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使因特网技术在世界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而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和表现,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原因分析,网络成瘾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人格特质和网络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加上大学生群体特殊的心理原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既要预防又要干预,要在预防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对其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  于宗富 《班主任》2003,(9):25-26
近来,国内外新闻媒体有关因网络成瘾引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报道不断增多。怎样才能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怎样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青少年学习效率、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有关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个特殊群体。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成瘾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产生的外部与原因,并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学生网络成瘾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飞 《班主任》2006,(2):30-31
一、什么是网络成瘾及其判断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心理障碍,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系列心理异常症状及伴随而生的生理不适.网络成瘾在精神医学的诊断分类中被列在"冲动控制疾患"之中,与强迫症、病态性赌博、购物狂属于同一类型的病症.  相似文献   

5.
浅论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已成为当前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上网成瘾表现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信息超载、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计算机程序成瘾等.网络成瘾对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他们各种心理需要.同时,可以采用认知疗法、代替疗法、心理脱敏疗法、强化疗法等策略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神经心理性疾病,临床可分六种类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医疗机构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对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独特作用。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学生通过校企互融文化的熏陶,逐渐具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综合素质,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文化融合的"四对接"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较为普遍,已给大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处于网络时代的今天,需加强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引导。面对"堵"难行的局面,通过从心理、行为和管理三个方面给予疏导式教育,用"三疏"法解决他们因网络成瘾而影响学业和生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发生转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自然成为网络的主要用户。然而网络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部分学生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网络成瘾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日益突显的教育难题和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0.
刘小勇 《职教通讯》2017,(23):36-38
"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振兴的战略规划,是中国制造业进入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在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技术技能人才,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的核心使命是传承技术精湛的"工匠精神",为国家培养大量高技能型复合创新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更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使"工匠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和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并内化为一种潜在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努力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网络已是青少年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网络成瘾造成的心理、教育、伦理观念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的凸现出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学科观点中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并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弱势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网络,正确对待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从而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给农村初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已成为他们沟通的新载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不大,加上教育方式跟不上等原因导致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思维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我们必须用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影响他们,用网络道德规范他们,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是校企文化内涵在文化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形成的。通过对校企文化互动形式展开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校企文化育人策略,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其职业精神的正确形成。探析校企文化内涵及特征,并对校企文化互动在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及系统化地对校企文化互动的目的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展开研究,进而提出了基于校企文化互动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策略,以期达到通过探究校企文化互动、构建校企文化育人平台而提升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多方面理解网络成瘾及其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某工科院校抽取学生共262人,用网络成瘾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1.8%;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大四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的相关不显著。结论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重视闲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会休闲,是培养学生生活和活动等诸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仅要重视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要重视闲暇教育,使学生“休”而不“闲”,“休”而有节制,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进而培养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根据我校对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分析学生成瘾心理情况,探讨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守龙 《考试周刊》2009,(10):211-213
网络成瘾已成为中学生的一大心理障碍,也是令多数教师和家长感到很无奈的事。如何从心理层面对成瘾学生进行干预成为中学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危害、成因入手,论述了对中学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要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网络成瘾行为,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不少青年大学生成为这一病理行为的受害者,特别是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活动与内容,如网络游戏、网恋、虚拟性爱、浏览黄色网站等,已经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使许多青年大学生不知不觉成为网络成瘾的受害者。文章拟从网络成瘾的实质与危害、形成原因分析入手,探讨网络成瘾矫治的措施,为矫治青年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