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颖 《陕西教育》2010,(5):26-27
我在指导学生写作对联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用两课时的时间讲授对联知识、格律及写做方法,并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优秀对联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重点放在对对联知识、格律及写法的认知上。第二步.用三课时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和品评由学生搜集的古今名联.重点放在对对联韵律美的感知上。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搜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这段时间 ,我们都读了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随便聊聊对联…  相似文献   

3.
引导学生重点研读《奇妙的对联》一文,了解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按组分解任务,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掌握对联编写、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感受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提高其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第一课时活动目的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 ,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对联的特点 ,并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3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 ,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 ,收集精彩的对联 ,准备课内交流。活动过程一、讲对联故事主持人 :同学们 ,我们都读过一些关于对联的书和文章 ,知道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 ,长了不少见识。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对联。如果我们在聊…  相似文献   

5.
6.对联欣赏     
6.对联欣赏何伟,温中元(景德镇市教科所/)[活动要求〕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对联的妙趣和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对联的兴趣。{活动准备〕1.书写对联卡片若干则,小鼓一个。2.学生收集春联若干对。[活动过程]一、揭示活动内容各活动规则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常设对联题,从中可以衡量出同学们语文素养的高低。对联考查,多年来是高考语言表达题的一个难点。为帮助同学们掌握对联知识,高效解答这类考题,现分类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我国独具风格的文学艺术形式。在历史教学中.我便把对对联活动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开动脑筋,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在组长和副组长的带领下对对联,以调动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有数不尽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且。对联是中考“文化品味”专题训练的子项之一。如何让学生顺利理解并掌握对联的知识以及快速应对,是个关键问题。为此,我特设计了一节趣联妙对欣赏课,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图书馆、网络搜集趣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上几期已经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对联的知识、趣话,这次向同学们再介绍一下名联佳对。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我们已经谈了对联的来历及对联的特点,还谈了写对联的技巧(几种方法),这里,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对联趣话,让我们在看故事的同时,再了解一下古人作对是怎样进行巧妙的构思,怎样运用娴熟的技巧的。这些小故事,在给人以愉悦美感的同时,更折射出智慧之光,从而使人获得丰富的启迪,在笑声里潜移默化地颖悟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许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寻味的。下面六道趣题都是围绕着对联展开的。同学们,趁着明媚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对联趣题大观园逛逛。一、巧配对联有四副对联,每副对联的纸张一样大,字数一样多,字体也是一样的,可惜现在弄乱了。你能把它们一对一地搭配好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联题成为了中考语文的一道亮丽风景。它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联与数字     
春节快到了,又要贴春联了.同学们可能见过不少对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的对联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还有不少联系呢!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大都采用了编拟对联(主要是春联)的考查方式。对联这一语言表达形式可谓雅俗共赏,能较好考查高考考点中规定的修辞能力和仿用句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分省命题的创新题中方便表现地域特色。因此,尽管对联作为高考题型早已出现,但仍然不失为一种较好地真实显现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考查方式。下面本文在有关对联的答题方面给同学们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联与数字     
春节快到了。又要贴春联了.同学们可能见过不少对联,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生活中的对联与我们学习的数学还有不少联系呢!  相似文献   

16.
张彬丽 《中小学电教》2011,(11):143-143
<正>记得一位作家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可以说是学生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每次写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我觉得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7.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言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成语,可以妙对成联,下面供同学们欣赏几组四字成语对联:  相似文献   

18.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逆反心理也会越强,但我的这个学生的逆反心理却起了积极的作用,使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带动了其他孩子的积极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给大家讲一讲。那天语文课讲春联的积累与运用。我讲得很认真,很投入:春节期间挂在门上的对联称为春联,上一句称上联,下一句称下联,横幅称横批;对联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们听得很专心,都迫不及待地去朗读。他们反复吟诵玩味,体会对联中语言的妙趣、对仗的工整。同学们热火朝天地读着、背着。咦!今天怎么没有听到陈浩楠的声音,一向活跃的他今天怎么这么老实,居然能静静地…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和尚庙里的桃子,和尚告到先生那里,先生追问学生,没有人敢于承认。于是,先生出了一句责骂挖苦学生的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并说:“谁对上了,免罚。”郭沫若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给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鼓励●邹仁波题目:的乐趣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写如“登山的乐趣”、“办报的乐趣”、“劳动的乐趣”等等。②以记叙为主,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写作指导]爸爸妈妈总爱在一起品对联,作对联。耳濡目染,我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作对学生独抒性灵,张扬个性。由“乐趣”可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且给自己留下深刻印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从文体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面对这道作文题,同学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