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教育惩戒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权益.目前由于惩戒程序不完善,导致惩戒实施中学生权益受损,致使高校教育惩戒与其目的背离.本文就高校教育惩戒程序的意义及惩戒程序不完善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完善高校教育惩戒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与学生基于教育与受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纠纷也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文章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的教育惩戒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教育惩戒救济制度中的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与学生基于教育与受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纠纷也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文章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的教育惩戒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教育惩戒救济制度中的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教育惩戒:踯躅于惩与不惩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惩戒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惩戒标准的缺失、程序的不规范以及救济措施的欠缺,在实践中存在着观望、随意和滥用惩戒的现象.教育惩戒争议的焦点主要涉及惩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惩戒的顾虑三个方面.因此,为了消除顾虑,确保教育惩戒的切实可行,需要采取健全法规、规范程序、转变惩戒观念、完善救济途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教育惩戒不单纯在于对违反学业标准和教学秩序的学生进行惩处,还包含了通过惩戒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高校教育惩戒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学生参与。学生参与教育惩戒过程既是高校民主治理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程序正义和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惩戒中的学生参与权主要包括知情权、听证权、校内团结权等权利,而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惩戒的路径则包含了事前参与、事中参与和事后参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处分权是高校经常运用的,用以实现教学管理秩序的一项权力。为了具体实施处分权,各高校纷纷制定内部学生处分规范。在对35个高校内部学生处分规范进行分析之后,总结了它们在规范结构、处分行为种类、处分事由、处分程序和救济程序等方面的共性。同时也分析了这些内部处分规范在处分设定、外部救济程序和内部救济程序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纪律性惩戒和学术性惩戒的分离,是英美法系国家法院决定是否对高校学生提供司法救济的基础,与大陆法系国家以惩戒强度不同来提供救济的模式相比,有更大的合理性.我国应当借鉴西方国家高校惩戒行为司法救济模式,在受案范围上以惩戒强度为标准、在审查强度上以惩戒性质为基准.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受教育权时常发生冲突,突出表现在高校的招生录取权与学生的升学入学权、高校的考核评价权与学生的公正评价权、高校的惩戒权与学生的救济权、高校教育收费权与学生教育消费者权益等几个方面。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相关教育法律制度中实体法的不足、程序法的缺陷和救济途径的不畅等法律缺失是造成这些冲突的重要原因。加强对教育法律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方面的建设,则是加强高校管理并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大学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如何实现二利益的平衡,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以两的现实冲突立足,一方面探讨了我国大学惩戒权的内涵和作为大学自治手段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指出学生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和不可侵犯性。在此基础上,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教育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参照台湾及国外立法经验,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必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立法,使大学惩戒权的行使接受法律的限制。(2)设立畅通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渠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教育法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惩戒权是教育法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惩戒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及高等学校教育中惩戒的现状,探讨高等学校教育中过度惩戒中的救济问题及防止惩戒过度的几点思考,来自学校层面的过度惩戒可以通过申诉、行政诉讼获得权利救济;来自教师个体的过度惩戒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