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论文基于一项全国性抽样问卷调查,从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两个层面,探究信任是否以及如何塑造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感知。结果显示:对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的信任,均显著降低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感知;信任政府官员的影响力,不仅高于信任科学家,也高于人工智能知识;对科学家能力信任的影响力高于对科学家的道德信任。除了主效应,信任与知识之间还存在相互强化的交互效应,即信任对技术风险感知的影响力随着人工智能知识水平的上升而增强,随着知识水平的下降而减弱。论文进一步讨论了上述研究结果对风险管理与风险传播的政策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胡祥明 《学会》2017,(4):5-13
要构建科学共同体是科学传播主体、科学家是科学传播主角的体制机制,关键在于激活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本文基于300多年欧洲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科学传播动因分析的视角,对学派代表人物从事科学传播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对我国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剖析,对构建我国科研与科普协同结合体制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增民  王晓玲  潘煜 《软科学》2015,(2):116-120,125
探讨网络零售业中服务补救如何通过感知公平的不同维度对顾客补救后满意度和行为意向产生作用。在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建立了感知公平、补救满意度、重购意向、口碑传播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感知公平的三个维度对顾客满意都有正向影响,感知程序公平对顾客的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科研压力对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研究模型,并通过234份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压力与博士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显著正相关,科研自我效能感在科研压力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指导对科研压力与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身边同学学术不端行为对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了研究结论、建议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是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和创建者,在传播准确信息、避免科学谬误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无论是从行动还是从效果而言,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一直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本文以科学传播领域近年国际研究进展为参照,对比我国科学家的现实状况,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驱动因素、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传播能力培训情况这三个方面出发,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研究图景展开分析与评述。结果显示,在驱动价值层面,社会责任感、乐趣驱动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认可度、群体归属意义等外部激励因素共同作用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结果,但总体看来,时间和经费有限、缺乏同事支持以及科学传播评估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阻碍,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管理体制予以支持;在互动关系层面,科学家通过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来传播科学,科学家的知名度、可信任度、权威性、传播风格、公众感知关系等是影响公众对科学认知的重要因素,然而,尽管科学家主动尝试改善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媒体的分歧和缺乏默契配合也让他们的科学传播努力显得势单力薄;在能力提升层面,相关科学培训项目特别是源自于美洲的培训推动着科学家来提升自身进行科学传播技能,但是一方面,这些项目的效果评估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因而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学者多是将项目培训师的观点、背景及培训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定性分析讨论,未来有待于在参与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培训效果方面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科学传播工作更显艰难、相关的研究进展也更为滞后。因此,建立详细可行的支持政策、划分科学传播实践对科研事业的贡献比重、打造系统化的科学能力培训项目都是助力我国科学家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总之,立足国际视野下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整体面貌,找寻其面临的阻碍和存在的短板,将为改善我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提供现实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赵欣  赵西萍 《预测》2010,29(1):27-34
如何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个体差异变量——自我效能感,以解释工作控制在工作压力模型中的不同意义,进而提出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控制的匹配性模型。匹配性模型在详细解释高自我效能者如何应对工作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低自我效能者相匹配的工作压力模式,对Karasek工作压力模型做了扩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瑜超  孙永强 《情报科学》2018,36(5):149-157
【目的/意义】本研究从网站服务、网站互惠规范和用户信任角度,构建了虚拟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自我 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方法/过程】以使用过医疗健康网站的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 264个有效样本。基于样本数据,我们运用 SPSS20.0和 AMOS21.0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结论】研究 发现:第一,除了考虑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影响之外,信任会降低感知风险也应该得到重视。第二,我们提出在线 医疗平台中建立起来的互惠规范附带具有强迫性,这会导致用户感知风险上升,而基于自愿条件下的互惠规范能 够增强用户信任。第三,我们认为服务质量能够增强用户感知收益的同时,也能较好的消除个性化服务所带来的 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莉  夏萱 《科研管理》2023,(2):176-183
品牌社区用户创新行为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对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过探索,但缺乏从主观心理特质——用户权力感的视角探索其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本文立足于品牌社区,构建用户权力感影响创新行为的机理模型,并基于主动性动机模型,研究自我效能感、社区认同感与和谐型激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基于权力感的情境聚焦理论,研究社区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基于371位品牌社区用户的问卷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权力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自我效能感、社区认同感与和谐型激情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地,当社区支持感知高时,权力感对自我效能感、社区认同感与和谐型激情的正向影响更强,反之则更弱。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权力感的研究边界及品牌社区用户创新产生的内在机制、扩大了主动性动机模型和情境聚焦理论的运用领域,而且为企业管理品牌社区、促进用户创新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和社会支配理论,在等级制度和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地位竞争视角出发研究员工主动性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与个体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13个组织的630套上下级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级线性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本研究发现员工主动性行为正向影响其创新绩效,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中介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领导地位威胁感知削弱了员工主动性行为与创新绩效、员工主动性行为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果为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框架,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瑞  李北伟 《情报科学》2019,37(3):32-37
【目的/意义】探究科研用户对大数据服务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服务策略。【方法/过程】基于 TOE模型并整合TAM理论、D&M模型与TPB理论,从技术、个体与环境三方面出发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 型。以大数据实验室、大数据科研平台等大数据服务的科研用户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获取312份有效问卷, 借助SPSS与Amos软件验证研究假设与模型。【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态度、数据意识、信任、潮流压力 显著正向影响科研用户对大数据服务的使用意愿;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科研用户 大数据服务的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愿、竞争压力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1.
Much of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fictional scientists claims that scientist villains by their nature embody an antiscience critique. I characterize this claim and its founding assumptions as the "mad scientist" trope. I show how scientist villain characters from the science fiction television series Doctor Who undermine the trope via the programme's use of rhetorical strategies similar to Gilbert and Mulkay's empiricist and contingent repertoires, which define and patrol the boundaries between "science" and "non-science." I discuss three such strategies, including the literal framing of scientist villains as "mad." All three strategies exclude the characters from science, relieve scienc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villainy, and overtly or covertly contribute to the delivery of pro-science messages consistent with rationalist scientism. I focus on scientist villains from the most popular era of Doctor Who, the mid 1970s, when the show embraced the gothic horror genre.  相似文献   

12.
李正卫  高蔡联  张祥富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752-1759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创始人前摄性特质、社会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并通过对148份创新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社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以及社会网络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均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影响,且社会网络在前摄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结论深化了对创始人前摄性特质、社会网络和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解,为企业在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如何培养塑造创始人特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媒体对科学家形象的良好形塑不仅关乎科学家精神的厚植与弘扬,更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乃至科学的整体认知与态度。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科学报》和Wiely 2015-2020年科技人物报道为数据源,探索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媒体在中国科学家形象塑造时的异同。结果显示:《中国科学报》科技人物报道以叙事记叙性通讯为体裁,男性且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主体,科学家形象塑造以展现宏观科学精神为主,日常生活与个性挖掘为辅;Wiely以谈话实录性通讯为核心叙事方式,聚焦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侧重对科学家职业和个性特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勾画。两大科学媒体在科技人物报道对象及其形象塑造中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据此,对科学媒体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路径与策略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家在民族百年复兴路上,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理想,形成了与西方科学家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塑造出宝贵的中国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源泉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认真学习、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6.
钱三强对科学学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推动成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动学术刊物及学科学位建设,促成科学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他重视科学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创新,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学理论,促成了科学学在中国的规范化和理论化。“文革”后,中国科学技术不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独进,而是全方位的进步。著名科学家在这一时期的软科学转向,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很多科技发达国家都将科学传播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公众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欧盟框架计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增进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结合: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板块和在非科学传播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重大科研项目中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China has traditionally placed tremendous importance 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Meanwhile, in recent year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both policy agenda and the capital market. However, while terms lik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low carbon, organic and green agriculture have become buzzwords in the media, few meaningful discussions have been rais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hat''s more, some environmentalists stress tha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hould abandon modern agriculture''s heavy reliance on sci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making the link between agricultural S&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eem problematic. What is the truth? If S&T ar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anc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eld? What factors have caus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At an online forum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Hepeng Jia, commissioned by NSR executive editor-in-chief Mu-ming Poo, asked four scientists in the field to examin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Jikun Huang Agricultural economist a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Xiaofeng Luo Agricultural economist a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Jianzhong Yan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 a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Yulong Yin Veterinary scientist at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China Hepeng Jia (Chair)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holar at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USA  相似文献   

19.
The Bayh-Dole Act and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ch of the literature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he Bayh-Dole Act has been based on the impact on patenting and licensing activities emanating from offic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tudies based on data generated by office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uggest a paucity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from university scientists in the form on new startups. There are, however, compelling reasons to suspect that the TTO generated data may not measure all, or even most of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Rather than relying on measures of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reported by the TTO and compiled by AUTM, this study instead develops alternative measures based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activities reported by scientists. In particula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measure of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and identify which factors are conducive to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and which factors inhibit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This enables us to compare how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differs from that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the more general population. We do this by developing a new database measuring the propensity of scientists fund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to commercialize their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mode of commercialization. We then subject this new university scientist-based data set to empirical scrutiny to ascertain which factors influence both the propensity for scientists to become an entrepreneu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cientist entrepreneurship may be considerably more robust than has generally been indicated in studies based on TTO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