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交际的出发点。主位结构通过句子的主位切分来了解语篇内部各个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推进角度出发对英汉两种语言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讨论了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切换的重要性及对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红艳  刘静 《考试周刊》2009,(51):41-42
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在注重主题的语言里主位与主题是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通过说明英语的主位与汉语的话题的差异,从英汉不同文化心理和思维角度运用Halliday和徐盛桓的主位推进模式来看英汉主位推进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汉语中居于主位的主语不一定像英语那样与述位中的动词构成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汉语小句复合体中主语常被省略,造成主位空位。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基本句类的主述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主述位错位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英汉主位的研究多以陈述句为研究对象。根据韩礼德的主述位结构理论,通过对英汉四种疑问句的主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中疑问句的主位构成仍然符合"英语为主语主位,而汉语为主题主位"的规律,体现了英语为主语突出语言,汉语为主题突出型语言的特征;英语疑问句的主位构成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而汉语疑问句的主位具有跟汉语陈述句的主位构成相一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可在英汉两种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比较典型的“主位-述位”结构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很严谨的主语-谓语结构的句子形式。汉语“主位-述位”结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①在某些句型中,主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而实际上却不是句子的语法主语,或者说语法主语不在主位的位置上。②汉语中,小句做复合句的句式主位时,很多情况下,句式主位的语篇主位即连词省略,但英语里是不能省略的。这些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干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主位-述位”这一理论,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的差异,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英语和汉语,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它们都属于不同的语系:从地域来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蒙古语系;从语篇中的主位角度看,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本文试图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英汉翻译中的主位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主位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英语主语和主位成分重合的情况占多数.因而英语属于主语型语言:而汉语主语、主位往往是分离的,所以汉语属于主位型语言。有时也被称为主题型语言。鉴于这种语言方面所体现的中西思维的差异性。在实现英汉互译的过程当中,确定恰当的主位成分.找出合适的主语就成为翻译成功与否、地道与否的一步关键棋。  相似文献   

8.
翻译时采用何种主位推进模式由英语和汉语语篇的主位特征和主位推进模式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决定。英译时,汉语话题主位应转变为译入语的主语,形成SV提挈主轴。英汉语在句子基本主干的表意逻辑和语序上的相同性决定在没有语言差异或者能够予以克服的前提下保留原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原则。而语言和民族认知过程的差异决定在更多情况下需要结构重组,重新选择主位推进模式。翻译说明文(概念说明、叙述和描写)类别的语篇单位时应该主要选择连续型的模式;议论文翻译宜用延续型、派生型和框架型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军华 《文教资料》2011,(35):39-40
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汉语是话题突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在英译汉实践中,可以从这个角度着手,有意识地实现主语—谓语结构向话题—说明的转换,从而提高翻译质量。本文通过英语经典小说中的两段人物描写和其汉译文的对比,说明句子结构转换在英译汉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翻译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源语的文本或是信息转换为目标语的文本或是信息,即一个翻译的过程要涉及到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其困难之处就在于语言与文之存在着差异。尤其是英汉翻译,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英语同汉语都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从地域来看,英语属于印欧语生活费,汉语属于蒙古语系;从语篇中的主位角度看,英语足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题突出的语言。本文试图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英汉翻泽中的主位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话题主位结构与英语主语主位结构在线性顺序上既可能是相互对应 ,也可能存在着差异。为了强调句子中某个主要信息、表达出某种特定的主题意义、取得不同的交际效果 ,在汉英互译时 ,要注意这两种结构语序一致或语序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语义差异 ,根据原文的文体风格、翻译目的、翻译对象作出更适当的选择 ,力求做到既忠实于原文 ,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严格遵循主谓结构的要求, 而汉语则遵循话题—说明的结构要求, 因此, 英汉翻译过程中主谓结构向话题—说明结构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英汉语结构的对比分析, 探讨法律翻译中主谓句向话题—说明句转换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本文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骨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文章探讨了汉语主题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四种英译法:1.对应法,因为汉语的主题和述题有时与主语和谓语一致;2.增添法,因为汉语中省略现象普遍存在;3.调整法,因为汉语中动作方向是从主题到述题;4.切分法,因为汉语主题和述题有时可有不同的切分,由此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其话题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其话题常常隐藏在句子的其他成分中;而汉语则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话题常常置于句首。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需要对话题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其含义和表达习惯。本文作者试图用实例来分析汉英翻译中的话题转换,其目的就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6.
刘恩祥 《海外英语》2012,(16):226-228
汉语是一种主题显著的语言,与主语显著的英语差别很大,汉英语之间的这一差别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一影响被称为负迁移作用。该文首先将汉语中的主题与主语进行对比,然后就汉语的主题显著性的特点对汉语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笔者提供了克服这一负迁移作用的一些大致的相关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译英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主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和汉语在许多方面是相当不同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句子结构。英语结构是紧凑的,而汉语结构是简洁、明晰的。创建一个合适的英语主语是整个句子结构翻译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英语主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份。比较了中文句子结构和英文句子结构之间的差异以及汉语主语和英语主语之间的不同,并且阐述了汉译英中主语选择的原则以及各种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主语和主题的功能相异,汉语注重表意,英语注重结构。英汉互译时,常出现主题句和主语句的转换,互译时要顺应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和语用习惯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