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敬加缪     
50年前的1月4日,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意外的车祸中去世,这个噩耗成为了当天欧美各大报的醒目标题,甚至是头版头条,20世纪的伟大作家、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马尔罗这样对他盖棺论定:“二十多年来,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即使是曾经跟加缪反目成仇的萨特,也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法国作家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3.
在中西文化渐趋沟通交汇的今天,加缪的卓越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又一次激动着中国的思想界、艺术界、读书界。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当代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道德学家和评论家。在西方,他一直被人们毫  相似文献   

4.
江作苏 《新闻前哨》2003,(10):22-23
写一篇新闻稿件并不难,写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却非常难。难在什么地方呢?仔细琢磨一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有见解作支撑的稿件,总是要优于那些白水一样,什么见解也看不出来的稿件。 法国思想家加缪说过:“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对于新闻  相似文献   

5.
阿尔贝·加缪在世界文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作品往往被分为两大阵营:荒诞与反抗系列.然而,《鼠疫》并不是这样,它是加缪少有的兼具荒诞与反抗哲学的著论,意图以精神之觉醒,推动"反抗"质的飞跃,继而扭转现实之状,成为加缪自成一体的荒诞镜像下的反抗哲学.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拿到普鲁斯特、纪德、萨特、加缪原版的法文书,当你对图书封面上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字顶礼膜拜时,要是足够细心,在封面下方你会注意到另一个名字:加斯东·伽利玛。1908年,法国一群与前辈格格不入却又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操办了一份刊物《新法兰西杂志》,灵魂人物是安德烈·纪德。两年后,杂志虽没盈利,但内容质量已有很大提升,而且颇有声望。为了延续  相似文献   

7.
加缪在中国的精神之旅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中国之旅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汉语本《鼠疫》(“外国文艺丛书”),由顾方济等人翻译,他的另一部小说杰作《局外人》,则在第二年现身于袁可嘉等人编译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此引发西方现代文  相似文献   

8.
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在小说《鼠疫》中讲:"人世间的罪恶几乎总是由愚昧造成,人如果缺乏教育,好心也可能同恶意一样造成损害。"[1]97从宏观层面来看,"鼠疫"是罪恶、灾难与世界荒诞的代名词,"对邪恶的感受被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则被影射到世界上。"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13,(8):44-45
我们失去的世界 本书的各篇文章写于1994至2006的12年间。它们涵盖的题材范围非常之广——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罪恶的记忆——其地缘范围从比利时到以色列。但这些文章主要关心两个方面。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本书收集的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阿尔贝·加缪,最近的一篇讨论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其二是在一个遗忘的时代里晚近历史发生的地点: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束的动荡的世纪,以及从中获得经验教训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西绪福斯神话>是加缪著名的哲学随笔,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上选有该文.该文与众不同的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加缪是要通过随笔的形式来表现哲学命题.而所要说明的哲学命题与当代大学生已接受的哲学观点以及目睹的生活现实都相距甚远,因此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韦焕香 《大观周刊》2012,(28):20-21
与萨特一样加缪对“存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并且把其思想渗透进其文学创作当中,《局外人》和《鼠疫》就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本文拟从揣摸和解读作者的哲学思考入手,以其代表作《鼠疫》为阐释范例,扣住其作品中几个关键的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探讨加缪渗透在《鼠疫》这部作品形象中的“流放”状态及其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王祎颜 《东南传播》2014,(5):117-119
加缪说:"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为了改变自然的冷漠,我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生都在时代和命运的推搡下挣扎着,在苦难和悲剧的赶场中喘息着,他在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中探寻着生命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电影和小说《活着》的情节,从福贵人生的苦难与阳光入手,探析《活着》所展现的人生思维与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13.
许多去过法国的朋友说起在法国的见闻.总不免提到法国人对待游客的冷漠、傲慢甚至粗鲁态度。我曾长期在法国学习和生活.却对传说中的法国人的粗鲁态度一直感受不深。  相似文献   

14.
本书记录了吴建民大使与夫人施燕华女士在法国的工作和见闻,刊载了他们在法国日日夜夜的生活细节。书中既有吴大使在正式外交活动中的记录,也有与法国领导人的生活式接触,其中还有作者对法国以及法国人生活的描写。  相似文献   

15.
根据法国广告研究所的统计,1999年法国广播广告的纯收入达到42.3亿法郎,增长率高达12%。法国广告主在各大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量中广播广告赢得了11.03%的广告市场份额。 广播在法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与法国人对广播重新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密切相关。平均每个法国  相似文献   

16.
为吸引高端移民,法国政府公布新移民政策:自9月5日起,在法国境外居住和定期在法国境内居住的外国人可以向各法国领事机构申请《优秀人才居留证》,从而在法国从事与职业计划相关的工作。据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介绍,这项新移民政策的主要对象为“想要到法国执行一项明确具体的职业计划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7.
李嘉鹏 《新闻世界》2014,(8):393-394
法国是西方新闻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类似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法国在新闻伦理道德方面也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对法国争取新闻自由进程的阐述以及法国新闻伦理问题产生背景的分析,从中阐释法国的相关新闻伦理规约,评析法国新闻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记 《湖北档案》2007,(7):F0003-F0003
这是一张由法国在汉口开设的法国邮局邮出的明信片,法国驻汉领事馆1898年11月在汉口开办一等邮局(今车站路中段)。该邮局由法国巴黎邮政总局直接领导,起初加印法文“Chine”(中国)字样的法国各种普通邮票,1902年以后即开始使用以法文大写“POSTE FRANCAISE CHINE”(法国西邮政·中国)为铭记的在华专用邮票,与法国在各海外殖民地发行使用的邮票图案相同,面值以法国法郎为货币单位。  相似文献   

19.
5.小说翻译在世界小说之林,法国小说占有非凡的地位。郑克鲁在《现代法国小说史》绪论中这样评价道:“法国小说在世界小说史上占有数一数二的地位,19世纪如此,20世纪自然如此。19世纪的法国小说与俄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20世纪的法国小说则与美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在中国,法国小说  相似文献   

20.
袁天荣 《新闻世界》2013,(8):348-349
法国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是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其大国地位的获得,除了来自路易十四的王权和拿破仑的征战外,还归功于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法国报纸一产生就成为法兰西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法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报纸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以法国的历史为基础,结合法国的报业发展史以及文化发展史,分析法国报纸如何与法国文化相结合,并以期给中国报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