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谐振分为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两种,学会灵活运用两种谐振原理,对于交流耐压试验会产生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负载感应非接触电能传输(ICPT)系统SP型(原边串联-副边并联)的拓扑结构,发现利用原边恒压的控制方式在负载变化时不易实现多个接收端电压稳定,因此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反映阻抗的原边恒流来实现输出稳压的方法。本文对基于反映阻抗的原边恒流的方法进行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谐波抑制的同时需要补偿大容量的无功功率的要求,分析和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拓扑结构,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结构即新型串联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传递函数。在控制算法上采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利用PSIM仿真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理论和仿真实验都证明采用该控制算法可使注入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现更精确的控制、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理想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了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通过在无源环节和有源环节之间增加基波谐振电路,分流有源滤波器上承受的基波无功电流,降低其容量。采用基于等效电流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型。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一种新型拓扑结构,通过在无源环节和有源环节之间增加基波谐振电路,分流有源滤波器上承受的基波无功电流,降低其容量.采用基于等效电流源的控制策略,可有效改善无源滤波器的滤波性能.仿真研究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谐振电路的讲解尝试一种新的办法即实验引导、贯穿课堂,由实验现象→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并由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形成知识迁移,增强感性认识、减少很多推导.  相似文献   

7.
谐波对电网的危害除造成线路损耗外,谐波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的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甚至引起严重事故。我国已发生多起由于这一原因而引起的重大火灾,造成惨痛损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朱玲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27-227,229
根据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工作原理,采用串联电抗器与被试互感器组成并联谐振电路的方法,进行11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现场捡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变频串联谐振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在生产中的实例应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明了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具有所需电源容量小、设备配置灵活、不会损伤试验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麻章林  杨日福 《科技通报》2019,35(7):16-20,32
为改进超声换能器的电感-电容匹配电路,引入了一种较大幅度改变等效电感值的可变有源-无源电抗(variable active-passive reactance,VAPAR),用这种可变电感对电感-电容匹配电路进行改进。讨论了电感-电容匹配方法,并用导纳圆分析其特点,介绍了VAPAR的原理及电路拓扑,分析了基于VAPAR的电感-电容匹配网络对换能器串联谐振频率因负载变化偏移时的无功补偿特性,根据带负载的换能器等效电路参数,用Cadence16. 6(含PSpice A/D)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引入VAPAR对电感-电容匹配网络的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串联电缆具有大容量、长度长的特点,通过对串联电缆实际试验结果来看,传统的直流耐高压试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串联电缆绝缘性能检测的要求,而效果比较好的工频试验设备在面对串联电缆大容量与长度条件下实际应用效果有限。串联谐振装置具有的良好适应性以及智能化等特点,使其已经成为高压试压中常用装置。本网对串联谐振装置在高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此设计提出了ICPT系统更为优化的电容补偿拓扑方式:SPP型电容补偿。通过分析、数学计算以及仿真实验可知,SPP型电容补偿在不改变系统输出电压的前提下可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  相似文献   

13.
并联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具有传统串联机构无法比拟的优点,是串联机构的补充和扩展,对机床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它的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在对国内外典型并联机床样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并联机构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并联机构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无功补偿的重要性,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用并联电容器进行低压无功补偿的原理及方式,并对运用无功补偿后的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变压器串联、并联空载时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与特点分析,通过建立微分方程进行理论分析,还分析了合闸角、变压器连接方式,并联时运行变压器的负荷等影响和应涌流的因素,最后分析了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认为:无论哪种形式的和应涌流,对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并联型APF拓扑结构,对主电路参数进行计算,搭建MATLAB模型,用仿真结果证明参数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与传统的串联机器人的比较,分析了并联机器人的特点。介绍了并联机器人在运动模拟器、并联机床、工业机器人、微动机构、医用机器人、操作器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并联机器人研究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液压机械传动的发展历程和其特征,然后在讲解液压机械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应用方式,包括串联方式、并联方式、分时方式、分位方式以及液压和电力传动的复合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影响电能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如何将电能的质量提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目前电力系统研究的重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是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的一种应用功能,本文重点对它的拓扑结构和补偿特性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对UPQC补偿系统中电压及负载电流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主电路拓扑结构为依据,对UPQC的串、并联部分进行了功能分解,建立了各自相应的数学模型。经过研究发现,对电力系统进行准确补偿的前提条件是:将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及无功电流精确的检测出来。因此,本文对如何精确检测谐波及无功电流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串联谐振装置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耐压设备,已经开始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地区的高压试验当中。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装置本身的体积较小,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它容量却很大,能够满足高压电力试验的要求。本文将对于串联谐振装置在电力高压试验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