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信心 ,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 ,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 ,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所以 ,自信心能激励一个人去克服困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强不息 ,成为强者。对学生来说 ,自信心可以保证他们克服挫折、战胜困难 ;可以使他们养成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还能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新的问题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那么 ,一个自信的人具有什么特点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自信的表现形式1.正确的自我评价。自信的人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自我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既不狂妄自大…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心理。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升自信心,尝试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心理状态,自信心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的释放,是人们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让每一个中职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心、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是每一个老师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在心理学上,自信心是指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待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促使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学习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理解运用新知识过程的自我肯定。当前,大部分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富裕,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着较多的保护和关爱,平时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导致他们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  相似文献   

5.
应用期望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做到:向学生传递良好的期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设立恰当的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强化自信心。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名自己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6.
爱心与教育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具有自信心的人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的人交往,能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表现得胆小、退缩、不合群。在幼儿园中,缺乏自信心的幼儿不在少数,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来说,用爱去滋润幼儿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文霞 《考试周刊》2010,(53):229-229
俗语说,五指伸出来也有个长短,何况是个性各异的学生,我们难免会遇到弱智的孩子.如何引领这些孩子完成九年教育,是教师所关心的.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自信心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弱智孩子由于自身的缺陷,常常被人冷落、歧视、嘲讽,因此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和打击.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可以说,自信心的丧失,给弱智学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那么如何培养弱智学生的自信心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1 树立学生自信心 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他们自认无能.在生活中,我们无法办到的事情往往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可能办到,这经常是由于他人评价我们没有能力办到而我们确信了他.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有成为创造者的潜能,并有体验新事物的成就感,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发展潜能和体验成功的坚实基础.所谓坚实基础是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期望.要让你的学生相信他们具备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信心就是一种相信自己,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人的自尊、自爱、自强之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力,迈向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感到自卑自贱,就会自暴自弃,从而导致失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每天都充满信心,对未来都充满希望,相信自己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0.
施海琴 《科学教育》2006,12(6):10-11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信心,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谈谈本人的浅显认识。1什么是自尊、自信心自尊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自尊是潜在动力,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能源和前进动力,是一种积极、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自我激励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激励就是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信念,对自己进行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使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调控作用。自我激励是战胜消极因素的动力,是催人奋进的强大动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与家庭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使一大批学生因学习困难、成绩不佳而失去信心。单一的、片面的评价手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昂着阔步做人,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呢?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前提多给学生提供自…  相似文献   

12.
吕克学 《课外阅读》2011,(5):117-117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之间最微妙的接触。教师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会因为教师的一个温和的笑容,一个友好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而焕发光彩,找到自我,充满自信。关爱学生,善待和赏识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受到触动,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师教育的最大成功。在教学中应以鼓励、赏识和表扬为主,激发学生自信心。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激发学生良好心境的首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机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其自信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3.
韩焱 《成才之路》2011,(24):18-I0013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在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多层面的开放性问题,使每一位学生感到这个问题自己能解决、会解决,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这样学生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也树立了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体验。感到自身有价值、有力量,能为他人做贡献,是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的标志。有关研究证明,自信心一般在婴儿期萌发,大约在三岁左右显露,到学龄期逐步稳定。因此,幼儿期自信心的培养对未来良好自信心的形成至关重要。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及父母、老师、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分不开,而且极易受成人的暗示。所以幼儿自信心发展过程中,极需要成人的爱护、培养和激发。  相似文献   

15.
徐生鹏 《家教世界》2013,(10):59-60
笔者从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平时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就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勇于面对人生,迎接挑战,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用真实的案例,因势利导,榜样引领唤醒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我的激励、教师的赏识、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培养自信,激励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植自信,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尤其重要。个别老师的疏忽误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  相似文献   

17.
周文英 《考试周刊》2009,(23):173-174
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的眼神,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是使孩子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只有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他们的自信才会产生。  相似文献   

18.
善用课堂评价,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学生的学习。一、语言激励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班会背景:中学生正处于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很多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因屡屡受挫陷入消极的自我认知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次活动主题是“自信,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旨在通过体验、感受、分享,帮助学生找出不自信的主要原因,并采用积极暗示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班会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班会过程:11.热身活动,引出主题活动1:大西瓜、小西瓜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哪怕遇到困难,也能直面困难,迎刃而上.自信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教育和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性,通过各种培养途径,使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帮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