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科学、数学技术与数学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里的“数量”,可以是实数、复数,还可以是向量、张量,有某种代数结构的抽象集合中的元;“空间”,既指现实中的三维空间,也泛指几维空间、无限维空间和具有某种结构的抽象空间。数学科学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基础数学由代数、几何和分析3部分组成,三者相互渗透,又产生诸如解析几何、解析数论、代数几何等学科。应用数学研究现实中具体的数学问题,包括把基础教学中的成果直接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以丰富基础数学,如冯·  相似文献   

2.
《论移情问题》一书是胡塞尔的学生施泰恩的博士论文《历史发展和现象学考察中的移情问题》重新编排的,移情问题虽然是现象学的观点,但是其观点对于研究AR增强现实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在书中所提到的移情问题多数是指人与人的,尤其是面对认识陌生人格对于认识我们自己的意义,那么嫁接于现实世界的AR技术,其场景是人与虚拟设备产生的虚拟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感知,我们会将我们认为的"人"(也成AR场景下与现实人类无限接近的人)与现实场景进行嫁接,那么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是对人产生了移情行为,还是我们对物产生了移情行为呢?新时代下,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考察,这也对我们对现象学中移情一词的进一步考察与对前人理论在新条件下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科学家和神学家以及哲学家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16世纪以前宗教和迷信在人类思想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讲宗教制约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17世纪宗教对近代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定意义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神学与自然的关系是在近代科学逐步前进的过程中得以从矛盾转化为相互促进:18世纪的众多科学发现对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世纪科学与宗教思想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科学的进步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构成了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重大革命:20世纪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以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索为代表,科学与宗教的融合性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的分类问题是自然科学研究和研究决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自然科学分类方法存在学科概括不全、不能说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科学的五类划分法,即把全部自然科学划分为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意识科学和人体科学五种基本类型。五类划分法不仅概括了自然科学的全部类型,而且还反映了各学科之间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许多预测对象不但受到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和错综复杂关系的影响,还常常受到自然界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使预测对象的发展表现得杂乱无章,似乎没有规律。然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事件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科学的预测正是探求客观规律的有力手段。如果人们能够从以往发生的事物中,采用正确的观点和认识方法,去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悄然驶入了21世纪,站在世纪门坎,人类面临的是一幅世界发展的崭新图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虚拟化……所有这一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深刻、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和人类自身。适应这一新的现实,领导实践活动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领导风险也呈现出许多的新的特点。科学地探索和研究这些新的特点,对于新世纪的领导者实现卓越的领导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人本身”,而人类的劳动过程主要依赖手来实现的。人类双手能作复杂而灵巧的捏、握,抓,夹、提等动作,有极其精细的感觉。手的这些复杂生理功能完全是由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决定的,本文试从手部的解剖生理与手部临床外科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4,(4):90-91
<正>二次大战以来,世界科技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科技更是以超高速的势头前进。进入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而这也必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和社会面貌。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1/科技发展引发了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不断突破人类传统的认识极限。学科之间、科掌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科学的融合,推动着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飞跃。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广  相似文献   

9.
正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古往今来,徜徉于山水田野之间者,大抵心胸开阔,博古晓今;而能将之引以为毕生志趣追求者,更是如此。蓝勇便是这样一个人。"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历史学中与现实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短短几十个字就概括了蓝勇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但道不尽的却是其后的艰难险阻、山高水长。载着简单的行  相似文献   

10.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无限夜空,遐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人类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自人类发明了火箭,并由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轨道空间站、航天飞船等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村,迈向了无际太空,演奏着一首首令人向往的畅想曲,并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广辟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考察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地位。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同科学的社会功能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的。当今的世界,维护和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科学技术同世界和平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密切、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全球变化战略行动计划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最初是从科学方面提出的,主要是研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与近百年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配合,现已演变成一个包括科学、社会、经济、外交、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1].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科学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最强大的普遍力量,二者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通过对二者内涵的理解、历史关系的回顾以及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将继续共存下去,并有和谐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开发出一种新型能源为世界提供无限能量。是每一位发明家的梦想。发明家们也一步步由幻想世界到物理世界再到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在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实现着现代性的发育。社会转型根本起源于社会经济体制的变更,我们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引起包括道德状况在内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广泛变革。纠正当代中国道德失范需要我们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合理处理好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个人与集体(组织、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在遵循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在遵循显秩序和隐秩序相统一的基础上,回归人的现实世界和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6.
科技悖论及其伦理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是一种人类思维的悖论特征,是人类认识对于人类科技活动与客观世界矛盾性的反映。人怎样改变世界,就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人们应自觉地把客观世界的辩证矛盾作为自己思维的起点,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来说明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寻求人们科技活动的合理性原则(即科技伦理),在现实的活动中去创造人类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李霞 《科技风》2013,(21):20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和形之间各种量、量变及其关系的一门科学。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着最普遍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随着数学的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它已经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难怪有人会把数学形容为通往科学大门的钥匙。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程度较高,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缺乏足够的魅力使人们对它有静下心来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更是发现很少会有学生对数学这门功课特别感兴趣。因此,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已经现实的摆在了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面前。  相似文献   

18.
科学知识的分类以及各部类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管理的一个理论基础。随着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科学的分类变得日益复杂。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相继提出了几种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相比较而言,将系统科学和交叉科学作为独立层次的四面体塔杆式结构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环境关怀视角浅析古希腊"有限"自然观。文章认为,古代希腊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有限的,而在近代力量型科学的影响下,自然观逐渐演化趋于无限,在无限的自然观中,人类中心主义、技术理性论汹涌而来,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剧烈激化,在环境问题严峻的当代社会,反思近代以来无限观指导下的自然科学范式,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对待科技、人类与自然,从而构建生态友好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口,就业和家庭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多维的极其复杂的问题,既是当前世界上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作出科学的战略决策,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使其循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向前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扩大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