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来源于学习情境中某些因素、某些特征的吸引,而且这种吸引力越大,学生的兴趣就越浓厚,热情就越高涨,注意力就越集中,意志就越顽强持久,从而将学生导向自主、高效的探索学习境地。因此,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就必须从课堂改革入  相似文献   

2.
主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发生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来源学习情景中某些因素、某些特征的引,而且这种吸引力越大,学生的趣就越浓厚、热情就越高涨、注意就越集中、意志力就越顽强越持久从而将学生导向自主、高效的探索习境地。长期的政治课教学实践证明以讲授法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法单纯讲授,靠教材中的文字信息不足以引学生,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诸如兴趣、动机、需要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从而导致政治课教学长时期空洞、板、被动的局面。由于问题教学法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政治的教学特点,它的介入…  相似文献   

3.
徐吉志 《辽宁教育》2013,(10):11-1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的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对问题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认为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材料、新观点。教师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就越明显,求知的兴趣就越浓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越清晰。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厚,越多样化,学习就越为学生所珍重。学生在初步接触英语时,对英语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多阅读。阅读不仅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8.
1.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多阅读。阅读不仅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兴趣越高,学习和探究的效果就越佳。  相似文献   

10.
左松铁 《河北教育》2005,(22):42-42
如今的教学应强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经过师生双向交往的互动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观察、想像、总结、归纳,得到新知识。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陛。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是有效的教学,学生参与越充分,所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也就越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他们亲自动脑参与探索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英语学习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存在着严重的情感障碍,若不及时消除,将会陷入越不懂就越不愿学,越不愿学就越不懂的恶性循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主要  相似文献   

12.
徐玲 《山东教育》2007,(7):56-56
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的兴趣越强,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学生的自觉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教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课堂观念必须是正确的,否则,越是高强度的课堂教学行为就越容易戗害教学本身。教师课堂观念是多方面的复合体,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其核心是理解和把握三个因素,即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性学习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个体性的学习中,学习属于个人的单打独斗,每个人都是单独的,学生靠自己的学习来完成那些与其他同学不相干的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是建立个体与伙伴或与教师的融洽关系,可以激励学生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习越困难,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间的这种人际关系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修养、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是一名教师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资历、驾驭课堂的能力、思想品德等几方面是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那些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容易产生一种敬重心理,对那些有显著教学成果和发明创造的教师,更是由衷地钦佩。只有教师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多出教学和教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在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有一个自觉、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越自觉,越积极,学习效果就越好,成绩就越优异.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最佳学习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敏 《学语文》2007,(4):5-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不仅在于阅读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这充分体现了阅读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整个学习能力的基石。《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中的认知线索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重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实施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途径建立自己的认知活动线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心理价值.所谓认知线索,指的是学习场景中学习环境、学习者和学习对象的综合体——学习活动随着时间的变化过程,是学习活动的主线.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最初对信息的加工线索将直接影响以后对信息的提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线索并进行精细加工,学习过程就会产生自我参照效应,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今后对这些知识的回忆就越深刻.  相似文献   

19.
蔡敏 《江西教育》2009,(6):12-12
1.评价的情境性。表现性评价通过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直接面对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动手做一项化学实验,写一篇作文,或者做一次社会调查,都属于真实情境中的评价。从普遍意义上讲,评价的情境越真实,学生对面临的问题就越感兴趣,对学习任务也就越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刘双 《小学生》2010,(8):13-14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强、自信;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更有劲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