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当"电化教育"正式成为官方确定的包括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在全国普遍推广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首先承担了动员民众、唤起全民族"抗战救亡"的重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并得到了发展。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为教育电影的生产增添了力量;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的卓越工作,为电影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学校电化教育和民众电化教育在抗战中和抗战胜利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区广播和电影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徐公美:民国时期电影教育的倡导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公美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先驱,也是民国时期电影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电影及电影教育的实质有着深刻的认识,对早期电影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为电影是提高教育效率最合适的工具,有效的电影教育是教学乘以电影。他提出了特殊时期电影教育的方针,积极开展电影场及电影教学法研究,大量引进国外的电影教育理论与经验以构建我国电影教育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早期电影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9,(2):75-83
教育电影在表达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准确认识和把握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审视和反思教育改革实践。追溯我国教育电影内涵的演化过程,明晰教育电影的时代内涵,并以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教育电影为例,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电影从黄金发展阶段、低谷调整阶段、重新振作阶段到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历史流变。对教育电影所蕴含的当代教育思潮,即全纳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思潮、素质教育思潮等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教育电影与教育思潮的互动共生关系,力图为我国教育电影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形态的转型期。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文盲遍地、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手段尽快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的素质,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与各种救国强国理论纷纷登场;五四运动催生的新文化传播,促进了教育救国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经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孕育过程,1915年,金陵大学除使用电影幻灯进行教学外,还建立了校园专用电影放映场地,用广播配合电影来进行校园和民众教育;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教育影片,晏阳初用幻灯教在法华工读书识字;1920年金陵大学使用电影、幻灯、留声机、挂图在广大农民中推广良种棉花种植技术;1923年晏阳初使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育;从20世纪初开始,为无声电影配音和使用无线电广播进行教育活动。这几件事情构成了我国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电影检查法》的制定为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建立了法规;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建立为《电影检查法》的实施提供了权威的组织手段;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为教育电影运动的开展提出了理论依据与组织保障、构建了必要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而社会民众教育的开展,特别是高等学校对于电影教...  相似文献   

5.
将电影这种超文本媒体介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遵循“观片感受-明理内化-拓展导行”的流程,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进电影课当中,发挥电影资源的教育教学功能和电影教育手段的优势,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心理辅导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璐 《文教资料》2013,(23):106-107
教育电影是指以教育事件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师生关系、教育热点,以塑造教师和学生形象为主的艺术电影或纪录电影,它对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形象,以及教育理念进行了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因其媒介特性和内容优势,凸显了富有理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启发价值.本文从教育电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这一视角出发,分别阐述了教育电影对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谷剑尘先生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研究者之一,他对电影教育和教育电影有着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为我国早期电影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首先对先生的电影教育观进行了阐释:哲学观——教育是电影的目的、教育观——民众教育思想、媒体观——工具主义。其次,其专著《教育电影》在电影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基本概念、分类、应用、人才培养和研究途径解读了其主要理论架构,探析先生独到思想,其理论观点至今读来仍颇具启示。  相似文献   

8.
电影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综合艺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师生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系统开发心理教育电影课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心理教师育人理念,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心理教师的团队精神;心理教育电影课程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安全性和包容性、激励性和警示性,教育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法国在国民教育部和国家电影中心的主导规划下,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中,从课堂到课外的电影教育体制。法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课程体系整体统一、循序渐进,关注特殊青少年群体,国家和地方协作管理,多部门、多行业广泛参与;但该体制也存在中央与地方沟通不畅,资源配置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缺少培训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中小学美育工作,普及中小学影视教育,可以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实践推广等方面参考借鉴法国经验。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发展需要开阔的视野、完善的体制和丰富的资源,以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基础,提升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周成海 《教育科学》2020,36(2):64-70
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多是针对传统的“传递取向教学法”的不足而设计的,“用电影教”即为改革举措之一。“用电影教”能使教学适应职前教师的认知特点,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结,为职前教师的思考和讨论提供“催化剂”,并发展其技术品性。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用电影教”可用于教授诸多学习主题,在教学过程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遵循一些共性的要求。对职前教师教育中的“用电影教”进行研究,能够为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学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影作为当今社会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视听综合的教育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符号,因为其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组成的文本,其中,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是电影意义的运载工具。对数字电影中出现的符号概念上的梳理,了解符号学,将其与数字电影结合,并对电影符号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数字电影的教育传播符号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电影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分为高校电影艺术教育、中小学电影艺术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电影制作者的专业教育、培养电影欣赏者的普及教育两个目标。高校电影艺术普及教育应当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一门文化学科,应该立足中国结合外国、立足电影文本的鉴赏结合电影常识的了解、立足电影文学性的探究结合文化阐释,在电影文本鉴赏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性、类型性、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最为接近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巨大的传播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文化效应和意识形态影响。振兴民族电影、建设世界电影强国的关键是要创办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内外的电影市场、电影文化都非常繁荣,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审美的途径,还能促进我们在社会中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比如,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观看一些优秀教育题材类电影,可以从中受到熏陶、引导,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师情感、教师素养,以便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的研究、学习,主要针对教育题材类电影对教师的熏陶、引导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帮助广大教师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变与不变--新世纪以来中法教育题材电影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秋 《文教资料》2014,(29):137-139
教育题材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教育题材电影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种蓬勃的姿态。法国作为电影艺术的殿堂,其教育题材影片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影像内容展示了法国教育的现状。笔者通过分析两者的内容和题材的衍变,从整体上来观看中法教育题材电影在新世纪后的发展变化,并分析两者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变与不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进一步明确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推动电影教育科学发展、培养优秀的影视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电影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在整个育人过程中体现其要求,明确其意义,使之成为中国电影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郭有守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先驱,他以行政官员这一独特身份推动着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他起草并发布第一部电影法令《电影检查法》,开创依法治理教育电影之先河;他发起、筹备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成为该协会的实际领导者;他撰写《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等多篇文章,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实资料。郭有守的教育电影观及其推动教育电影发展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对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行政力量、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等,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早期电化教育的起源及阶段的划分问题却存在很大分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并有着基于教育电影的大教育取向特点。早期电化教育萌芽于幻仙影戏公司,发轫于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政府官营机构和提倡新学的大学。本研究以"血花剧社"电影部(最早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电影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上海大夏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梳理了它们在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呈现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后,结合对目前一些学者关于电化教育诞生与阶段划分观点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电影教育思想,不仅仅在中国的电影教育历史中、中国的电影历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对世界第一农业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发挥过积极的影响,对中国经济以至中国革命的历史同样发挥过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后来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产生着一定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软实力”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作用,在国外早已被学界广泛关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电影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因此电影进课程符合时代的特点。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选择电影进行教学、强化教育实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