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根据1942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的谈话整理而成,共约2000多字.谈话地点为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时为中共中共晋绥分局总部所在地.谈话中,毛泽东基于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结合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对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六热与冷开始当记者时,只凭着一股热劲采写稿件,见报心切。后来,经历了一些沟沟坎坎,碰了一个又一个钉子,才逐渐懂得冷静思考之重要。“记者头脑要冷静”,这是毛泽东同志在30多年前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的,“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它的消极一面。”重温这些语重心长的教  相似文献   

3.
“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为何要提出这个主张?对“政治家办报”应作如何理解?几十年来人们的看法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其提出的背景和主要所指作一番历史的考察。毛泽东是在1959年6月间同吴冷西的一次谈话中提出这个主张的。关于这次谈话的摘要,全文引述如下: 去年三月我在成都曾说:“不要务虚名而得实祸。”从去年九月,大家头脑发胀,大谈共产主义。去年十一月我到郑州才发现这一问题。马克思写《资本  相似文献   

4.
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在对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几次谈话中就反复强调:“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6.
1948年春,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制定新闻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这篇谈话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其他文献,曾经指引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走过了光群的历程。今天,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学习这篇文章,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搞好新闻宣传,推进新闻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1957年6月,毛泽东在同胡乔木和即将接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谈话时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1959年6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谈话时,再次强调了"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相似文献   

8.
开始当记者的时候,只知道一股劲地采写稿件,见报心切。后来,走了不少坑坑洼洼的小路,碰了一个又一个的钉子,才逐渐懂得冷静思考之重要。毛泽东同志在30多年前与当时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虚和实的问题,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群众运动有主流,有支流。到下面去看,对运动的成绩和缺点要有辩证的观点,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绝对化。好事情不要全信,坏事情也不要只看到它的消极一面。”重读毛主席的这  相似文献   

9.
在《记者头脑要冷静》这篇根据人民日报社保存的记录稿刊发的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说,"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两句话通俗易懂,但蕴含的道理,时至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骅 《新闻窗》2005,(3):56-56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首要的是政治意识。对于地市报记者来说,要承担起新形势下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重任,一定要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自觉增强政治意识。 独立思考,培养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 毛泽东同志指出:“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前几年,我国的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进入了世界渔业大国。当时,全国一些新闻单位记者,以十分乐观的笔调,纷纷报道。有的说是渔业生产获得了特大丰收,我国吃鱼难的矛盾一去不复返了;有的说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已经可以改变人们的传统食…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论新闻工作者的作风与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新闻工作的杰出指导者,对新闻工作者的作风与文风曾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今天学习这些论述,仍感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这里摘选一部分。“要当好记者就要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1957年5月21日,周总理同新华社记者谈话时指出:要当好记者就要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外事记者必须通晓时势;要采访什么,学习什么,遇到问题要经常与行家切磋琢磨;搞时事采访,也是做外交工作,要懂得外交工作的艺术,并且为外交工作做出贡献。“无产阶级新闻同资产阶级新闻的区别,就在于尊重事实,实事求是”1965年2月23日,周总理指示新…  相似文献   

13.
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和中央社等三位记者就国际形势和抗战问题进行了谈话,后被整理成《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记者刘尊棋先生、〈扫荡报〉记者耿坚白先生、〈新民报〉记者张西洛先生的谈话》在1939年10月6日《新中华报》发表。其后,《新华日报》《解放》《八路军军政杂志》等相继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修改了此文,改题为《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毛泽东与三记者谈话的背景及过程,对版本的校勘、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对《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进行版本校勘、研究,通过校勘考异,分析修改原因。  相似文献   

14.
消息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新近”二字,指的是时间。消息有很强的时间性,要迅速及时。与真实性一样,时间性也是消息的生命。消息慢了,不及时,就不是新闻,而是“旧闻”。毛泽东同志向来强调新闻报道的时间性。1926年1月,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宣传报告中指出:两年来的宣传工作中,“对重要事件的宣传指导不敏捷,而且多未能尽量地做”是“最大的缺点”之一,以后应“改正之”。(《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载《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12页) 在时间性的问题上,无产阶级新闻和资产阶级新闻都有共同的要求:快。  相似文献   

15.
四十三年前毛泽东同志《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制定新闻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这篇文章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其它论著,曾经哺育了党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新学习这篇文献,对于继承和弘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做好当前的宣传报道和推进新闻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没有采访就没有现代新闻事业,没有采访也就没有记者工作。谈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谈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要求记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新闻所需要的事实材料。在我们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中,谈话采访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想成功地接近采访对象,需要谈话,接近采访对象后,要得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需要谈话。  相似文献   

17.
广播新闻在有音响的新闻中,记者运用听觉而形成的“广播思维”对现场自然的音响人的活动形成的声音,新闻人物的谈话,都能很好地尊重其真实性和典型性。然而,在表现主题音响──人物的谈话中.有的记者往往忽视了提问与插话的艺术,从而使音响报道事倍功半,原因是缺乏谈话的逻辑力量和感染力。电视新闻在有记者同期声的报道中,就摄像记者而言,注重的是“视觉思维”。而作为在镜头前,手握话筒的采访记者,既要注重空间所展示的优势,更应注重的是谈话艺术。行文造句,尽可能地考虑在你的表达中,问题怎样提出显得自然.谈到什么程度才…  相似文献   

18.
张瑜烨  胡丹萍 《新闻窗》2009,(3):106-10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媒体和记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舆论监督的艰难环境致使新闻暗访盛行,而由此引发的道德争议也不断升温。人们对记者在暗访过程中对危害事件不加以制止的“隔岸观火”行为尤其质疑,认为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丧失了社会公德。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做一冷静与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做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清醒、冷静的政治头脑,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政治斗争风浪面前不怕鬼、不信邪,坚持真理,忠于事实,不畏强暴,为民请命,秉笔直书,无私无畏.毛泽东生前同吴冷西的谈话中,提出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坚持真理了.”我国新闻界有许多革命前驱,他们在黑暗势力肆虐、反动军阀横暴面前,表现了大无畏的硬骨头精神,甚至不惜以热血和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谱写了中国新闻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薛宝海 《视听界》2009,(1):42-43
12年前,风凰卫视刚成立,一位年轻的主持人被分配做一档新闻谈话节目,日播。一两个月后,收视率不理想。他不是记者出身,不熟悉新闻谈话节目的制作,做得很不习惯,但因担心被停职,他没有找台长谈话,在找几位好友商量后,他断然作出决定,废弃“新闻谈话思路”,开始在节目中讲段子,讲那些他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不管是不是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