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研课磨课活动中,存在着参训学员“重专家指导、轻同伴互助”“重接受式学习、轻内省式学习”“重问题解决过程、轻问题分析过程”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创新性地开展了“体验式”研课磨课实践探索,其流程包括聚焦研磨课题、设计研磨课题、实施研磨课题、改进研磨课题等四个环节,实践中重点采取了打磨四段式“体验式”研课磨课模式、打造“三人行”研课磨课培训团队以及练就一支“双线驱动”的学习共同体等重要措施。实践探索成效显著:研磨课题来源由关注领域活动到关注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课题设计由单一方案开始转向多元方案;课题实施由“重实践轻反思”到“边实践边反思”;课题改进方案由理想化到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应运而生的,我校在2001年申报了中央教科所“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实验课题,2005年4月成为山西省基础课程改革基地校,并参与了省教科院“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实验课题研究。为了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的“课题学习”在数学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而“课题学习”正是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主线,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精神等等.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课题学习”的特点和探索“课题学习”的有效教学技能,笔者对“课题学习”做了初步探究,希望和同行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4.
就“课题研究”活动中的教学实践回顾和深入思考,提出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3点建议,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围绕“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的研究”课题,笔者对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探究学习进行了多年实践,下面把实践的思考与成果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板块。新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数学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2008年在全国实施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师有必要了解数学课题学习的方式方法。目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对课题学习的研究很多,但多数不指定什么学科,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从数学课题学习的选题开始,探讨怎样进行高级中学的数学课题学习。一、选择数学“课题”数学课题学习的首要任务是“课题”的选择。课题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体…  相似文献   

7.
2002年秋季,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由点到面全面推开,我校本着在“泳池”中学会“游泳”的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踏上了研讨(划水)——反思(潜水)——实践(凫水)的研究旅程。一、在研讨中打开综合实践活动的通道,寻找适合自己的“泳池”。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刚开设时没有教材、教案,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校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精神,并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研讨组,开展课题研讨。大家都真切地谈出了对这门新课程的认识及对操作的困惑,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着其他…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是笔的教育实验课题。它是以《语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类的小学语“实践活动”为基本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课内外的各种语实践渠道,让学生综合运用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运用中提高、发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终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语研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实践性”与“研究性”的巨大优势,能使学生的语素质、创新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陈阳升 《课外阅读》2011,(10):143-143
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在已经是我国教育界主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现时,我区以区教育局为主体,联合城乡四所学校承担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之“合作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子课题“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的课题项目研究,研究活动按部就班,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在整个研究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甚丰,感触也很多。我们认为合作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的筛选必须符合以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论坛》2011,(8):13-14
我校在“十五”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评价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关注到了儿童的权利和发展问题。如在“十项奖励”与“十项权利”方面的实验研究,但涉及不深。所以,我们在“十一五”课题提出了关于儿童权利的研究内容。旨在研究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如课堂学习生活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目的、有组织的兴趣小组活动,课外作业等方面,具体体现其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这四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板块。新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数学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2008年在全国实施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师有必要了解数学课题学习的方式方法。目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对课题学习的研究很多,但多数不指定什么学科,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本文从数学课题学习的选题开始.探讨怎样进行高级中学的数学课题学习。  相似文献   

12.
邓茜 《考试》2006,(11)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性的课题。放眼世界,从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到美国的“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从香港的“专题研究”到台湾和日本的“综合学习”,尽管名称不同,但是,各国语文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应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课题研究,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来。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力求从“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强调学生多…  相似文献   

14.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9,(11):49-5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初走进我们的视野是在2002年,面对无课程标准、无教材的局面,我们确立了“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以开展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指导思想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使这门“亮点课程”的实施逐步走向了常态,四种课型(课题开题课、行动指导课、汇报交流课、体味反思课)的构建使课程的实施逐步规范和有效。随着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定的主要学习方式,它切合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代课程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产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近年来,我校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小课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小课题的选择是研究的关键,所选的课题是否合适,对研究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学…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进入中小学课堂已是当前课题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研究实践活动.深居农村小学,出于对教育的执著和热爱,也常常喜欢研究学习一些新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校从农村实际出发,注意发掘学生学 习、生活、学校、地域等资源中符合小学生实际,适合 小学生年龄、知识特点的小课题,开展小课题探究的 研究性学习,并把此项活动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 主要活动形式。这里结合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周围环境对学校环境的影响”的小课题探究活动, 谈谈课题探究的基本过程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应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课题研究,引入语文学科的学习与教学中来。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是力求从“知识为中心”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现状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的分课题——《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组成部分,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上海市科普促进会于2004年2月联合发起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探究学习活动”调查,并由上海市科普促进会和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负责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0.
“乐学教育”是理想的境界,语文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新课题,也是体现“乐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建构理想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基于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理想课堂”背景之下开展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理想构建,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提供空间,使学习语文的过程真正变成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