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隧道塌方管棚法处理的施工技术。根据开挖断面的实际地质情况,对本隧道塌方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对隧道塌方段采用大管棚法,结合掌子面深孔注浆,从而使隧道掘进方向的掌子面、拱顶、边墙全方位区域的围岩达到固结作用,确保隧道开挖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处理隧道塌方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隧道涌水严重影响着围岩的稳定,威胁隧道安全.因此,防惠于未然,在隧道施工前必须掌握和了解隧道沿线地段的地下水分布、水位、水量、补给、排泄等情况,对特殊地质地段的地下涌水作好预测,并作好技术处理应对措施.隧道涌水预测计算要贯穿于从勘测设计到施工这一整个过程,在施工阶段对设计阶段的计算成果,不断地进行反演修正,以完善隧道涌水预测的准确率,提高掌子面施工前方的涌水预报效果,更好的服务于施工.  相似文献   

3.
光面爆破一直是隧道施工的主要爆破工艺,但在围岩较差情况下往往爆破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在隧道施工中我们采用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相配合的方法,保证掌子面轮廓线和设计轮廓线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不良地质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掌子面坍塌、洞口坍塌等无法预料的地质灾害,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老挝境内某单线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某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口及掌子面发生坍塌的现象,采用不易风化的隧道洞碴对掌子面进行反压回填,为未来隧道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对我国在隧道建设和不良地质灾害的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温姣  冯红耀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196+11-196,11
针对于公路隧道采用单纯回归分析建立极限位移预测模型及围岩稳定性判据不确定引起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难管理现状,提出了稳定位移概率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模型计算方法。通过设计参数及回归分析对比确定了极限位移,并结合位移量测随机性确定了相对位移概率分布函数。结合山西石盘头隧道实际工程应用,从而为根据某量测点累计位移判定公路隧道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前后掌子面不同间距下,非对称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规律、中间岩柱围岩受力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高天区间工程隧道展开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进行动态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洞口切面地层沉降、纵向隧道拱顶沉降、中间岩柱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性的成果:通过拱顶沉降、中间岩柱变形分析得到前后掌子面最佳的控制距离,受到偏压效应中间岩柱具有明显的叠加性,纵向掌子面间距对于中间岩柱受力具有特定影响范围,施工中通过控制掌子面间距可以有效减少中间岩柱围岩受力,研究结果有效的指导了现场施工,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处于富水软弱围岩当中,地表沉降较大,掌子面经常发生坍塌.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阐述深孔注浆施工技术,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好,工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隧道塌方处理工程量大、风险大、拖延工期,导致掌子面被埋,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通过地质钻探等综合预测预报手段并结合塌落物分析,决定采用全断面注浆技术进行加固,有效地控制了塌方,并对围岩进行了加固,恢复了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9.
隧道围岩不稳定性一般有:坍方、剥落、滑移、碎裂松动、塑流涌出,膨胀内鼓等等,隧道稳定性就是指抵抗上述破坏,保持隧道围岩稳定和安全的力学性质。因此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是进行隧道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本文以现今各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几种主要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详尽的比较和总结,从而归结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劣之处,以及每种方法所适用的围岩种类。  相似文献   

10.
松散破碎地段隧道施工时,常发生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及山体稳定性技术问题,结合董家岭隧道工程施工,对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支护理论分析,及在施工中对山体稳定的监控量测,并对掌子面失稳时行较成功的预报,指出局部滞水层对松散地段隧道掌子面的失稳影响,总结的结果对松散地段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隧道上部或附近有建筑物且建筑物与隧道区距离较近时的一种隧道施工掌子面爆破方法。本方法通过采用上台阶超前小导洞开挖+预留扩挖层+预留光爆层,分2~3次爆破,减小了爆破药量,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较好的达到了减振效果。采用此方法施工,较好的保护了隧道上部及附近的居民房,避免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避免了施工单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在岩石地层中开挖隧道的过程,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隧道掌子面的向前掘进,隧道围岩将不断受到扰动,其受力和变形随时间与空间将相应发展,对于岩石地层隧道,隧道掘进时空效应更加显著。如何尽可能地使岩体初始应力状态不受过大扰动,从而使围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岩石隧道施工过程中开挖面的空间效应问题,这对于围岩稳定性对隧道的顺利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3.
"隧(巷)道超前探测"是目前地球物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巷道开拓超前预报问题的引伸。从原理上讲凡是能进行隧道掌子面勘探的所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均能用来进行隧道超前探测。我们对隧道超前探测技术进行了多年项目实践的应用研究与科研试验,提出了超前探测的特殊线框瞬变电磁与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并在许多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前探测的方法与应用情况,介绍了针对该组合方法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进展,同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刘国良 《科技风》2012,(17):130+156
本文通过对长寿湖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依据洞段穿越地层的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将隧道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段.借签《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方案,将各洞段围岩分为 III 级、IV 级、V 级.最后,对各洞段围岩成洞条件进行研究,可知长寿湖隧道开挖后围岩属于暂时稳定与不稳定情况.建议在坑道的开挖过程中采取承载支护和特殊承载支护等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精细爆破的隧道微台阶开挖工法可以提高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施工的效率,这样就可以给整个施工带来极大的作业空间,在仰拱、掌子面和二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缩短,便于隧道的施工,便于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本文利用精细爆破技术和悬臂拼装式的多工能台架,开发出了一种适合于IV和V级的品质围岩隧道的施工,这种开挖新方法是为了要解决隧道开挖掌子面和仰拱等一些后续的工序安全步距等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在于选择稳定的隧道洞口、适当的隧道埋深、岩体强度和隔水性能良好的隧道围岩,根据判定的隧道围岩类别和预测的涌水量,提出合理的隧道支护和防止水措施建议,为提高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建平 《科技风》2011,(1):140-141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避免因拱部超前支护强度不足、掌子面砂层不能自稳等原因而造成隧道突水、涌砂和坍塌现象,确定了对该段围岩采取水平旋喷注浆法进行加固处理方案,以确保掌子面施工安全,本文通过水平旋喷桩在铁路隧道施工的经验,介绍该工艺在浅埋软弱富水围岩中的应用的,重点对该段采用的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孙恩 《中国科技纵横》2011,(4):296-296,299
针对隧道围岩力学参数中有许多为随机变量和其极限状态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的特征,应用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采用最优化化方法计算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可靠度。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隧道衬砌结构可靠度,编程简单,准备工作量少,无需将状态函数线性化,计算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软弱破碎地段隧道施工的开挖工作面失稳破坏形式分析,建立极限平衡理论开挖面稳定分析模型和极限分析上限法隧道开挖面稳定分析模型,分析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时的土体破坏形式,通过建立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失稳破坏模型,分析未支护地段及开挖面的预加固工法对隧道施工开挖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在高等级公路中常会遇到隧道等情况。但在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中仍存在有关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公路隧道已有标准和其他相关行业标准的参考,以及对大量已建成或在建公路隧道质量控制经验的调查,针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完善,对公路隧道质量检测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