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所带来了的问题的关注。本文主要从网络婚姻的现状入手,着重讨论不同人群对网络婚姻的不同看法,以及网络婚姻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最后探究网络婚姻产生的根源及其实质。只期从网络婚姻引起的社会反响之中,发现些许问题和它可能带来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2.
斯佳丽和瑞特是小说《飘》申的主人公。他们的形象都是正负两方面性格的组合体。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婚姻的悲剧。文章通过对斯佳丽和瑞特的性格分析来揭示他们婚姻失败的原因,并讨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对婚姻有着独创的见解.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起婚姻的描述,揭示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财产是婚姻的保障,以及个性吸引对现实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婚姻法第三次司法解释》与2011年7月颁布,核心直指如今婚姻财产纠纷的主要问题房产所有权问题.婚后一方父母为子女买房的房产的产权划分等热点问题引发全社会热烈讨论.有法律学者认为此次关于房产所有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有削弱对于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者的嫌疑.对此笔者从此次司法解释所遵循的立法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可能达到的效果角度分析,以及对于弱势群体司法保护的界限问题三个方面尝试就此次关于房产所有权的婚姻法解释是否削弱了对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者的保护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社会女性主义观点切入,检视奥斯汀小说的社会背景,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三起婚姻的简单概述,探索并讨论了对婚姻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反映了奥斯汀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都为她的婚姻埋下祸根.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原因的深入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配偶权     
在<婚姻法>的修订过程中,"配偶权"这样一个概念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本文从"配偶权"的来源、法理逻辑及其尴尬,爱情与婚姻的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配偶权"的强调是对历史的反动,将对社会中正在发育的婚姻从以财产为基础向以情感为基础转化的现象产生逆诱导,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两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婚姻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奠定了我国古代婚姻的基本礼仪和习俗,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周代的婚姻礼仪,不仅是婚姻成立的必要程序和婚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当时的婚姻形态和社会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于 《华章》2013,(13)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虽然终身未嫁,但婚恋却是她小说创作中的一贯主题.18世纪的英国,影响婚姻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简则对婚姻有着她独特的见解:爱情是婚姻最基本的条件,但财富有时是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婚姻还应当门当户对.《傲慢与偏见》就是通过对几对青年的婚姻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描写了四对年轻人的爱情婚姻.文章通过<傲慢与偏见>中这四对年轻人婚姻的分析,提炼出了作者的爱情婚姻观:贪图金钱和情欲的婚姻不会幸福,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会幸福;财产和社会地位是幸福婚姻的重要保障,但不应单纯地为了金钱而结婚.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旨在讨论当代美国极具争议的一个社会问题,即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关于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争论存在反对和支持两种情形。反对者认为同性婚姻是不道德的,是对婚姻制度的破坏,同时对孩子和社会也会造成危害。支持者的观点可概括为:婚姻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可以自由选择;禁止同性婚姻是一种歧视;根据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现状,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议题仍将是一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薛全忠 《考试周刊》2015,(20):23-24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薛全忠 《考试周刊》2015,(19):23-24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应用何种案例效果更好?文章认为恰当地应用发生在本地的一些案例现身说法,学生很感兴趣,效果较好。教学《婚姻家庭法》时,作者充分利用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的讨论,民族大学生对这一块内容非常熟悉也愿意讨论,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对大部分将来要在新疆工作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到国家法对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进行了很好的调适,培养了他们的法律信仰,对实现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婚姻是人类种的繁衍和社会关系维系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文化或民族都非常重视婚姻的缔结,<古兰经>也是如此.它本着自己的信仰,对穆斯林男女两性婚姻作了详细的规定.虽然经文中有关婚姻的材料非常丰富,但以往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对此表示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教会婚姻法是在罗马法和日耳曼法基础上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吸纳了许多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有关婚姻的规定.然而,由于基督教对婚姻的理解不同,教会婚姻法必然会与民法产生差异和矛盾.在实践过程中,教会婚姻法理论必须面对现实,因此在不影响社会秩序和基督教制度的前提下,青年人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否则个人的婚姻自由就要让步.中世纪教会婚姻法对家庭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破坏了家庭在婚姻对象选择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小说<新结婚时代>讲述了当今社会两代人、三种不同状态的个性婚恋,揭示了婚姻不等同于爱情的事实,古训所说的门当户对在当今时代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该书婚姻主题的深入分析,指出婚姻的维系需要门当户对.  相似文献   

18.
从家庭教育视角看《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双璧"之一,其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性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汉代家庭教育的角度,通过焦、刘所受家庭教育差异性的分析,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性作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法国历史学家乔治·杜比(Georges Duby)将欧洲中世纪的婚姻分为"世俗社会模式"和"教会模式",这两种模式一起作用和影响着欧洲中世纪的婚姻至到16世纪中期。其中,"世俗社会模式"的规则与习俗主要来自世俗罗马法,具有有夫权的特色。"教会模式"则是基督教会通过几个世纪的修订与完善发展而来。在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婚姻是其讨论最广泛的主题。本文将以《律师的故事》为例,重点探讨中世纪英国教会婚姻的特色,及乔叟对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乔叟继承了基督教会的婚姻思想,排斥性爱,颂扬独身;另一方面,他又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质疑,摈弃了教会把妻子作为婚姻中二等公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米德尔马契>和<贵妇画像>这两部世界名著都是以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十九世纪西方社会的女性所面临的爱情、婚姻乃至人生困境.两位女主人公多萝西娅和伊莎贝尔都是理想主义的少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现实认识的严重不足使她们做出了错误的婚姻选择.在婚姻悲剧中,她们都遭遇了理想的幻灭.现实的重重束缚又使她们最终的人生命运归于平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