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盘天平又名架盘天平或受皿天平,是中、小学教学实验中常用的计量仪器。它的规格品种较多,教学实验一般使用双盘、单杠杆、等臂式托盘天平,最大称量分别为100g、200g、500g等,感量与最小标尺计量值一致,一般分别是最大称量值的1/1000。托盘天平的灵敏度较低,如果不注重定期检验与维修,称量的正确性就难于保证。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要求在课堂上使用托盘天平对比称量250毫升空气与250毫升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天平指针的偏转,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气体……”的结论。事实上因250毫升二氧化碳的质量约是 0.49克,250毫升空气的质量约是0.32克,差值仅为0.17克。托盘天平只能称到0.1克,因而对0.17克的微小质量差,很难比较出来。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自制一个简易天平,进行上述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仪器结构,如图所示。它分三部分:一根竹签,二个塑料袋,一个支撑物(铁架台,也可以在墙上钉一个长钉,或在晒衣服绳上吊一细线)。将两个塑料袋一正一倒挂在  相似文献   

3.
为实施素质教育总目标 ,近年来 ,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物理实验中常有操作顺序颠倒、读数失误、测量误差过大、电表易被烧坏等现象出现 ,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理实验中必须注意先与后的顺序 :1 对于所有带刻度的仪器都应先观察其零点 ,量程和最小刻度 ,然后再正确使用。2 使用托盘天平时 ,应先调节天平平衡 ,而后再进行称量 ;称量时 ,先加质量大的砝码 ,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最后移动游码。3 用天平称液体质量时 ,应先称一个空容器…  相似文献   

4.
托盘天平的保养与维修徐州市第二十八中学陈寿山在中学物理、化学教学实验中,常用到托盘天平,这是一种比较精密的计量仪器。如果保管、保养不善,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天平的保养托盘天平必须放置在比较干燥的房间里,切勿受潮。但是,由于托盘天平是周期性使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托盘天平,有这样一道实验题: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00毫克。用这架天平称量一个物体,当右盘中加上36.20克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1.0小格,如图1中实箭头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上100毫克的砝码,天平指针则向右偏1.5小格,如图1中虚箭头所示。这个物体的质量可读为克。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学生实验十二“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使用的玻璃罩,除去栽培植物幼苗的纸杯及泥土的体积,所剩容积约3.6L。按课本中要求,二氧化硫的浓度是14mg/m^3、28mg/m^3。经计算,所需的亚硫酸钠分别是0.img、0.2mg,这种数量无法用感量只有0.1g的托盘天平称出。假定课本中与亚硫酪铀后击的;  相似文献   

7.
因为天平比较灵活,按教育部有关技术标准规定,J0104型学生天平的振幅衰减系数不应小于0,8(实测中大多在O.95左右),因此要等它静止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由于刀承和刀口有摩擦力,天平横梁倾斜一个角度α时是依靠恢复力矩M使它回摆的,恢复力矩M=Qhsinα,式中Q为横梁自重、h为横梁重心到刀口的距离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天平     
托盘天平也称架盘天平、药物天平 ,是实验室中计量仪器之一 ,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学校常用的有5 0 0g、2 0 0g和 10 0g几种规格 ,每台天平都附有相应的砝码一盒。现就一般条件下应进行的检查、维修等谈些个人经验。1 外观检查(1)新到的天平打开包装后 ,先查看有无说明书、合格证。所附砝码盒是否完整 ,有无合格证 ,砝码应齐全并附有镊子。(2 )取下盘托架下面的衬套 ,用毛刷或软布拭去灰尘 ,擦净秤盘。检查外观应整洁无毛刺、划伤、锈痕、变形 ,秤盘应完整无裂纹等不良现象。(3 )砝码盒应完整 ,砝码齐全并附有镊子。合格证应为 6级 (M2…  相似文献   

9.
电表的基本误差用准确度等级来表示,如0.5级、1.0级、1.5级、2.5级、5.0级等.对电阻档的定义方法与电流或电压档不同,因为电阻档标尺左右两端分别标的数值是“∞”和“0”,故不能用它的量限来定义误差.电阻档的误差定义是:如表盘上标注的电阻档准确度等级符号为2.5,就表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指针在任何一处的示值误差不超过标尺弧线全长的  相似文献   

10.
一、仪器结构超重失重演示器的主要结构,如图所示.升降箱1由弹簧测力刻度盘2(测力计装在刻度盘背面)、测力计的示重指针3(黄色)、针上固定的小立杆4、超重指针5(红色)、失重指针6(蓝色)、托盘7、物体8(可调法码)等组成.升降箱可沿滑轨11上下运动,由传动索14跨过两定滑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比热容”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热得快”给待测液体加热,这样操作很不安全,而且误差大,可见度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设计制作了“比热容演示器”,使用效果颇佳。一、制作1.“水槽”图1如图1所示,用3mm厚的无色有机玻璃板加工底板1块。然后在...  相似文献   

1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编著的九年级物理课本112页出示了奥斯特实验。这是一个典型的实验,课本仅给出了简单的图示,未给出完整的电路图(或实物连接图)及所用仪器型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秋季使用的初三物理课本154页的奥斯特实验,按照课本图示的方法做该实验,电流弱,磁针小,可视度不高,效果不明显,并且把电源两极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 ,无论是第三册的“选修本”、“读本” ,还是第二册“试验课本”的章节和习题里 ,都有关于“旋转磁场”的内容 ,因为它是“电磁感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原理。它既是教材的重点 ,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原理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要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实践中发现 ,按照课本中图示的方法进行演示有两个弊病 ,其一 ,磁铁旋转时 ,看不清线圈也随着磁铁转动。其二 ,学生会误认为是磁铁转动时的风把线圈给吹动的。所以使实验效果不佳。为此我把此实验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见图 1。1 改进方法与用…  相似文献   

14.
铝箔质薄且柔软 ,导热而又耐高温。铝箔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化学实验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 ,下面介绍两例。1 铝箔在实验室制取氨气中的应用( 1)使用原因“氨气的制取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学生实验 ,试管作为此实验的主要仪器在加热的过程中很容易破碎。反应物中的碱性物质Ca(OH) 2 直接与试管接触是导致试管破碎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该实验中试管的破碎 ,在实验中可以采用铝箔。( 2 )使用方法将铝箔折迭成槽型 ,在铝箔槽内放入Ca(OH) 2 和NH4Cl的混合物 ;然后把铝箔连同药品放进试管内 (可用玻璃棒将其小心地推送到…  相似文献   

15.
1关于金属的电化腐蚀的实验改进中师化学课本第二册(人教版)“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节里,关于电化腐蚀的演示实验是这样图1备的培养皿中。如图1。(4)实验现象经过约1min左右,在铜丝部分溶液出现红色,在铁钉的其他部位溶液出现蓝色,《教学仪器与实验》第24卷2008年第3期现象逐渐  相似文献   

16.
滑动变阻器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 ,其仪器铭牌上通常标有如“0 -10Ω ,2A”“0 -175 0Ω ,0 3A”的字样 ,前者是它的电阻变化范围 ,后者是其额定电流———即实验使用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由于该仪器在使用时 ,电阻值是变化的 ,它是否存在“额定功率”呢 ?其物理含义是什么 ?2 0 0 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模拟试卷五第 15题提出了相关问题。 (注 :北京教考科学技术研究所编写 )[原题 ] :为了测定一个“6 3V ,1W”的小电珠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阻值 ,给了下列器材 ,A、电流表 (3A ,0 0 0 4Ω)B、电流表 (0 …  相似文献   

17.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传统化学课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初中设置了综合性的科学课(或物理、化学、生物),高中设置了化学必修课及选修课。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将被广泛地用于教学过程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研制适合初中科学课程的“便携式微型科学实验箱”以及适合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便携式高中微型化学实验箱”,是当前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的演示,按课本的方法做有几点不足:①电源电压须较高,实验时间较长,煤油在玻璃管中上升的高度差不大,可见度小;②在实验前,很难将两管中的油面调节到同一高度;③组装复杂,配件过多,使用不太方便,实验难度大。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实验,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了最简单的“焦耳定律”实验器。且引导学生自制,由教师的演示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 0 0 1年秋季付诸使用后 ,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它以图文并茂的特有方式吸引学生尽力“动手做”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趣味。教材中有些实验图示只要教师善于从小处着眼因地制宜地略做改进 ,就能很容易  相似文献   

20.
《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1991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温度计使用中普遍有在的问题”(作者林荣大)的短文。文中谈了用玻璃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浸入深度问题和对初中物理课本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讲述的意见。读后感到该文有些提法不够准确,会造成误解。下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