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将"预设"和"生成"融入英语对话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于预设性问题应该把握提问时机的预设、提问内容的预设和提问对象的预设。教师对于生成性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的环节,即:创设情境,营造"问题生成"的氛围;互动反馈,获取"问题生成"的信息;抛出问题,升华生成。  相似文献   

2.
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心且能按其实施的课堂只能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心且能不断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教师只有科学、有效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下面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爷爷和小树》中的教学片断为例,  相似文献   

3.
正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于是,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我们必须直面这对矛盾,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说,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怎样实现这种"统一"和"转化",就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们的重视,预设与生成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许多意外的问题,这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往往影响教学,但是只要教师学会机智地处理这些枝节,就有可能使其成为开发学生潜能的契机;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一些奇思妙想,看似与教学主题不相关,只要教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统一的,任何预设当放在动态的课堂中,随着学生的变化,会出现新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预设,在预设中实践生成,在生成中优化预设,才能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现以《灰椋鸟》为例,截取几个不同的教学片断.展示预设、生成,再预设、再生成的过程,在不断反思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欢喜冤家,因为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教学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  相似文献   

7.
王孙君 《河北教育》2005,(13):20-21
新课程倡导: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如何使“精心的预设”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出亮丽的风景呢?现笔者结合《长方体的认识》中面、棱、顶点的两个不同的教学片断来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精心“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巧处“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只有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却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预知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生成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欢喜冤家”,因为“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由于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相似文献   

11.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一方面,课前细致地预设是静态的,而课堂教学却是动态的,二者之间常常出现各种不和谐.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又是互相依存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地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体和谐共生,数学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2.
牛晓蓓 《学子》2014,(9):35-35
一、认识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一对矛盾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动态性、开放性决定了生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前的预设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生成学习的基石,也是检验和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然而预设既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步骤与目的,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这些原本的预设通常会被打乱。  相似文献   

13.
<正>"预设"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环节和程序,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生成"则是在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预设的任务要完成,生成的问题要解决,因此,形成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预设要适度,要留有空间,预设过度导致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能  相似文献   

14.
廖娟 《今日教育》2005,(7):41-42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与预设”的问题已成为课改进行推广阶段的研究热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生成性”已形成共识。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曾一度认为:只要课堂中的生成是孩子们兴趣所在。教师就应该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改变原来的预设,带领孩子去体验另一种精彩。但是,在一次尝试课中.使我对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有了新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是对教材文本的尊重,而"生成"则是对学生的重视,在教学中属于辩证统一体。所以注重对两者在发展变化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可以在不断改革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共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对"预设"和"生成"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中,要求教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看似矛盾,难以协调,其实两者并不是对立排斥的,而是对立统一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难有有效的生成;难有有效的生成,预设也就缺少意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都是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更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把握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契机。前不久,在我校举行的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学中的一个现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值得品味。片断回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特异功能,想见识一下吗?(想)请你们同桌商量一下,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数,这个数可以  相似文献   

18.
程发兰 《考试周刊》2011,(17):59-60
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就成为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重构教学预设、催化课堂生成、寻求动态平衡是做到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教学需要好的"预设",更需要精彩的动态生成。精心预设,促进生成,让预设与生成激情共舞。1在纠错中生成精彩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变化情况和因素是无法事先"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