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红楼梦》在成书过程中有一个书名叫《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全书的一个大隐喻,书中通过各种与镜子有关的情节巧妙地暗示出“盛衰荣辱”的大主题。  相似文献   

2.
正反悖谬风月镜——《红楼梦》对一种文化困境的意识与隐喻梅向东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实际上只在第十二回出现过一次,而就有“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第一回)即把它作为总领全书的题目,足见风月宝鉴在《红楼梦》中已大有深意。甲戌本“凡例”在谈及《石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红楼梦》中择要拈出其悖谬瑕纰加以分析论证 ,探析《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红楼梦初稿》和《石头记》初稿三部不同主旨的小说合成的创作过程 ,并指出“三书合一 ,天有难就”。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这部巨著经历了漫长的成书过程,我们从它书名的演变就可窥见一班: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第一回)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爬灰”“养叔”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焦大所骂“爬灰的爬灰,养小故子的养小放子”,原是《风月宝鉴》的“通部大纲”,喻指贾敬、宝玉与秦可卿淫乱导致天香楼悲剧,表现“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主题。后来,随着创作主题的改变,《石头记》形成“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的情节格局,《宝鉴》的中心故事变为从属于宝黛主线的重要辅助故事,“爬灰”的主子由原来的贾涟“家兄”替代贾敬,“养叔”情节变为宝玉与袭人的主仆淫乱,表现“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主题。人物关系由此形成大对调,说明《石头》是在《宝鉴》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而《宝鉴》天香楼故事改头换面,疑点重重地存在于80回《红楼梦》今本,除反映曹雪芹对家世反复进行不同层次的艺术观照,使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脱胎换骨地再创造,还能成为《红楼梦》作者争讼的一方佐证:不仅证明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而且本书是他在自己的创作稿《风月宝鉴》基础上,多次修改,而形成《宝鉴》《石头》、《红楼》的演变事实。  相似文献   

6.
"《风月宝鉴》是部编年体长篇小说,是大宝玉时序。它从大宝玉十三年《秦可卿出嫁宁国府》开始写起,而后便是一年接着一年往下写,一直写到《贾迎春肠回九曲》为止,而这是大宝玉廿年三月二十八日故事,前后共详写了七八年故事"。[1]这是红学二百年来最伟大的发现,它打破了红学家长期以来认为《红楼梦》没有年表的神话,揭开了《红褛梦》创作过程的奥秘,把《红楼梦》文本解释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这为今后《红楼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风月宝鉴》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乃因之。”红学界根据这条畸批从二十年代起就研究《风月宝鉴》,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风月宝鉴》“竟是以薛家为主线的”①,有的认为“我们能够确定王熙凤是雪芹旧作《风月宝鉴》的第一女主角的话”,那么,贾琏“只有他才适合担任原《风月宝鉴》第一男主角”,②可见至今谁也没有研究出《风月宝鉴》的真面目。有的论者干脆否定它作为《红楼梦》初稿的存在,认为“雪芹曾有一本名叫《风月宝鉴》的书,乃是他弟弟棠村写的序”,所以“‘序’就是这本《风月宝鉴…  相似文献   

8.
俞晓红 《学语文》2003,(3):32-32
《红楼梦》第一回借空空道人之口,道出该书曾有五个题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当初女娲补天所余之石,因茫茫渺渺二仙之功,  相似文献   

9.
贾母称荣国公为“他爷爷”,标志着贾母为荣国公遗孀。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在贾家家谱四代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代”字辈,将贾母由荣国公遗孀改为贾代善遗孀。从而为贾家家谱设计出五代方案。贾母成为贾代善遗孀,这是《红楼梦》贾家家谱五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由此可见,贾母名分的演变过程,乃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章新华 《高中生》2010,(28):16-17
一部《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单说其命名的艺术,就叫人回味无穷。先就书名来说,原名《石头记》是自譬所记石头之事,《风月宝鉴》则戒妄动风月之情,《情僧录》指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和《石头记》两部小说合成。曹雪芹把《风月宝鉴》和《石头记》合成一书后,无论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还是主题上,都超越了这两部小说,也超越了之前的人情小说。《红楼梦》继承了《金瓶梅》以来人情小说取材于现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并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物形象"正邪两赋",丰满、真实。并通过小说中那么多可敬可爱人们的毁灭的悲剧,传达出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风月宝鉴》里贾珍却是荣国公贾母的冢孙,而曹雪芹因为畸笏诸长辈反对写“爬灰的爬灰”和《天香楼》故事而在《石头记》里开始把贾珍改为秦氏公公,代替贾敬和秦氏爬灰。而《红楼梦》把贾珍由宁国公长孙改为宁国公重孙,这是贾家谱五代方案的设计。贾珍名分演变过程,就是贾家家谱方案演变的过程,就是《红楼梦》在《风月宝鉴》基础上,从《石头记》开始,经过《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红楼梦》,到《已卯冬月定本》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前80回未见贾宝玉结局,但从作者暗示及脂批看,宝玉最终出家作了和尚。只可惜我们看不到这段文字。第25回,脂批有“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叹叹!”其实,仔细分析书中结构及人物安排,是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到这一结局的。突破点便是甄士隐。甄士隐与贾宝玉,一个是幻象,一个是真象,正如风月宝鉴之正反两面,将他们合为一体看,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而且从书中情节安排,也可看出作者的用意。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自有它的寓意,从对《风月宝鉴》的释名中探求其深层意蕴。对《风月宝鉴》的释读,要从反面去看,它体现了作者的色空观,是对纯真爱情的歌颂,是作者对"真情"在现实社会中的悲惨遭遇的控诉。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自有它的寓意,从对《风月宝鉴》的释名中探求其深层意蕴。对《风月宝鉴》的释读,要从反面去看,它体现了作者的色空观,是对纯真爱情的歌颂,是作者对真情在现实社会中的悲惨遭遇的控诉。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创作过程臆证》杜撰出“脂砚斋作《石头记》”论,企图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事实上,《石头记》乃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红楼梦》二稿。这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客观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杰出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共有六个书名: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红楼梦”是“总其全书之名”。本来,“红楼梦”只是第五回那十二支曲子的曲名,也指贾宝玉做的那个游太虚幻境的梦。到后来,它才成了全书之名。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脂残本(原称“甲成本”,又称“脂铨本”。)的前面有五条《凡例》(这是至今所知脂批系统的本子惟一仅有的),全文如下: 凡例《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多:口口(按:所缺当系“一日”二字)《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日《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皆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作梦,梦中有曲,名目“楼红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  相似文献   

19.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把贾瑞当作淫荡的反面人物,以此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并据此推断曹雪芹旧作《风月宝鉴》是批判肉欲的诲淫小说。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把贾瑞这个人物内涵的丰富性充分揭示出来,因而无法把握贾瑞和"风月宝鉴"对《红楼梦》全书人物的象征意义。贾瑞和风月宝鉴对书中人物的象征意义在于:《红楼梦》中人物的生命形态都如同贾瑞和"风月宝鉴"处于两极悖反的矛盾状态,并最终转向某一极端,必然走向悲剧的结局。这从小说主要人物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和贾宝玉两极悖反的生命形态和悲剧结局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红楼梦》还有哪些书名《红楼梦》的书名,还有《石头记》、《金玉缘》、《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达五种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