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文章以“京剧进课堂”为试点,通过优化校本教学内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渲染艺术校园氛围,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京剧、喜爱京剧,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刘京 《宁夏教育》2014,(9):67-70
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京剧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京剧进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为青少年走向传统文化架设的一座桥梁。本文从巧选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巧与相关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联系等几方面阐述了京剧进入音乐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4.
高秋香 《中国德育》2013,(24):45-45
特色是立校的品牌。京口区实验小学以“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通过二十多年来对京剧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积淀,《在中小学开发利用京剧资源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于2010年9月被正式批复为“十一五”全国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以此课题为抓手,将国粹精髓融入德育过程,使“京剧娃”成为学生的形象代言人,内塑外培,立美育人,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华丽转身,变说教灌输式为自主体验式。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坚定态度。《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等内容,为中考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我在教授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初中第四册第二单元“戏曲音乐”时,以美育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步骤如下:一、通过欣赏,训练技能练习是学习的必要手段,技能训练必须由浅入深,不断变化,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评价自己不断增长的能力,在更高的程度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1.欣赏京剧唱腔《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和《甘洒热血写春秋》,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优秀传统,懂得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①简介传统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相似文献   

7.
<正>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京剧教学活动的意义京剧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系统全面地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力。中国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增强各族人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能够胜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1.传承民族文化,普及京剧艺术京剧艺术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历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洗礼,有了自己辉煌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在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瞩目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兴衰,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把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搞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论断,把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开展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重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等,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民族文化,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弘扬哪些方面呢?如何来弘扬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进行论述。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部于2008年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在一年多的实践过程中,我从教唱京歌开始摸索,从学生对京歌的不喜欢到慢慢接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黄河和长城.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和沃土。广大语文教师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要让孩子认识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让青少年逐步成为撑起...  相似文献   

13.
一、整体目标 运用图书馆藏资源。在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内涵.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京剧。  相似文献   

14.
“寻根文学”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与回归,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这一文学思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廓清了弥漫在中国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或弘扬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意识,或批判那沉眠于文化土壤中似乎凝固着的民族伦理、封建陋习。他们都肯定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张建设民族本位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在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瞩目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兴衰,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7.
一、以“三色德育”为载体,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机制1.红色———传统教育老树发新芽。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洪江市在实践“红色德育”的过程中,以“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为基本要求,在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活动,逐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云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弘扬民族文化、深化教育改革”为主题,围绕当前教育改革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弘扬民族文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等方面问题,展开了热烈和较为深入的讨论。一、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对教育改革的意义弘扬民族文化与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在今天的教育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19.
梅馨月 《广西教育》2013,(46):92-92
京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京剧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要想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京剧艺术,就必须从教育入手。考虑到京剧和音乐相通的艺术特征,我们特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入京剧元素,让京剧艺术“进校园”“进教材”,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京剧、喜欢京剧。在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构建全新的京剧教学课堂。在此,笔者介绍一些自己进行趣味京剧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古文经学派大师章太炎基于对近代中国西化风潮的清醒认识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发出了“用国粹激荡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呐喊。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开办国学讲习会所,总结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章太炎发挥了先锋作用,对传统国学的存续做出了特别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