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关键。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问题.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会更及时更好的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每一节课教学的切入口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被采用。特别是“问题教学法”,由于理念先进,形式新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对“问题教学”进行了浅层次的理解,忽视了问题的设计。课堂上“你问我答”,热热闹闹,有单纯求热闹图形式的偏向。也有些时候,我们认为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连缀课堂,却缺少对问题的甄选,把问题教学变成了提问形式的“灌输”。当然有时我们也认识到问题教学要追求有深度的问题,但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平等中的首席),特别是忽视文本,丢弃“重点”,学生提什么,我们就答什么,造成开无轨电车的现象。这些其实都是没有领悟“问题教学”的实质而造成的。那么,问题教学法该如何界定?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该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梁利利 《现代教学》2005,(11):24-25
问题驱动是我校的“四动”课堂教学过程特征之一。“四动”,即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多元互动、学生主动。我们对问题驱动的界定是,设计真实的任务、清晰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将学习与任务、问题相挂钩,使学生投入到问题之中。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能自觉地应用提问进行教学,但是怎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以“基因突变”的问题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问题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尽管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串讲式演变为问答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多了一些,但这种问题教学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组织数学课堂数学,要求将数学知识置于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投身其中,亲身经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发生、发展,直至最终解决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直观描述、  相似文献   

6.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孔子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引导启发学生。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主导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教学是较为成功的模式。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让学习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尝试用教育理论阐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建构,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际上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也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提升和实践一种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要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这种模式就是——“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9.
邹见芳 《中国教师》2009,(16):31-32
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力倡导有效教学。提倡学生有效学习。有效学习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自主性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着重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活动。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积极思维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让问题意识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是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最主要的途径和策略。基于上述认识和思考,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初步探索出“问题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情境”作为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意义协商、情感交流的方式来习得语言的教学过程。这种“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1)学习要与情境相联系;(2)学习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3)学习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学生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2.
王培德 《江西教育》2002,(11):19-21
“探究—建构”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展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实现心理结构自我建构的教学。“问题—探究—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指从问题出发,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程序,创造性地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引发出新的开放性、发散性问题,做为课堂教学的结果。使学生通过探究式自主学习,实现认知与心理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健全个性,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一、教学模式1.教学目标(1)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和完善的能力结构;(2)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  相似文献   

13.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自主性。教学情境的营造,需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它将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进行,因此必须重视研究问题的设置技巧和操作要领。本文针对问题的切入点及其作用,谈些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人们把“学习”称为“学问”。可见学习就是在“学问”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在我们的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提高,无不从“问题”开始,并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会学生重组新旧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问题”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把握本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组织提问,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好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提问来进行教学,它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体现。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问题教学法”具有以下四个作用:(1)课堂提问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一改语课堂因“注入式”、“填鸭式”教育而导致的看似安静、实则呆板的课堂模式,能使整堂课都笼罩在“疑问”的迷雾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明显增强。高中新课程的模块,主题的课程结构,使得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围绕“问题”凸显出来。显然,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与我们一贯强调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是符合新课程的改革理念的。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恰好是依照这一学序赋予新的内容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采用异步教学,通过教师的“五步指导”和学生的“六步学习”紧密结合进行,最终能达到目的,效果较好。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践证明,异步教学法,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地融进教学的过程中,较好的实现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的要求,在农村中学比较适用。而在教师的“五步指导”中,关键就在于如何“提出问题”。进行问题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获得科学方法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主动建构过程,它是以“问题”为核心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围绕教学目标,钻研教材和学生特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