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文科数学课程中的体验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茁  陈亚萍 《教育与职业》2007,(14):178-179
开展数学体验教育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数学体验教育注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亲身实践中"做数学",在合作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感悟数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完善学生数学修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年级越高,越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后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动力. 数学学习动力是指参与数学学习的动机、意志、兴趣、自信心、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要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力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能,调节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数学学习的发动引擎,以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力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材料是学生数学学习思辨的对象,也是引发思辨的根本.聚焦学生数学学习引发思辨,教学材料的基本要求有突出数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开启学生思维操作,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主要类型包括引领驱动学生数学学习展开思辨的数学问题、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比较与辨析的数学变式、引发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课堂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让初中生学好数学,必须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同,数学学习能力也不同,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各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从师生情感、教学观念、教学情境、授课艺术、联系实际、课堂练习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怎样教数学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在这里,我倒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谈一下中学生该怎样去学习数学.我认为教师教得再好,但学生不喜欢学还是没办法,再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懂得自己怎样去学习数学.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学习数学的体会,浅谈一些看法.一、学生本人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从小就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有些学生从小就讨厌学习数学.没兴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没有树立起学习数学的态度.学生可以主动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法就是更好地学习数学、分析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数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学生不喜欢数学,大多因为小学阶段运用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少数同学因为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数学老师造成的.要想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很重要,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并对学生做一定的了解,以便帮助他们从数学学习障碍中解脱出来.本文针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给出探索性答案,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数学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一、创设情境,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然而,当前有些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9.
赵莉 《江西教育》2022,(11):20-21
有效参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保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参与数学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上的深度参与、思维上的深度参与和交流上的深度参与.深度参与能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数学课堂,是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10.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是理解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关键成分之一.学生认识信念的研究属于个体认识论研究范畴.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即学生所持有的信念对促进学习是无效的.目前,对影响学生认识信念形成的因素研究主要发生在数学教育领域,而关于学生认识信念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界.关于数学认识信念对学习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数学认识信念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动机、行为参与、认知过程和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既深受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影响,又深刻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唤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激情,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枯燥、困难的事,兴趣不浓、信心不足是当前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是我们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纠错的过程.纠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达到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成因,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通过析错、纠错、化错,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应该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人人参与,学好数学.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亲近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才会亲近数学,饱含热情地去学习数学.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唤起学  相似文献   

16.
"支架"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方向和动力,引导学生迈向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支架为学生的进阶学习规划路线,启动支架为学生的进阶学习提供支持,撤销支架为学生的进阶学习打造空间.支架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了一个个"小阶梯",引导学生数学学习不断进阶.搭建支架、启动支架、撤销支架是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同...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支架能力的培养,是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构建学习支架的意识,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我实现和创新,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发展,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创设恰当的教学条件,这个教学条件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合适的数学学习支架.  相似文献   

18.
中职数学课是教育部制定的中职学校各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中职数学课也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必需的知识基础,能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和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意志.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有惑、有情.学习数学中简单图形的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有味.通过发现数学中的和谐美,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趣.发现数学中的残缺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也有惑,.通过科学家的奋斗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也有情,激发学生想学习下去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要求数学学习要基于生活,基于经验.在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一、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中学阶段最枯燥的一门学科,加上学习难度大,学生一般都害怕学习数学.同时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耐性,对一个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由于数学学习能力的缺损而导致在数学学习上的明显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者同年级的水平.而合作学习方式可挖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潜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及其造成的原因分析,合作学习在挖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中的作用和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