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们喜欢用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学会的方法来教育第二乃至第三个孩子,但养育每个孩子的方法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阅读,也喜欢带着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理应成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为稻粮谋的手段。我曾经给好几届学生开过阅读课。是从校方规定的每周的语文课时中抽出一节课来上,是那种真正的阅读课,一堂课教师也说不了几句话。也许有人以为我这是偷懒,殊不知为了找寻合适的阅读内容,我常常半宿半夜地翻阅书刊。但每当找到了一篇好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之后,引发了他们许多深入的思考和随之而来的好文章时,我又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切不理解也都是可以置若罔闻的。我忘不了学生那翘首企盼每周一节的宝贵的阅读课的眼神,…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爱在咖啡厅里安静地阅读,有人喜欢在网上随意浏览,还有人习惯闹中取静。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好动的天性、超强的表现欲以及在玩中学的认知特点,要求成人在帮助孩子爱上阅读时,不能就读书而读书,而是要采取更加灵活丰富的阅读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4.
喷香的阅读     
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有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有一颗暖暖生情的爱心,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有一朵微微绽放的笑颜。于是,喜欢阅读的我就和我的孩子们捧起了香喷喷的书籍,沉浸在喷香的阅读里,  相似文献   

5.
余仁生 《教育》2008,(12):54-55
有人说,一个不喜欢阅读的学生是没有发展后劲的学生。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身的生活方式,努力为处在阅读积累黄金时期的孩子建设一条书香路,这是创建“大阅读”教育的思维起点。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11,(16):9-11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做事业的,母亲是负责管理家务尤其是养育子女的。这种观念势必也影响到亲子阅读。那么,当前,爸爸在家庭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程度究竟如何?爸爸陪孩子阅读有哪些特点和倾向性?孩子是否喜欢让爸爸陪自己阅读?针对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阅读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这个责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犹太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做启蒙教育时,用蜂蜜涂在书上叫孩子去吻感受甜味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们书是甜蜜的,让孩子从小喜欢书。那么,我们该怎样让小学生从小喜欢上阅读,继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阅读储蓄冲关卡”可以令低年段的小学生心里惦记着阅读,渐渐喜欢上阅读。  相似文献   

8.
母亲节快到了,我爱我的妈妈,她生育了我,并辛辛苦苦养育了我,随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做一个母亲的不容易。但我是一个农村孩子,不可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有零花钱给她买她喜欢的礼物。请问我该怎样让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感觉到欢乐和幸福呢?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2022,(1):21-23
孩子是我的镜子 2017年的夏天,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宣告了我正式进入父亲这个角色.初为人父的欣喜过后,焦虑和彷徨接踵而至——我感觉自己还没有长大,却要背负起育儿的重任. 我买了各种育儿书籍,试着用书本上的方式养育孩子,可是当孩子因为不能多吃糖果而发脾气,因为不喜欢刷牙而啼哭,因为喜欢偷偷藏起同伴的玩具时,无力感总会涌上心...  相似文献   

10.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上网、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闲聊、有人喜欢旅游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读书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我只读我喜欢的书。如果哪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这一天少了什么,在每个劳累了一天之后的夜晚,孩子已静静睡着,月亮温柔地定格在窗眼里,疲惫的身躯舒服地靠在床头,然后捧一本书,这是我一天最幸福、最放松、最适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11.
<正>人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而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譬如阅读。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尽早在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这对培  相似文献   

12.
一、"书单"泛滥很多老师推崇给学生开"书单"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这世界上确实有许多伟大的著作值得去读,但是没有一本重要到非读不可的书。况且,很多人列出的书单,只是别人的书单。约翰·钱伯斯说:"不管别人列的书单如何好,孩子也不会因为这份书单就成为忠实的读者。"的确!笔者也是不太赞成在阅读上大家齐步走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有人喜欢科普,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文学,为了学识的全面性要  相似文献   

13.
父母们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养个孩子可真贵,但愿孩子长大以后懂得孝敬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在美国这样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父母们还可以获得数据,来证明养育一个孩子是多么昂贵。但据我所知﹐那些数据大多是很具体的阶段性的估算,比如每年秋季开学就讨论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4.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我讲故事,他现在读三年级了,我给他买了很多童话故事书,但他不愿意自己阅读,总要我读给他听,甚至在家里做语文阅读训练时,也要我读给他听。他这样不喜欢自己阅读,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阅读的主动权本来就是孩子的!但入学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的讲故事,惯就了孩子的惰性,拒绝自己阅读。而教师课上阅读方法的刻意指导、课文篇目的细碎分析,又使得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孩子不喜欢阅读,主动阅读的兴趣被消磨殆尽。虽然,我相信没有一位家长、教师会故意剥夺孩子的阅读主动权,恰恰相反,家长和教师都是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尽早踏上独立阅读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4,(5):13-13
在这个时代,关于养育孩子,的确有不少好消息:科技的进步让家庭生活变得更为轻松;更多的父亲参与育儿,扮演积极的家长角色;父母乐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乐意成为积极教育的陪伴者;大部分人有了充裕的休闲与旅游机会……  相似文献   

17.
本月我出镜     
《父母必读》2009,(5):17-17
养育孩子有什么感受?太不容易了!我宝宝自入冬以来,基本上是每个月进一次医院。每次看着护士在他头上插针头,我的心里难受死了!有宝宝之前,怎样看生养孩子这件事?我一直都很喜欢小孩。上学时就想自己一定要早早地生个小孩,即使是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生孩子也可以,生完离婚也行,但孩子得跟我。现在才知道那时的想法多么天真幼稚,因为带孩子远比我想象的辛苦得多。  相似文献   

18.
杨帆日记     
这是一组特殊的点评作文。做教师工作的爸爸每天将孩子的日记发布在网络上,然后用虚拟的网名“我好喜欢你”和孩子进行交流,他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乐意接受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写日记成了每天很快乐的一件事。我们把杨帆同学的日记和这位父亲的交流文字选登出来,希望能给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及从事作文教学的老师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以为,喜欢读书、喜欢文学,是一种天性,勉强不得的。就像一个孩子喜欢运动,或者喜欢画画,是一种先天具有的兴趣爱好。反正,我喜欢读书,喜欢文学。先读童话故事,后读侦探剑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侦探剑侠已经不能满足我阅读的需要——当我读到他人杜撰的福尔摩斯和侠盗亚森罗革斗法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杭惠 《小学生》2013,(12):113-113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并直接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在九年的基础教育中,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对于低年级段来说,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在第一次教一年级的这个学期里,我努力提供服务,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盟军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一个家庭如果有阅读氛围,那孩子一定会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