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0年1月27日至31日,各国政要、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云集瑞士小镇达沃斯,热议国际经济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议题之一是世界经济展望。乐观派认为,世界经济远比预想的要乐观,2010年美国经济增幅将达到4%,中国经济可望达到9.0%,世界经济增幅则在4.2%,将呈现V形复苏。悲观派认为,当前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是不可持续的“政府驱动型”,认为经济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经济二次探底呈W型复苏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2.
2003年美国悍然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虽已结束,但战争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美国为此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代价:政府形象和外交地位严重受损;经济复苏受阻,财政负担沉重;安全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王友华 《文教资料》2008,(23):54-56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虽然他生活在科学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急剧上升的繁荣时期,却对科学及其带来的后果持保守甚至悲观的态度.本文结合科学和宗教背景来分析霍桑以科学为主题的作品和其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纽约时报》7月3日刊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评论文章。克鲁格曼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原因是市场缺乏消费者需求,这使企业丧失了投资动机。美国大型企业已经坐拥大量闲置现金,减税政策只能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现金积累,对经济复苏毫无益处。  相似文献   

5.
美国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保证说要取得“美国前所未见的、规模最大的成就”——将校舍现代化、为教室配备电脑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尽管预算紧张.但还是激发了教育技术拥护者的乐观情绪。  相似文献   

6.
对于世界经济何时复苏,现在还没有定论.一个经济体的复苏取决于其初始条件、发展阶段以及经济体的弹性.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自9月2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作者罗伯特·星奇为克林顿政府的劳工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的教授.也是即将出版的《余震:下一个经济和美国未来》一书的作者。作者认为美国经济还没有摆脱大衰退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问题,而与商业周期无关。只有让广大消费者具备了商品购买力.经济才可能有大的起色。作者认为美国要想从经济危机中全面恢复.只有通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在持续近10年的强劲扩张后,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急速下滑,美联储接连三次降息共1.5个百分点,仍未遏制滑势,美国经济由90年代后半期的高潮转入低潮,并非偶然,它是对过去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调整,因而有其必然性,总体上看,美国经济尚未真正复苏,但其中长期前景仍被看好,不仅传统意义上的衰竭似可避免,而且不会重蹈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之覆辙。  相似文献   

9.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打击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挫,经济复苏之路漫长而艰辛,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复苏仍不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债务危机、财政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等都为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治黄科技信息》1989,(4):88-88
据美国《未来学家》1-2月报道,世界目前严重依赖电力供应,而且大多数国家电力严重短缺,对于本世纪剩下的年份里,美国的电力供应能否为它注入经济活力,目前存在一些悲观的预言。对第三世界来说,电力供应更严峻,因为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美国3-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