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世纪的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往往成为不同现代性范式相互争辩的一个重要场地。胡适等人以"中国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来界定自己发起的这场文学改革运动,但是这种自我期许并未得到学衡派的认同,学衡派认为胡、陈等人的运动秉承的是卢梭开启的浪漫主义传统,恰恰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颠覆。"文白之争"鲜明地凸显了双方所秉持的不同的现代性范式的差异性。胡适等人的白话文理论对语言持一种完全的工具性的理解,力图将白话文打造成为一个全民通用的、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民族语言系统,即"国语",这个"国语"在胡适们的心目中,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标志与指标,也是推动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认为,胡适等人的"文学革命"运动是一场以国家工业化为追求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其秉持的基本文化精神乃是启蒙理性。而在学衡派那里,语言是艺术世界的构成物,也是特定文化习尚的表征,文言语体以及传统文学体式则是民族人文传统的一种积淀,在他们看来,这种人文传统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传统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化的典范,因而他们力图维持这种人文传统的连续性,这恰恰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现代性范式的某种特征。因此,尽管两方的立场看似争锋相对,但是,实际上双方都秉持着源自西方的现代性范式,而由于西方现代性范式自身的多元性,也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格局,并在此后构成了中国现代性格局自身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3.
五四后期,胡适等新文化人改变了全面反传统的态度,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其中包含着对中国传统的理智认同.整理国故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资源的开发,发掘有生机的旧传统,既为五四前期的启蒙思想寻找传统的支持,也为嫁接西方现代文化和再造文明寻找传统的根基.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新文化人发掘了明清白话小说和历史悠久的古代白话文传统,为白话文运动寻找国语范本和历史的渊源;发掘了清代汉学的考据方法和一脉相承的古代科学方法论传统,为倡导西方现代科学方法寻找传统的支持;还发掘了中国古代的辨伪学和源远流长的疑古思想传统,为整理国故运动中的价值重估和古史辨伪寻找传统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在诸多问题上的对立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的对立并不是一种向西方学习的“趋新”与回归中国传统的“守旧”的对立,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一样也是“趋新”者,无非两者所“趋”之“新”有着显著不同罢了。当我们回首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时,国粹派、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一样,作为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中的思想资源,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学衡派”以《学衡》杂志为理论宣传阵地,以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与新文化运动相抗衡,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初始,“学衡派”表现出的“新保守主义”,在接受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特征的同时,试图从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规范化上制衡文化激进主义、惟科学主义带来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人生信念的现代失范,尤其是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的沦丧或异化。  相似文献   

6.
胡适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提出"白话"主张,发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不仅为解决"言文背驰"问题提出,也是为中、西语言与文化沟通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白话文运动因此走上与晚清以来语言文字变革不同的方向.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上,"白话"是一个理论观念,它构成白话文运动的逻辑起点,构成胡适有关白话文运动历史叙事的理论前提."白话"与"白话文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着白话文运动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7.
许茗 《华章》2011,(25)
在重塑文学现代性的今天,也须对学衡派的现代性价值进行重估.学衡派推崇新人文主义,在文学观、文化观和人生观等方面提出了与新文化派相反的主张,对新文化运动具有纠偏作用,具有现代性、反思性、民族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对荒野呼告作出热烈的回应。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为核心,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鼓吹民主科学,反对封建礼教,一时呈摧枯拉朽之势。胡适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缺少本土的精神资源,相反运动全面反传统,是文化反抗运动,"打倒孔家店"就是当时著名的口号。鲁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外铄"的产物。西方的现代价值观被介绍到了中国,苏醒了一代青年的心。  相似文献   

9.
秦欢 《教育教学论坛》2013,(49):264-265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这场变革的核心思想,在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体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而此刻,人文主义在西方音乐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弥足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音乐的创作理念、表现手法、表达内容中强烈的人文关怀和自由意识等方面。在这里,基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下探讨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发展的重大影响及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站在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立场上的瞿秋白与站在实验主义和商绅立场的胡适其文化观是对立的,揭示了为下层群众服务还是为上等人服务,是两种文化观的分水岭;在反对胡适扛着"白话文"的招牌,偷卖新文言同时,瞿秋白批判了胡适为首的新月派代表极少数人利益的阶级实质;同时表明,瞿秋白不全盘否定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的作用,他对胡适文艺理论的批判是辨证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学衡派”作为新文化运动对立面出现的一个学术流派,对当时的主流思想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胡先辅是“学衡派”主力,他立足传统儒学,借鉴西方新人文主义,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倡导全面发展,关注师生发展。研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不仅对于了解学衡派的高等教育思想具有很大价值,对于现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提出"白话"主张,发起白话文运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不仅为解决"言文背驰"问题提出,也是为中、西语言与文化沟通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白话文运动因此走上与晚清以来语言文字变革不同的方向。在白话—拼音文字相位上,"白话"是一个理论观念,它构成白话文运动的逻辑起点,构成胡适有关白话文运动历史叙事的理论前提。"白话"与"白话文学"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着白话文运动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学衡》杂志,从学衡派的立足点——新人文主义出发探究其文化观,清理学衡派有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其文化改造的主张进行价值重估。本文认为,学衡派借中西融合来改造文化的思想符合思想史的运作规律,在当时是对西方现代文化和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反思,至今仍可作为我们文化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主义是在西方语境中产生出来的一种思想模式,这一思想发端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这一思想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并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人权、民主、科学等观念为口号,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试图以西方的人权、民主、科学等价值理念,重构新的文化体系。从而使这场运动蕴含着以西方人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在新文化激进反传统所造成的价值迷失与欧战所引发的西方文化危机面前,通过<东方杂志>、<国故>、<学衡>等阵地,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他们对中西文化抱有宽容的心态,企求创造出以中国传统为本,融汇西方精髓的新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与激进知识分子、自由知识分子三派互动、多元发展,积极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胡适将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新思潮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名称固然有对于西方文艺复兴理念的借鉴,但是更多的是基于胡适立足本土、立足传统、立足民间的理论预设.“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不局限于史学领域的判断,而包含着胡适对于民间话语的挖掘,对于传统文化与西化等问题的诸多理性思考.由于理论与现实的落差,学界对“中国的文艺复兴”多有误读,故而有必要对这一名称的提出及理论、现实背景等进行梳理,以尽可能的还原胡适的原初本意.  相似文献   

17.
中西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儒学的人文精神,都主张"以人为中心",但前者着力于阐发个人的自由与诉求,而后者则力图将人纳入纲常伦理秩序的轨道.西方人文主义将人从人身依附和神权枷锁中解放出来,推动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但其纵欲主义与拜金主义也给西方文明带来负面影响.儒家人文精神构成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动力,但其对个人自主性的扼制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拓展,需要对这两种思想资源进行批判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东方文化派与学衡派分别服膺生命哲学与新人文主义,代表了反省现代性的两种视角,同中有异。其同,包括反对"科学万能"论、肯定宗教的价值、倡言"合理的人生观"和主张中西文化融合等。其异,则包括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有认同、参与和公开立异之分;于"合理的人生观"的具体内涵,存在强调个性发展、本能发舒与强调"以理制欲"的深刻分歧;于中西文化融合,又有着眼于东西文化之别与突出人类共同的人文主义精神之不同。20世纪初年国人追求现代性与反省现代性并存,正构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张力。其同进一步扩大了反省现代性思潮的整体声势与影响,其异同样形成了某种张力,从而使整个"新文化运动的内在张力"获致深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由于查找资料的需要,译者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翻阅《字林西报》,无意中在1924年7月14日《字林西报》60周年增刊上发现了胡适的这篇文章。这份增刊可以说是一份当时中国各界名人的文章荟萃集,除了胡适,还有诸如唐绍仪、宋美龄等人的文章,每位都在其擅长的领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胡适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便是提倡和推广白话文,鼓吹新文学。此篇文章的主旨便是推广白话文运动。全文大致介绍了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并得出文言文已死,而白话文则适用于从文学创作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结论。这也是胡适的一贯观点,在他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改良刍议》等文中,以及《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中,他一再强调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乃历史之大势。胡适认为,过去的文学已经僵化,并且有三大毛病,即无病呻吟、摹仿古人和言之无物,而新文学正是要改变这些毛病。新文学的本质是"活的文学",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参见刘波.胡适论"活的文学"--民间文学之文学性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这次发现的这篇文章除了概括了上述观点外,还由于是刊登在英文报刊,是供在沪外侨及海外人士阅读的,胡适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白话文运动的全景,从文言文兴盛的原因到需要改革的理由、改革的先驱以及改革的困难和成效等等。可以说,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在原来基础上深入,却完整地体现了胡适关于白话文运动的思想。译者查阅了1994年12月由耿云志主编、黄山书社出版的《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1998年11月由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同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适文集》,以及2003年9月由季羡林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胡适全集》,均未收录这篇文章,希望此文的发现可以为研究胡适及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作为文艺复兴主题的人文主义,传统理解是其在输入德意志之后便背离原来发展方向,宗教改革爆发之后更是很快在德意志销声匿迹。事实上,人文主义并没有湮灭于宗教改革之中,只是在德意志被本土化之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色彩而已。本文力图勾勒出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人文主义的独特演进轨迹,以期对其进行更加公允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