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敏 《今日教育》2009,(7):19-20
活动目的 1.初步学习自主创编身体动作,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散步、老鹰抓、小鸡躲的过程。 2.通过情境、音乐的变化、语令来记忆动作顺序。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与搅拌的速度有关。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分享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 3.能创编棒棒糖跳舞的各种动作,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快乐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对作品中小老虎多多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共鸣,能够产生移情反应。 2.大胆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形式表现不同的情感变化。 3.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及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愉悦。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能注意倾听音乐,尝试根据音乐的变化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吃东西、运动、睡觉、破茧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宋雅玲 《早期教育》2009,(10):42-42
活动目标 1.感知自己的小脚,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2.尝试用图谱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动作。3.体验用脚来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箭头能表示不同的方向。物质准备:彩色、黑色水彩笔每人一支,黄色纸板人手一份,音乐磁带,五线谱。  相似文献   

6.
活动一 敲敲多变的鼓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手敲击身体和敲击鼓面等相应动作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强烈。  相似文献   

7.
郑三元 《教育导刊》2009,(12):31-32
本期问题:幼儿园艺术活动中“认知浓缩”的做法是否可取?最近。观摩一位教师组织的活动“花的联想”。教师先是播放一小段关于花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课件,然后提问:“花是怎样开的?”她要求幼儿做出花开的动作。有的幼儿把双手合在胸前然后打开:有的则是蹲下身子把双手合在头顶,随着身体向上伸展,双手向上转圈做花的生长动作。教师的意图是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花的生长,侧重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然而,  相似文献   

8.
肢体语言简称体姿语,是指在某一情境中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本研究所指的智障儿童肢体语言是指通过智障儿童身体的各种动作和接触,辅助或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行为。我们通过挖掘人际交往肢体语言主题活动和艺术表现肢体语言主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促进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艺术等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韵律活动,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一种方式,以其优美的旋律、起伏的节奏、形象的内容,深受幼儿喜爱。它也是将幼儿的情感用肢体动作最直接表达出来的方式。能促进幼儿对律动和舞蹈活动的兴趣、情感及技能、自我表现、合作精神等要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会说故事中的礼貌用语,体会好朋友之间友好的情感。 2.愿意尝试用语言、身体动作来表现动物不同节奏和轻重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1.
各种各样的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我组织大班幼儿开展了一个融语言教育和艺术教育为一体的活动——各种各样的树。活动中,我先展示了有关树的图片、课件,然后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千姿百态的树。活动结束后,有的教师提出“,自由表现”应改为“有目的地表现”,教师还应有肢体动作的示范,否则幼儿得不到发展;有的教师则认为,这个活动即使没有前面的知识铺垫,幼儿也能自由表现;还有的教师干脆质疑活动过程的设计和方法。面对这些意见,我也困惑起来:究竟怎样才是合适的?您认为呢?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欣赏彩带的不同姿态,感知线条的变化与美丽,对线条进行联想并大胆表述。 2.能运用图谱记录彩带舞动的轨迹,并根据记录进行身体动作创编,体验自由表现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 1.感受彝族“烟盒舞”的风俗,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斗鸡”的情趣。 2.尝试创编各种方位弹烟盒的动作。 3.结伴舞蹈时,注意用眼神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快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莎莎的动作表情。丰富词汇:慌慌张张。 2.能结合录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讲述莎莎迟到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假日过后,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议论,他们都对音乐喷泉的神奇、好玩赞不绝口,有些孩子还连说带比划。我想这不正是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机会吗?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标:1郾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较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喷泉的各种造型。2郾体验音乐强弱,并能用相应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3郾感受合作的乐趣。准备:1郾音乐磁带,录音机,喷泉录像。2郾幼儿现场观察过音乐喷泉,有肢体活动的经验。过程:一、简短谈话,引起回忆师:你们见过…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 1.愿意参加音乐游戏。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在音乐伴随下进行游戏活动,能感受出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用线描表现静态人物的半身形态,能刻画出人物的服饰特征。 2.体验给老师画半身像的快乐与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许蕾 《学前教育》2009,(10):26-27
在一次大班打击乐活动中,教师敲击大鼓发出轻重快慢的声音,请幼儿听鼓声用动作表达感受。刚开始幼儿还可以根据鼓声的强音用动作表现狗熊或大象笨重的样子,可是老师并没有对幼儿的表现做客观的评价,而是泛泛地赞美他们做得很好。接下来孩子们就认为他们无论怎样做都能得到老师的赞美,于是孩子们从开始的想像和动作与鼓声有一定联系,逐渐变得不加思考地随意说和随意做动作。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 1.开火车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发展合作钻爬能力。 2.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地通过障碍,体验游戏快乐。  相似文献   

20.
边霞 《早期教育》2002,(10):31-32
1.欣赏《摇篮曲》,了解表现母爱的形式是多样的,体会用音乐表现母爱时给人的独特感受。2.尝试用绘画、粘贴、身体动作等形式表现音乐带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