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文学研究在我国兴起,并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语境下逐渐形成研究热潮。我国生态文学研究在生态文学概念的界定、生态批评理论的建设与生态文学评论的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正实现研究层面由“浅绿”到“深绿”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诺教授对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研究的定位,在学界最具影响力。国外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生态文学研究是从国外传入的,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生态文学研究主要有跟踪式的评介、译介式的研究、回溯性的挖掘和理论体系的构建等四种方式。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生态危机的状况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逐渐兴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等创作,对于揭露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大多缺乏对于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生态文学批评尚未得到文学批评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是20世纪后25年分现并繁荣的新文学现象和文学批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倾向。本文就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产生的社会文学环境及其本质和意义简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的理论视角,考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热”现象.总结“文化批评”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得与失,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心理学建构,经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言语学沉思,再到新世纪生态批评空间的开拓,鲁枢元做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学诗性特质的思考,其理论建树显示了难得的开拓性、超越性和跨学科性.在跨学科的理论结晶中,鲁枢元的理论始终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对文学精神性的张扬和坚守.其关于文学诗性特质的思考,既是本体论的追问,也是价值论的彰显.鲁枢元面对机械反映论的僵化、结构主义的简约和人类的生态危机,不懈地阐发着文学的精神内涵,张扬着文学的反思精神,这些恰恰正是今天的精神旷野上需要彰显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报告文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出现了大量反映并思考中国生态危机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代表作家有沙青、徐刚、王治安、李青松、哲夫、陈桂棣等。本文从生态文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生态报告文学进行了一次综述性的研究:中国生态报告文学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第一个音符,它们及时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方方面面的生态危机问题,并用激愤的声音向人们发出了救救自然的呐喊。  相似文献   

8.
欧美生态批评发端于上个世纪70年代,并渐次引起学理论界的关注,至90年代成为学研究领域里的显学。中国的相关研究基本与之同步,至90年代末,生态批评无疑已成为艺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国内外多数研究者是从传统的圣经文学视阈对其加以评介。文章借助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生态批评相关理论来展现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使用圣经原型、圣经意象以及圣经叙事风格来体现其生态忧患意识,并最终达到警喻人类要有生态保护意识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林艺婷 《英语广场》2020,(26):13-15
《瓦尔登湖》是梭罗对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记录,梭罗在书中通过对自然生物的描写,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尊敬和热爱。生态批评主要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分析文学文本,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批评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研究中外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瓦尔登湖》中的“豆田”和“湖”两章节进行分析,探讨其中体现出来的自然意识。  相似文献   

11.
元好问的诗、词、文及文学理论等,都代表了金元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历代的金元文学研究者所注目。20世纪中,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元好问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研究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综合考察,本世纪的元好问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⒈世纪初至4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⒉50至7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⒊80年代至世纪末的元好问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文化批评理论,20世纪70年代提出,90年代中期确立,在20世纪末成为文学理论的“显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现状,生态批评通过对文本的生态学分析使人们对全球的环境问题重新提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学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已成为一门显学,但国内对生态文学的最主要作家之一梭罗的散文的系统、全面研究甚少。梭罗的主要散文著作,蕴涵着这样的生态思想:批判低俗的欲望,倡导物质生活简单化;呼吁回归自然,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质疑“人类中心主义”,维护大自然的权利,崇尚生态整体观;谴责工业文明,提倡生态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5.
媒体批评是指由大众传媒主导、策划或参与展开的文学批评.它包括大众传媒刊发的文学报道和文学批评文章、大众传媒参与或主导制造的文学事件和文学活动等多个层面的意指.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背景切入文学及文学批评的生态现状,剖析媒体批评兴盛的文化语境,并展望媒体批评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深化时期,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新的学术人才的涌现,其中不乏像钱锺书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第二是权威性的学术机构真正开始运作,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第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学科形态基本确立;第四是代表20世纪学术研究水平的学术论著最集中地产生在30、40年代。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文学视角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西方法学研究增添了活力.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中国后,国内学者对“法律与文学”的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对其理论总结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和著作.  相似文献   

18.
盛艳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06-107
在《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的导论中,格劳特费尔蒂给生态批评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Glotfelty:1996)生态主义是1970年以后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强有力的政治话语。生态理念目前已经逐渐渗透到文艺、科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生态批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批评运动起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开展阶段。毕晓普的《鱼》是寻求生态平衡的三部曲,从被捕,到对抗,最后达到和谐。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全文的诗眼,由于回归湖水,看到了彩虹。这里的虹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生态批评为文学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从生态批评视角对裘威特的《一只白苍鹭》重新解读,让今天的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浓烈的乡土情结和家园意识,还有深深地扎根于作者心灵和灵魂深处的,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梦想与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20.
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批评从强烈的生态环境意识出发,将文学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文学与自然的关系上。然而人与自然、文学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著名的"袪魅"观为后现代思维范式的确立指明了方向,也为生态批评指出了必要的精神路向—关注自然的内在精神价值,重建自然的信仰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