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理文化》2010,(11):118-118
大理,一方诗意的栖居地,千年文明传承的人间乐土。大理镇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和村容环境提升为重点,紧密结合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明卫生村创建、土地整理及基本农田保护、旅游二次创业等项目  相似文献   

2.
茈碧湖的秋天,平静而清纯,一见之下,让人不能不喜欢。秋天的茈碧湖,蓝蓝的、清清的、静静的,好像清纯的、羞涩的美少女,羞羞答答。我又一次去了茈碧湖,再一次感受到茈碧湖的平静、清纯之美。诗云:"灵峰树绕云千壁,茈谷花深雪满湖。谁道洱海千胜景,源头此处更澄清。"得益于"洱源净,洱海清"这一洱海保护理念的缘故,洱海之  相似文献   

3.
正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是世世代代白州儿女灵魂栖息的港湾,是洱海周边近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最大来源。"洱海清,大理兴"不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千百年来大理先民为白州儿女留下的未成文"祖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理人始终铭记"祖训",秉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的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时要求"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为了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为后世苍生保护好母亲湖,我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5.
正相传,在南诏初期,"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的三公主金姑从洱海边嫁到了蒙舍(今巍山),成为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的夫人。金姑勤劳聪慧、贤淑善良、乐善好施,她教会农家妇女纺线织布、挑花绣朵,还把洱海地区的栽种、养殖等技术带到蒙舍川,深受蒙舍川和洱海地区各民族的尊敬和爱戴。三公主嫁到蒙舍后,洱海边的人们十分想念她,逢年过节都要到蒙舍接她回家省亲。三公主去世后,南诏王室在巍宝山修建了三公主殿、在南诏都城图山修建了天摩牙寺供奉三公主。从那以后,洱海地区的村民就于每年农历二月到巍宝  相似文献   

6.
《大理文化》2010,(9):113-116
"苍山含笑迎宾客,洱海飞帆壮画图",这是著名诗人邓拓先生在半个世纪之前吟咏苍山洱海的诗句,如今它却成了新世纪洱海之民以"赏风花雪月,品洱海渔歌"为主题的洱海"开海节"的壮观景象最真实的写照。与此同时,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大理州委宣传部、大理旅游度假区等单位承办的大理国际影会开幕式从2009年起连续  相似文献   

7.
苍山洱海间的海西田园,是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理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载体.保护海西,让大理永远天蓝水清、晶莹透亮,让"银苍玉洱"永葆优美的风光和厚重的文明.保护海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双廊是一个渔港小镇.但在大理洱海周围,它却是最为秀美的,于是它又有"洱海风光第一乡"之誉. 双廊在洱海东北岸的洱源县境内,背倚连绵起伏的山岭,面对一碧万顷的洱海,洱海在这里形成两个弓形的海湾,双廊即是两道海湾之间的走廊.天生营和红山半岛则如仙人的两只大足,斜斜地插入洱海中,天生营对面百米左右的浅海处,有一个状如梭子般的小岛,当地人叫它"金梭岛".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苍山是大理的魂魄,那洱海就是大理的情怀。洱海,是大理的"海",是云南的"海",是中国的"海",是世界的"海",是生命的海,是爱情的海,是艺术的海,是梦想的海,更是众神守护的"灵性之海"。洱海是温柔的,是那种丝绸般的温柔,琴瑟  相似文献   

10.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11.
杨英 《大理文化》2010,(6):88-89
庚寅新春,北国的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在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的大理喜洲镇,却是一派"草长莺飞"的景象。喜洲,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它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静静地躺在苍山洱海的怀抱中。在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故乡沙溪古镇,位于剑川县境南部,"南天瑰宝"石宝山南麓。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血液与灵魂之中。我曾在内心里无数次感激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将我的故乡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遗产名录之中,也曾无数次感激诸多文士的妙笔生花,将我  相似文献   

13.
滇西大理,背靠画屏一样展开、绵延40多公里的点苍山.苍山十九峰,峰峰林壑优美、云雾缭绕.围绕着这些仙气十足的山峰和云雾,产生了不少流传于白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初冬岁末,飘拂于玉局峰上的"望夫云";夏秋之际,系于点苍山腰的"玉带云".而大理的东面,是形如耳状的高原淡水湖--洱海.300里洱海碧波粼粼、白帆点点、鸥鸟翔集.隆冬时节,点苍山上的积雪与洱海相映,形成"银苍玉洱"的壮丽景色.洱海中尚有"三岛"、"四洲"、"五湖"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4.
赵志坚 《大理文化》2009,(Z1):102-103
洱海,是大理人的母亲湖,是每个大理人梦中的伊甸园。在全球气候急剧恶化,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洱海仍然以它的碧波万顷,秀美于海拔近2000米的横断山间,成为至今保护尚好,未受较大污染的一颗璀灿的高原明珠,  相似文献   

15.
古代洱海周围是云南最早出现定居农耕部落的地区,至今还留下一些有关农耕的白语地名.探究一下被喻为"活化石"的地名,可以发现先民们留下的信息,证明洱海周嗣早就有农耕部落,他们创造了洱海地区的农耕文明.这能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白族先民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洱海水草丰茂,鱼跃鸟欢,风光秀丽,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湖水澄碧如玉,清澈透明,自古就以"玉洱"名闻天下.   80年代,人们对洱海进行了一系列的不合理开发,如引进外来鱼种,建电站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和滩地建鱼塘养鱼,山地、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和工业污染等,导致洱海生态逐步变化,1996年秋季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17.
大理六日记     
许家强 《大理文化》2013,(10):77-79
2012年11月15日大理长途奔波六千里,大理,我来了。长途客车拐了一个弯,一片华灯,在寒气袭人的无边暗夜里扑面而来。"到大理市区了。"车上有人响亮地说,声音里按捺不住喜悦。放下行囊,来不及吃晚饭,我匆匆走出苍山饭店,转一个弯,便是洱河,沿洱河右行,很快,我走到洱海边上。这里只有几盏淡淡的灯,在海边寂寞地立着,洱海风吹,从我发际掠过。我在洱海边坐着,洱海水温柔地在我脚下摇荡,那幅度很小,连灯光都没摇碎,一如我此时的心情,平静,无澜。就这样与洱海对坐,无边无际的夜色笼罩着  相似文献   

18.
我的野鹜轩     
正一越是中年,越想回家。我是地道的洱海人,我的家就在洱海东边山脚下。虽然离家数十里,但是家的牵挂总是如影相随。有人曾问我:"如果让你回老家,盖间小屋,你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我说:"就叫野鹜轩吧。"我最喜欢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希望在我的野鹜轩里,静静地看烟雨洱海,积雪苍山。年纪越大,越想有幢属于自己的小院,如孤鹜一般。王维四十多岁  相似文献   

19.
《大理文化》2013,(9):113-114
近几年,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发展,洱海旅游接待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小游船作为洱海游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游客旅游方式的改变,自驾游的增加以及人们追求更加自由的度假休闲游,小游船自由、灵活的经营方式吸引着更多的游客。为深化云南桥头堡建设,加快大理旅游二次创业步伐,由大理旅游集团投资建设的5艘玻璃钢游船("金花一号"——"金花五号")已投入洱海旅游接待。  相似文献   

20.
凡论及什么是大理文化,就常听慨叹:大理文化内容太丰富,很难概括,几句话说不清楚.至于形象怎么树,品牌怎么打,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一、大理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笔者认为,大理文化的内涵应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灿烂兴盛的民族文化、辈出精粹且不可胜数的名人文化等,均在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大地上诞生演绎.大理的一切,均是"德化精神"使然,"大礼大治"致理"的"王道文化"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