻松的事,这样的课堂效果才是我  相似文献   

16.
正复习课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梳理、融会与贯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对复习课都十分重视.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复习课似乎只是将新授课中的内容通过压缩复述了一遍,有些复习课其实就是习题讲评课或知识整理课,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但课后独  相似文献   

17.
众多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课能够听懂,但自己一做就错、一做不会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一学情不仅令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同时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很多教师.因为当教师看到学生错误连篇的作业时,就意识到学生没有真正听懂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不  相似文献   

18.
正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写作业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懂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没有把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弄懂、弄明白,那他们又怎么去完成课后的习题呢?加上现在很多老师以"题海战术"来  相似文献   

19.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数学课上一种题型会解答,英语课上单词会背诵,句型会应用,就能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在初中语文课上,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能算是一节完美的语文课。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应是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收获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会、会学、提高。学会什么?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小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倾听,但是倾听并不仅仅指的是"听见",更重要的是"听懂",只有学生听懂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倾听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