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人类的图像化生存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指出,图像化生存是文化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其次指出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动因:现代图像的迹象性导致人们以图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后指出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利用图像进行规训与展演。  相似文献   

2.
张莹 《今传媒》2012,(5):148-149
西安成功举办世园会,一方面是向世人展现祖国的昌盛繁荣,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世界的范围内,文化的融合的必然性。现代世园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各种冲突和矛盾,又具有共同的发展基础和融合,世界文化整体呈现跨文化传播发展的趋势。借助西安世园会的机遇成功结合,西安世园会必然是世界园艺博览会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3.
摄影教育:图像化时代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人类已经迈人了一个崭新的“图像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介已从“语言文字型”转为“图像型”。所谓“图像化时代”,精确地讲是指“图像化传播时代”:即作为文化载体的图像,与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紧密结合,促使当今文化传播的主流由文本方式向图像方式转换,构成了以图像传播为主、以文字传播为辅的新型传播态势。  相似文献   

4.
刘琳 《新闻爱好者》2010,(10):45-45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的飞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图像化"成为"快餐社会"的必然选择,正如海得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的那样: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世界图像时代"。图像化的最终结果就是逐步地影响到我们的视觉思维方式,使我们慢慢地习惯了从图像中获得信息,并使得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也不得不采用图文并重的方式获得视觉吸引.平面广告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的世界,官方意味着"权威","官方网站"表示该网站专属主办者意志的体现,带有专用的权威的意思。因此,为了解西安市民(有上网行为的)对世园会官网可信度的认知以及其行为受官网的影响程度,笔者以2011西安世园会官方网站为例,通过发放问卷对世园会官网的传播效果从接触、认知、说服环节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6.
吕群 《今传媒》2011,(9):40-41
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得上海世博会之后,2011年的西安世园会是中国举办的又一件世界性大会。对于陕西媒体来说,如何有效地做好西安世园会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是他们作为东道主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本文对全国媒体尤其是陕西平面媒体(重点以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日报和西安日报等平媒)报道西安世园会进行了重点关注,对他们的栏目、策划、活动、报道形式和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和总结,以为我们今后报道国内外大型活动提供新闻报道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大建筑长安塔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观景塔,游人可登塔俯瞰,全园美景尽收眼底。广运门是2011西安世园会主入口,位于园区东北部,横跨60米宽的世博大道。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的坡道把上下之间联系起来,与长安花谷浑然一体,以其恢宏的气势形成强烈的震撼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苗  肖建春 《新闻世界》2011,(7):272-273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无论制作、宣传还是营销方式都是我国对外宣传事业中史无前例的一次探索。本文从媒介即讯息这一角度审视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此类宣传片的创新发展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并试图提升其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敏 《传媒》2021,(20):79-81
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城市形象宣传片如何完成意义建构进而达到预期宣传目的,成为城市管理者以及相关学者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试图对城市形象宣传片意义建构的前提、基础、方式及结果等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婷婷 《今传媒》2012,(3):34-35
举办重大国际盛会是一国展示其文化与实力的重要机遇。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之后,2011年在西安举办世园会。这一系列的国际盛会是中国走向世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西安世园会是展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平台。西安世园会建构对外传播的环境议题,引领国际传播话语权,对于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对外传播思想的一次提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钟新  金圣钧 《编辑之友》2023,(2):62-70+79
网红城市是城市打破传统资源配置方式、见证城市创新形象传播的生动实践。随着图像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网红城市的认知建基于互联网空间中由大量城市影像构筑而成的网红标签,网红城市可能将陷入一场以图像化、经验化为特征的复制循环。文章聚焦网红城市图像中的视觉复制,以计算传播的技术路径对五座代表性网红城市的图像色彩进行计算视觉分析,发现三个代表性的复制逻辑。网红城市图像的复制生产主要为观者的“想象地理”所统摄,包括以都市轮廓、地方记忆性城市空间、怀旧空间等为代表的空间生产,及以风格化技术为代表的复制技术生产。虽然网红城市在图像化复制的驱动下可能形成了一种生成套路,但其也型构了一种新的文化张力,引导着人们在空间生产、意义共享和地方感重构的过程中见证新城市公共文明。  相似文献   

13.
试论媒介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观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荃 《新闻知识》2004,(1):42-43
数百年来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硅谷出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现代媒介环境呈现出信息全球化、信息海量化、媒介网络化、表现图像化和交流分离化的传播特征。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世界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电视台往往会根据事件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推出不同的宣传片。这些宣传片从创作手法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动画类(又称字幕改良类)宣传片、新闻类宣传片和艺术类宣传片。同一家电视台制作这三类宣传片在时间上通常互为衔接、内容上各有侧重、形式上各具特色,共同构成重大突发事件宣传片一个相对完整的制作播出过程。本文试图以新冠病毒这一突发事件为例,分析三类宣传片在推出时机、表现主题、制作包装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斌 《青年记者》2016,(28):15-16
今年9月,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G20杭州峰会宣传片《喜欢你在一起》以众生百相一起同唱一首“喜欢”的情歌的形式,遥相呼应了G20杭州峰会的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个宣传片被观众认为是一个很“走心”的宣传片,在网上也迅速“走红”.从“欢迎你”(北京奥运会宣传片《北京欢迎你》)到“喜欢你”,形象地体现了我们对外传播理念和方式的变化,也展示了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的真诚和自信.  相似文献   

16.
周子渊 《中国编辑》2018,(10):15-20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图像和声音的视听景观社会中,图像化生存和听觉化生存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当下,采用图景、音景叙事的方式传播红色基因,能更好地将红色基因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出现及普及,使图像内容愈加丰富,传播更加迅速快捷。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拟像所建构的图像化世界中,图像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这使得我们对图像文化的关注变得极为迫切。贝尔写道:“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  相似文献   

18.
借助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文化向图像化转向,这一转向是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图像”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凸显出的世俗性与视觉性,已成为这一转向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市县动态     
西安●西安市档案局与西安世园会执委会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天人长安创意自然--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图片展》巡回展览于4月3日在灞桥区纺正街国棉四厂十字举行首展;4月5日在雁塔区小寨飞炫广场展出。共有12000余人参观了展览。西安电视台、西安电台、《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的记者分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视媒体快速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引领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同时电视媒体的价值取向广泛传播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和方向。公益宣传片是电视媒体的一种宣传方式,更体现出了电视媒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本文将通过总结公益宣传片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公益宣传片的选题和创新表现手法,从而促进公益宣传片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实现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