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中,往往留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总称为"文本空白"。"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明代哲学家王船山的这一句话道出了文本的"空白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妙挖掘其中的"空白点",利用这些"空白点"让"思维定格"的孩子们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利用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从而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丁秀英 《考试周刊》2011,(87):24-25
新课程带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语文教材给予教师和学生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文本包含很多空白,更有利于师生探索、学习,这些是极其珍贵、有营养的"可炊之米"。只有认真挖掘、钻研教材这些闪光点、空白点及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灵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辐射",为这些空白点的韵外之意、弦外之音补白,才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合理地挖掘文本的空白处,积极地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引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文本、超越文本,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吃得饱"、"吃得好"。  相似文献   

3.
文本留白以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给了读者遐想的空间,许多文质兼美的文本往往有着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是学生深入文本的关键点,它有助于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挖掘文本内涵,唤醒蕴藏着学生心中丰富的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释放出活力?  相似文献   

4.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留白”艺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文本,寻找文本的“空白点”,利用“补白”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追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补白”不当,就会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5.
应试学生与阅读文本中的潜文本或者空白点之间存在肯定与否定相互作用的定势关系,读者对该文本潜文本或者空白点需要进行二度解码的过程:即语法-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二度完型建构。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更是强调"无言恰是尽言"的"留白"艺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文本,寻找文本的"空白点",利用"补白"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追寻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补白"不当,就会画蛇添足,徒劳无益.  相似文献   

7.
留白,以一种"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手法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作为重要艺术门类的文学自然也深谙留白的魅力。所以很多文质兼美的文本往往存在着很多的空白点,形成巨大的张力。在教学中,如果教者能对这些空白点加以巧妙地利用,去挖掘文本内涵,放飞学生思维,做好读写结合,促进情感升华,必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的理解更深一层,语言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将得到很好地滋养,写作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甚至还可以唤起蕴藏在我们学生心中的丰富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精彩和感动。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中,往往留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总称为"文本空白"."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明代哲学家王船山的这一句话道出了文本的"空白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妙挖掘其中的"空白点",利用这些"空白点"让"思维定格"的孩子们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利用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从而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鉴文本艺术,显化感悟点;补充文本内容,实化空白点;借助原型启发,活化模仿点;拓展文本描绘,优化转换点。只要精心设计课堂练笔,定能使阅读教学更加亮丽。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阅读教学中的“空白”,不少的老师很有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寻觅文本的空白点,把空白点作为资源开发,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那怎么样有效开发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笔者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在文章中作者往往留下了很多的空白点,让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去和作品对话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文本留白的挖掘和利用,在教学时巧用一些留白艺术,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原理对于文本的多元解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于文本多元,丰富的内涵,应从陌生处入手进行感知和探究。本文强调对文本陌生空白点的发现、增补和填充;对文本的艺术形式进行陌生化剖析;运用陌生化策略进行多元解读,应注重解读的深度、广度、自由度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使用文本细读法阅读文本,必然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发现隐藏在文本中的内涵,从掌握文本之"形"做起,把握文本的"内神",找好切入点,由"隐"而"现"地阅读文本。一、抓"空白点",放飞想象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必然会留下一些"空白点",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联想,让他们体会到作者没有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相似文献   

14.
臧公管 《文教资料》2010,(35):69-71
空白点、未定点是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具有永久魅力的来源。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依据文本创作的特点与文本的审美价值,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相似文献   

15.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三大支点,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抓住课堂争议点,实现多元解读;抓住文本空白点,品味语文之美。这样,就能带领学生从中探究、解读文本的奥妙,在解答学生内心困惑的同时,深刻理解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外国小说教学,解决好文化差异、知识体系、教学观念等问题,就能提高教学有效性。要想《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就必须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根据学情而设置,话题知识点上要对教材有所整合补充,文本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说艺术的空白点等。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这些空白点有些是作者故意闪烁其词布置的艺术空白,它有意剔除实质、确指的东西,保留清灵、虚设的空间,以便容纳读者的各种理解,让人填补各种意象、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8.
对于语文来讲,一篇课文就像一件艺术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留下一些"空白点",激发学生去想象、思考,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留白的难度,为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公平思考的时间,运用留白艺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留有不少"空白点",它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激活思维,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推敲词句,倾听人物心声;揣摩标点,品味其中韵味;利用插图,实现图文结合;想象结尾,延续文本精彩等策略,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力,丰盈学生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20.
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与文本有关,但文本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补白艺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片飞翔的天空,让语文阅读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借用插图补白,丰富文本内容"、"利用标点补白,提升表达能力"、"创设情境补白,引起情感共鸣"、"巧用结尾补白,升华情感体验"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