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性、活泼的因素。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北宋王安石巧用了一个“绿”字,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世名句;《左传》上有篇新闻体散文《曹刿论战》,全文不过200余字,可动词却用了56个。曹刿这个人虽然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但今天读起这篇文章,他的形象仍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
张开席 《青年记者》2008,(12):97-98
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性、活泼的因素.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北宋王安石巧用了一个"绿"字,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世名句;<左传>上有篇新闻体散文<曹刿论战>,全文不过200余字,可动词却用了56个.曹刿这个人虽然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但今天读起这篇文章,他的形象仍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3.
短小精炼,简洁明快,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对一切新闻体裁的起码要求。美联社专门把“简短”作为编辑守则中的一条规定:“学不会把文字写得简洁有力的人,不必想为美联社写作。”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朱穆之则形象地比喻说:“我们可以把写新闻比做打电报,把写通讯比做写信。”打电报,就要字斟句酌,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文字传递新闻信息。 然而,现在有些新闻报道,当短不短,拖泥带水,五六百字能说清楚的,偏偏要拉扯到千把字甚至更长些,既浪费报纸宝贵的版面,又浪费读者更加宝贵的时间。 有一种看法比较流行,认为“稿件短了说  相似文献   

4.
在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上,李瑞环同志指出,我们的新闻宣传“要努力做到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使人们感到我们的宣传和蔼可亲,使读者、观众、听众感、到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关心,而不是使人家看见你就讨厌,看见你就跑。现在开展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有利于解决好这个问题。”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表述: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具体鲜明的形象,来迅速传递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片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5.
让广播新闻“活”起来,应准确把握广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写法。一、语言上:多用动词、口语化一是多用动词,用准动词。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不少教科书中对此还有明确的定量要求:一个句子中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该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2004年亚广联最佳广播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唱到今天的千年史诗》中有这样一段:“炉子上烧的奶茶开了,飘起淡淡的薄雾。青春时尚的巴童和她的白胡子爷爷并肩坐在我对面,像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在渐渐散去的薄雾中愈发清晰起来。”原本静态的一个画面,经过动词“奶茶开了”、“飘起”、“散去”的点缀,动态画面的穿插,使得静态的画面立刻鲜活了起来,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比一句“巴童和爷爷并肩坐在一起”形象多了。  相似文献   

6.
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在汉语词语中,动词是最富有生动、活泼的因素。新闻界有位同志说得好:动词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这就像一张优秀的照片往往能使一个个形容词相形见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巧用了一个“绿”字,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世名句;《左传》上有篇新闻体散文《曹判论战》,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可动词却用了五十六个启判这个人便栩栩如生地站立在历史读者面前,已经两千多年了。写文章是如此,要制作富有感染力的新闻标题更要如此。在制作标题上,经过精选的最有新闻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照片新闻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它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它通过新闻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内容。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叫做“一图胜千言”。我国报界也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可见,新闻图片相对于报纸来说是何等重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父与子》中说: “一张照片表现出来的东西,如果用书本来说,可能需要一百页的篇幅。”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穆青在《论新闻摄影》一文中也指出: “新闻照片能使读者了解到新闻内容,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因此,新闻照片比文字报道简洁、生动。  相似文献   

8.
导语按写作形式分类有种种,描写式导语当属其中之一。所谓描写式导语,就是在导语中对新闻里最能表现主题、最有意义的特殊场面或最有趣的情节作简洁而有特点的描写。这在倡导现场短新闻及新闻写作要“软些再软些”的今天,无论是从新闻学还是从心理学、美学等方面来说,它都具有独特的效果。 描写式导语因以饱醮感情的笔调来再现生动形象的场景,进而能使新闻的思想性在第一时间里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
现场短新闻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以短小精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以散文化的优美文笔。倍受读者的宠爱。写好现场短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同仁的任务。一、现场短新闻要短,这个短是信息密集的短,是内容充实的短,而决不是空洞的短现场短新闻一个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短”。即篇幅短小。目前虽然对现场短新闻的字数没有一个严  相似文献   

10.
有经验的作者描写人物,都注意动词的选用。因为动词可以使人物活起来。有的西方记者写报道,主张一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动词。但是,使用动词必须恰到好处,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福楼拜曾说: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赋于它运动,只有一个动词,我们须继续不断地思索,非发现这个动词不可,决不能因为思索困难,用类似的词敷衍了事。可见,描写一个人物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最恰当。怎样找到那个动词呢?最重要的就是看那个动词能否反映人物的性格。中国文字同义动词很多,比如“拿”,就有取、拣、抓、抢、夺、拾等等,究竟使用哪一个最恰当,这就要因人而异。同是拣起放在  相似文献   

11.
《“老报童”罗伊去世了》是一篇典型的西方人物讣闻报道。记者用简洁生动的文笔勾勒出一个生前生活艰辛、倔强认真的老报童形象。读完这篇文章,“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老报童罗伊的形象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这种写法打破了我们对讣闻报道的传统认识.为我们写讣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写作方面。《“老报童”罗伊去世了》有以下四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在2019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以其独特的竖屏模式,以及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方式,在抖音中赢得了很多忠实受众。《主播说联播》将以往严肃认真的新闻,用新闻主播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说”出来,无疑是增加了可看性和趣味性,也提高了新闻主播的知名度。笔者浏览、分析了抖音中《主播说联播》的大量视频,将新闻主播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建构策略,为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主播形象建构方面的创新,提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报纸当中,通常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现场短新闻,它是报纸的轻型武器,是报纸大餐中最不可缺少的“佐料”,它包含着一是现场的情形,二是短的叙述。两者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应该发扬“短、快、活”的优良传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获得更多新闻信息,还要求在短新闻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在采访与写作上下功夫,在题材选择、报道时间、作品篇幅上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  相似文献   

14.
郝迎利 《新闻知识》2000,(11):37-37
现场短新闻的写作早就被作为重要基本功用来考验记者的能力。这种用事实说话、最能体现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文体,在纷繁的社会现象面前,每每能快速、简洁地出击。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在1989年和1990年推出标有“SCENE”(现场)或“SPOTNEWSFETURE”(现场新闻特写)的现场短新闻。中国亦在1989年开始倡导现场新闻,并于1990年6月在北京举办第一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然而,对这种灵活、小巧、坚实的新闻文体的认识都更多地停留在它的体式之上,过多地看重了它的短小,而忘记了它的更为…  相似文献   

15.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虽然,电视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但是要把新闻做得有现场感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才能采制出一篇现场感很强的优秀现场短新闻呢?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6.
三.现场报道的语言这里,先择录几段外国记者对新闻语言的看法: “我认为一篇好的报道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指写作要具有对话的特性——仿佛记者正在和读者交谈。”“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口授稿件的最方便的办法是,使用直截了当的陈述句:主语、动词、表语,较为复杂的句子会给你带来麻烦。”(以上均引自《美国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新华出版社) 我认为,这些看法都是宝贵的经验。三段话,说出了好的新闻语言应具备的三个特点:通俗、交谈式,立体、形象化,简洁、短句子。我觉得,这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以时效性强、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受到读者青睐。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记者采访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有所抬头,致使版面上很少能见到令人回味、使人感动的现场新闻。现场新闻淡出版面已受到各地报人的关注。写活现场新闻,除了记者要经常深入基层采访,获取大量新鲜题材外,对新闻本身的角度把握、内容提炼、背景穿插、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述等,也大有方法可言。依笔者之见,写活现场新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择最吸引人的角度,使新闻更出彩简单地说,新闻角度是记者报道新闻事实时所选取的不同侧面。角度选择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的成功与否。如果新闻报道老是从一个角度取材,就会落入  相似文献   

18.
从8月12日起的整整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现场短新闻”,很受读者欢迎。这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版面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为各地报纸带了个好头。纵览《人民日报》发表的几十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信息密集、言简意赅,深受读者喜爱。读的人多,写的人众,因此“现场短新闻”发展势头迅猛。纵观大报,小报,目前无一不视“现场短新闻”为重头稿,鲜嫩、耐读的“现场短新闻”也累累见于报端。但从总的看。写得好的中竟不是很多,不少稿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概括起来大致有八个方面,在此暂且视之为八忌。一忌主题平庸,缺少含金量。首届“现场短新闻”一等奖《难忘的时刻》之所以能获此殊荣,它除了其它因素外,含金量大是最重要的一点。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20.
现场短新闻既包含着“新闻”、“短新闻”的共性,又包含着“现场”这一个性。现场短新闻靠现场体现特色,靠现场写活新闻。 现场是客观存在,呈自然状态。现场短新闻中的“现场”则是经过作者选择和剪裁的“物化现场”。作者选准了新闻现场以后,至关重要的是剪裁、再现现场新闻事实。让我们从剪裁角度赏析获得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一等奖的作品《铁肩担国防》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