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是黑人妇女的"辩护士"。而文章依据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传统型"女性即沃克所说的"身心受到凌辱的女性"进行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2.
赵素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16,19
艾丽斯.沃克在《紫色》中探讨了黑人女性这一主题。本文在其“妇女主义”的启发下,针对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回归,女性意识的蔓延和女性意识的超越这几部分解读了黑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福柯的规训理论,从妇女主义角度对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拥有欢乐的秘密》进行解读。通过女性割礼这一特例,探讨父权社会传统文化通过对妇女身体的规范实施权力控制的策略。小说表明了妇女主义者艾丽斯.沃克对于文化传统陋习的反对态度,探讨了妇女摆脱父权社会微观权力控制的方式策略,表达了对全人类健康和谐生存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从一位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沃克的女性生存理论追求女性的自由解放,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这里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茜丽的成长经历探寻其女性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生活的描写,揭示了美国社会底层黑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双重压迫下自立自强的抗争过程,指明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6.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沃克强调黑人女性之间要建立"姐妹情谊",保持经济独立,从而摆脱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主人公西丽对丈夫的影响和他们之间最终的相互谅解、和谐共通谱写了妇女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黑人女作家,沃克提倡妇女主义。小说《紫色》就是表现她妇女主义的极好作品。女主人公西丽经历了固守黑人女性传统思想到积极探索、追求妇女主义的巨大转变。呼吁女性要自我觉醒,团结起来走独立、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8.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很多作品中表达了她作为一名坚定的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立场和理想,她提出的妇女主义思想贯穿在每一部作品中,代表作《紫色》的结局更是充分体现了她的这一思想和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为物质保障,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超越权力之争的,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相似文献   

11.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为物质保障,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超越权力之争的,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相似文献   

12.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尝试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183;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家庭权力的建构方式,揭示黑人妇女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重压下的生存状态,探讨黑人女性解构权力规训、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982年,艾丽斯&#183;沃克出版了她的最畅销小说《紫颜色》。小说讲述了一段黑人女性西丽亚在遭受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的困境中,通过不懈努力,挣脱精神枷锁,最终获得成功的艰辛历程。它说明妇女要想获得真正的独立与自主,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和妇女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救助。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紫颜色》中,沃克围绕"西丽—莎格—某某先生"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塑造了数组有趣的三角关系模式,深入分析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突出表现了黑人妇女必须团结一致才能赢得自身解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妇女小说家,其妇女主义思想在黑人女权运动中颇具影响,对精神生存(即对黑人民族的完整生存)的关注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作品一个永恒的主题.论文通过对沃克第一部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男性人物从男子精神的缺失到寻找灵魂的复归并最终走向精神生存的艰难历程的分析,指出,在黑人男性身上同样蕴涵着沃克深刻的妇女主义思想,即作者对黑人民族精神生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曲辰霄 《考试周刊》2014,(80):26-27
《紫颜色》是艾丽丝·沃克的一部优秀的反映黑人妇女主义的代表作。作者从女性角度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示了美国黑人妇女所受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及其悲惨的生活现状,并通过西丽的成长过程展示了从苦难和阴影中挣脱出来的美国黑人女性,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的历程,为黑人女性冲破婚姻、家庭的束缚,获得自由和追求自我解放指明了道路,黑人女性只有自尊、自强、自立才能走向人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沃克的重要作品之一,通过一个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莎格和西丽之间的同性之爱,不仅帮助西丽获得了尊严,赢得了独立,而且还让她和男性之间真正达到了平等。  相似文献   

19.
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杰出的美国女性文学及黑人文学作家之一,她提出了“女性主义”的理论,重视文学创作中的黑人女性话语。她的短篇小说《日常使用》(Everyday Use,1913)中描写了围绕着旧百衲被(黑人传统文化遗产的象征)发生的冲突,揭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个性与在逆境中保持人的尊严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文章从伦理身份缺失,伦理意识觉醒和伦理环境压迫这三方面讨论了美国南方黑人女性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为人子女、母亲以及妻子的伦理身份;失去了正常伦理属性家庭关系里本应享受的父母之爱与两性之爱。文章认为:《紫颜色》充分体现了黑人女作家沃克一贯主张的伦理诉求:即广大黑人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自为,解除父权社会下"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枷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