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佛棱第(F.S.Flint)是英国早期意象派诗人.意象派是20世纪初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1908-1909年形成于英国,后传入美苏.代表人物有休姆、庞德、艾米和叶赛宁等.意象派要求诗歌直接呈现意象,通过意象的层递、叠加、并置等方式,以雕塑和绘画的手法展现意象,传达情意.……  相似文献   

2.
庞德作为意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华夏集>发动了英美诗歌史上声势浩大的意象派诗歌运动.本文主要对庞德创造性翻译进行分析,以及对比研究<玉阶怨>的两个译本,探讨庞德刨造性翻译的精妙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不少人认为,中国古诗启发庞德发起了意象主义运动。事实上,意象主义是对维多利亚末期浪漫主义的反叛,是师法希腊诗歌等诗歌传统而来,是承袭法国象征主义而来。经1909年的休姆-弗林特团体,意象派诞生于1912年春天或初夏。庞德推出理查德·阿尔丁顿、H.D.(希尔达·杜利特尔)的希腊主题意象诗,提出他的意象派诗歌理论,躬身于意象派诗歌创作,其理论及创作受到希腊诗歌、日本俳句等诗歌传统的影响。次年9月,庞德初遇中国古诗,在翟里斯的英文译诗中挑选并改译出四首具有希腊诗歌、日本俳句风格的意象诗;1914年底,庞德译出《华夏集》,才真正体现出中国古诗的影响。因此,庞德发起意象主义运动并非受到中国古诗的启发或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中语文教材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下文简称<故>)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下文简称<瓦>)被选编到同一单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两篇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上有较大差异的文章可以显示出东西方某种典型的文化意蕴:<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人趣味,而<瓦>则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自然的神性.  相似文献   

5.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艾略特1953年在题为《美国文字和美国语言》的演说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这就对意象派诗歌的历史起始作了明确界定。《时报文学增刊》在1916年对意象派诗歌也这样地评论说:“意象派使我们充满了希望,甚至当它本身还并非十分完美的时候,它似乎预示了一种形式:十分完美的诗能够在这种形式中写出。”1912年,以艾兹拉·庞德为核心的一批年轻的英美诗人,象休姆、杜丽德、弗林特等人组成了一个叫“意象派”的文学团体。他们不满当时充塞着英美诗歌的感伤、乏味、无聊的  相似文献   

6.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关大雁塔>之所以长时间地被人们关注与阐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所置身的诗歌传统.<有关大雁塔>体现出韩东的先锋性写作的批判姿态,即对朦胧诗的批判.韩东试图以先锋的姿态让诗歌回归生活,回到人自身最本真的体验上,但他也遭遇到了"先锋"内在的悖论,在刻意"批判"和"立新"的过程中,在语言的"牢笼"里来回奔突而忘记了"出路".故而,<有关大雁塔>,多的是一种以先锋的姿态来进行的话语批判,这跟之后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士禛<秋柳>四章一出,整个清代都一直唱和不断,但<秋柳>主旨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选取的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群体的和诗,可以看出其用典与主旨有着显著的不同.通过对<秋柳>和诗的分析,探讨原诗旨意,可以看出王士禛作<秋柳>时并无太多"本事"蕴含其中,诸多本事说的产生,与最初的遗民诗人群体不断追和与阐释有着重大关系,而清廷的文字狱政策及<秋柳>模糊的意象神韵,也是促使<秋柳>众多主旨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崇大抑小"这一内含悖论的命题不应为<庄子·逍遥游>的主旨;通过逻辑有效性的论证与论据中自相矛盾的分析,结论如下:<逍遥游>的主旨并非"崇大抑小",文本中的"大"与"小"仅是语用上的借喻,用以指代主体在比较中体现的差异;<逍遥游>全文的主旨,通过对逻辑形式与内容的分析,应是"不合常理".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的<锦瑟>论者众多,本文从李商隐<杜司勋>入手,爬梳史料,检阅唐诗,借鉴现代意象派创作手法,明析"锦瑟",细辨"华年",推论"春心",别解"沦海"、"蓝田",换一个眼光解读<锦瑟>的旨意与手法.  相似文献   

10.
<尘埃落定>以悖论式的复调叙事策略,表达着悖论式的复义指向.作者以其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为参照,对悖论式的民族文化存在作出了他特有的文化哲性反思.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的<情爱画廊>明显受到英国作家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影响.在两部作品中,情爱作为生命的肯定形式,也成为对扼杀生命的虚无价值进行批判与反抗的一种武器.因此两书均肯定情爱自身的价值,也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某种思考和反思.作家只能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必然具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视角,因此两部作品在实质上相距甚远.<情爱画廊>在价值取向上存在深刻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对"五幅秋景图"的品赏解读一直是<故都的秋>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期里,围绕"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关于<故都的秋>的教学讨论中,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教学内容的出现频率高达93.3%.于是,讨论的主持人追问:"为什么要确定这些内容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真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故都的秋>吗?"我想,问题并不在五幅秋景图本身.所谓"披文人情",问题在于对这五幅秋景图的课堂解读能多大程度上还原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彰显经典文本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抗抗的<情爱画廊>明显受到英国作家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影响.在两部作品中,情爱作为生命的肯定形式,也成为对扼杀生命的虚无价值进行批判与反抗的一种武器.因此两书均肯定情爱自身的价值,也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某种思考和反思.作家只能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必然具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视角,因此两部作品在实质上相距甚远.<情爱画廊>在价值取向上存在深刻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史>、<金史>、<元史>等史书中的34个少数民族语词的考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的融合在语言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7世纪英国著名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几首典型诗歌<女人的忠贞>、<离别辞·节哀>、<歌:去抓一把流星>的分析,并加以结合邓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了邓恩对于女性忠贞与背叛的悖论现.  相似文献   

16.
意象主义是流行于1909—1918年间的一个现代的英美诗歌流派。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艾兹拉·庞德、英国的托马斯·休姆。主要诗人有希尔达·杜利特尔(笔名H·D)、艾米·罗厄尔、德··劳伦斯等。意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个诗歌流派,虽然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对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最近读意象派的诗歌,发现《女神》中的一些诗歌(特别是第三辑)与意象派诗有惊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人类从古到今都在经历着生命的三重悲剧:生命是短暂而有限的,充满了生老病死和悲欢离合的痛苦,不可避免的死亡会将一切人类的努力化为虚无.<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清晰地展示了济慈直视生命、超越生命、达到永恒的人生轨迹,诗人的个人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启发人们尤其是当今的人们严肃思考各自的人生和人类共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秋颂"新解     
本文将以<秋颂>为例,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角度,讼释<秋颂>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其暗含的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方诗歌自12世纪初在普罗旺斯达到繁荣阶段以来经历了巨大变化。当达尔文最终砸碎陈旧的唯心主义目的论时,法国诗人莫里亚斯率先于1886年宣称从浪漫主义到自然主义的文学倾向现在结束了。莫里亚斯认为诗歌中的堆砌事实、单纯描写、道德说教、一味感伤、过份简单化以及平淡乏味的设想已经完全过时。一种新的艺术终于不可避免地应运而生。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象征主义为先锋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崛起了。在英国和美国为现代主义诗歌开先河的是意象派诗人。英国诗人特·伊·休姆(T.E.Hulme)可谓意象派思想意识上的创始人。他于1908年在伦敦创办了诗人俱乐部。尔后,美国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Pound)来到伦敦,促成“意象派”(Imagism)这个名称,并于1913年在美国《诗刊》杂志3月号发表了第一个政策声明。1914年庞德出版了题为《意象主义者们》(Des Imagistes)的诗集。庞德以诗人特有的敏锐迅速扯起意象派的旗号,成为这一流派的泰斗,却又迅速撤离了他亲手扶植的团体,转向“旋涡主义”的文艺运动。此后,美国诗人爱米·罗厄尔(Amy Lowell)主编了1915年、1916年以及1917年的意象派诗选,担任意象派的主帅。  相似文献   

20.
李良 《文教资料》2008,(2):9-10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和<诗经>一样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着深厚的情感.此外,<论语>中还体现了更高的情感追求:希望人们能做一个有情有义、至情至性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