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蔡伟  冯振杰  李劲 《寻根》2000,(6):73-79
距今两百多年以前,在甘南藏区东南部的偏僻边陲卓尼山城,卓尼版藏文《大藏经》刊印,这是一件在藏传佛教文化史和藏文印刷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的盛举。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图书的广告与促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既是人类的精神文化粮食,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古今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图书的刊印流传主要有官刻、家刻和坊刻三种形式。相比而言,官刻和家刻多是刊印儒家经典、官修正史及个人著述,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坊刻则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多刊印一些日常用书及戏曲小说...  相似文献   

3.
北京三联书店是以出版发行生活、新知图书名的,古代汉语读物的编辑出版自然非其优势强项。1995年该店刊印《槐聚诗存》,差错率居然高达万分之二十,挨了批评家一顿笑骂。(详见赵玉山《槐聚诗存勘误》,《钱钟书评论》卷一,北京社会科学献出版社1996年版)这家书店一不做,二不休,又干了桩我们现在还得惊讶为规模弘大的工作——编辑出版《钱钟书集》!  相似文献   

4.
白莲教与佛教、道教一样,作为一种宗教,它也拥有自己的专门经卷,这就是宝卷。同时白莲教是一种流行于民间下层社会的秘密宗教,所以其经卷也必然是秘密刊印秘密流行的,这又与正统的道藏、佛经有所不同。还因白莲教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所以在它的经卷中吸取了许多...  相似文献   

5.
正先来聊一段往事。1963年初春的一天,浙江嘉兴南湖书画社的臧松年在海盐高可安的陪同下,来到一个叫沈荡的小镇,从一家农户手中买到了一部《萝轩变古笺谱》,这部笺谱当时用来夹鞋样子,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30元成交。然后,臧松年又把这部书以40元卖给了嘉兴古籍书店。在当时,三四十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或机关干部的月工资,不算是小数目。但是,臧松年和书店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所收购的竟然是一部国宝级的海内孤本。因为,这部书刊印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目前存世最早的一部笺谱。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上,中国最早发明了活版印刷术。这就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其后经过二百七十年,元朝的王祯于延祐元年(1314年)用木活字刊印了自己的著作《农书》二十二卷。书的附录里详细地记述了木活字的雕  相似文献   

7.
关于法门寺藏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真身宝塔原藏佛经的再现,不但为佛经宝藏增添了奇光异彩,而且对佛藏刊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1984年,我有缘被邀参加了这批宝藏的清理工作。当时,我教学任务繁重,冗缠身,只能把这些经典按藏别分类,供研究生们造册登记,作出叙录,未及细审,旋即返校。后来,又翻阅了有关材料,觉得有必要对这件事情作一交待。一、佛藏的新发现在这批佛经中,有许多是重要的新发现,除近代版本外,新发现的宋、元藏经就有三项:1.《毗卢藏》。《毗卢藏》是北、南宋之际刊刻于福州开元禅寺的一部大藏,时值战乱,传本不多。现在…  相似文献   

8.
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刘咸(1896.11.29-1932.8.9)是四川省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一位重要学者,所著《推十书》凡231种,计475卷,涉及哲学、史学、文艺学、校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创意甚多,惜英年早逝(只36岁),而其著作又刊印得不全、不多,以致鲜为人知。1995年本刊曾介绍其中一种《三国志》知意。现值对成折先生百年诞辰,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他的《推十书》。发掘、研究巴蜀文化遗产和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是本刊的一个任务,在此特选刊了肖父教授为《推十书》影印本所写的序言,希望对刘威诉先生的研究有所促进。标题为编者所加。《推十书》,…  相似文献   

9.
宋代道教典籍数目巨大,在史籍记载中甚至超过了佛教类书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一是客观环境因素,二是主观动力因素。客观环境因素是宋代宽松的宗教政策使道教充分发展,道教理论的转型使道教理论书籍大量出现。主观动力因素是皇帝因为自己对道教的热爱推动官方组织编纂道教图书,而民间道教徒的传教动力和收藏动力促使其抄写刊印道教图书,另外民众对道教中养生内容的需求,也促使了大量养生道教书籍的编纂和出版。  相似文献   

10.
刘昱午 《寻根》2013,(1):89-92
据史料记载,在元人蒋祈所著《陶记》里有“五色花戗金”;明洪武二十五年刊印曹昭所著《格古要论》里有“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清嘉庆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卷五“枢府窑条”里有“元之进御器,民所供造者,有命则陶;土必细白且细腻,质尚薄,式多小足印花,亦有戗金五花者”的记载。古陶瓷鉴定研究,离不开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部分。从目前古墓葬、古瓷窑址及窑藏发掘来看,  相似文献   

11.
1-bowdlerize删除,删改该词源于英格兰医生托马斯·鲍德勒(ThomasBowdler)的姓氏。这位医生有恐血和不忍目睹病人痛苦的心理障碍,只好弃医从文,用“手术刀”剖解文学作品。鲍德勒认为“凡词语给人诲淫、放荡之感的,就不该说、写或印刷,凡已刊印的也应删除。”基于这种观点,他开始审查、删改文学作品。1818年,他删改而成的十卷本《家用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该书剔除了原剧中所谓淫秽不雅的词语,使其适合在女士面前和家庭中诵读。删改后的莎剧已失去原味,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发生了改变。这位自命…  相似文献   

12.
画是我国古代随着雕版印刷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据现存资料看,唐朝时已有技法比较成熟的版画出现,如唐咸通九年(868)王为二亲敬造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的版画、现存较早的版画还有五代时居沙州(今甘肃敦煌)的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在后晋开运四年(947)刊印的单张佛画《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像》、《大圣毗沙门天王像》等。西夏建国(1038)前后,已占领了瓜、沙、肃等州(即今甘肃省安西、敦煌。酒泉等地)。前述王及曹元忠印造的佛画,均在敦煌莫高窟出上。可见这一地区在唐、五代时,即有版画流传,也有可能就是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第二个春天,云南省美协在云南美术馆举办了"首届云南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在省美协为此展刊印的精美画册页首,就见星光闪烁的美术星空特别推出闪亮耀眼的28颗新星,充分体现出主办者"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年美术人才,为新世纪云南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办点实事"的初衷和热情.更为喜幸的是观看了此展充满探索性、学术性和创新精神的作品,便清楚地感觉到一批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画家正沐浴着世纪之春的灿烂阳光闪亮走来--他们是云南美术的未来!这里,本文试对新星之一的青年画家苏亚碧的油画创作及其美学思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昌帝君是道教中掌管功名利禄的神祇,自宋代以来就受到中国民众的普遍奉祀。托名文昌帝君降笔和讲述文昌帝君身世的文昌经籍,也随着文昌帝君信仰的流行而逐渐流传开来。其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远播海外,越南便是文昌经籍流传的重要地区。本文通过对越南现存文昌经籍的分类研究,发现古代越南不仅重新刊印了大量中国文昌经籍,而且还将一些经籍翻译成喃文在普通民众中传播。同时,越南士人还通过扶乩的方式,制作了一批托名文帝降笔的劝诫文。文昌经籍在越南流传的原因则很大程度上在于古代越南士人多受儒家文化熏陶,他们认为文昌帝君的教谕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一致,有助于辅助儒学的教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像不肯放过任何一部好影片一样,《寻枪》一片上映不久,我便有机会观赏了这部片子。应当承认,从各方面而言,《寻枪》均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无论整体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把握、画面的流动还是布局叙事,堪称上乘;特别是演员的表演更是准确而精彩。若无此前我刚刚看过黑泽明的《流浪狗》的话,这样一部由中国年轻的电影和艺术工作者合力打造的影片,给我的感受应该是新鲜、深刻且激动人心的。但,随着《寻枪》剧情的步步进展,我在放映厅中却越来越坐不住了。因为,随着眼前《寻枪》画面的递进,我的脑海里不可遏制地…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17-117
为打破文坛、艺坛批评沉闷的状态,加强文艺批评的力度,文学报于6月2日推出《新批评》专刊,每期8~16版,报头下署名“真诚、善意、锐利”,凸显办刊宗旨与追求风格,旨在打破文艺批评的沉闷局面,切实加大批评的力度。集中刊登批评性文章,内容涉及文学、影视、网络、书画和舞台等人文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17.
《弘明集》《广弘明集》评介□薛志清《弘明集》、《广弘明集》是研究中国佛教哲学史的重要资料。《弘明集》的作者是南朝齐梁时人僧佑(445-518年)。僧佑系今江苏人,俗姓俞,14岁出家。他勤奋好学,“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迈先哲。”他先后拜法...  相似文献   

18.
《河流》     
《河流》是莫奈早期印象派的一幅作品,表现一种主观体验,色彩简洁明快,捕捉瞬间所见的景物。除了坐在岸边的人物(可能是卡米耶),画面的前半部分是片片的树荫,后面是晴朗的天空、河岸以及似乎悬浮的河流。树干更像栅栏,毫无立体感,左边的那棵树干被透过树叶的阳光照得斑斑点点。茂盛的树叶宛如一幅黄绿色的织锦,  相似文献   

19.
《麦田》     
美丽的风光,印象派的色彩,编织般的效果,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空旷的田野使人感受到风的律动,云朵随风漂浮,纤细的麦子随风摆动,鸟儿顺风飞翔。天空、麦子和麦茬将画面分成三部分,这种简单的布局似乎不像印象派的风格.因为印象派追求的是不对称和景色的变化。而独特的风格、对真实事物的热爱正是梵高所坚持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永恒》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博物馆里的情景,三个展示品并排放在三个基座上,一条红色的绳索穿在铜支柱上作为护栏。在这幅作品中,马格里特空间布局明确,强调视觉效果,采用了错觉艺术手法。其实,他所要突出展现的是中间基座上那块圆柱形的黄油,上面还插着一把木质的刮勺,基座上标着数字,使人联想到这块黄油在比利时的佛兰德省出售时的情形。黄油的两侧分别是让人敬畏的耶稣基督和但丁的铜质头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