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支粉笔,指点江山;两片嘴皮,谈古论今;三尺讲台,挥洒青春."清楚地记得,这是我即将踏上讲台从事教师职业时,写在自己工作日记扉页上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道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还是上一届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在讲台上拾起一个纸团,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我是坏蛋,我怕谁?”我当时又惊又气,当众念了一遍,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我愤愤地警告:“俗话说得好,没有老死的疯狗。都因为乱咬人早早地被打死了。”  相似文献   

3.
那是哪一天呢?不知是谁,悄悄地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了一张精致的卡片,小巧而漂亮。老师走进教室,发现了小卡片,惊喜地说:“真漂亮,是送给谁的?”有几个孩子在下面小声说:“老师,您就打开看看吧!”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卡片,只见里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铅笔字:老师,我爱您!祝您天天快乐!老师读完笑了,脸儿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她高兴地说:“谢谢送卡片的小朋友,我也爱你们!”一时间,每个孩子都笑了,大家的心里荡起了甜甜的涟漪。后来,几乎每天早晨,教室的讲台上总会出现一张张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或者是圆形的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贺晖 《下一代》2012,(3):14-16
十四年前,广袤的大地,杨柳依依,一片葱绿,二十一岁的我如愿以偿地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在那一张张莲花荷叶般的笑脸中,在那一道道清风朗月般的注目礼中,掀开了我为之奋斗终生的小学教育事业的绿色扉页!  相似文献   

5.
新年的脚步     
咚——当日历本一天一天地变薄,当妈妈又开始为写总结而熬夜,当街头又挂上琳琅满目的贺卡的时候,我知道,是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咚——咚——每次老师发下纸让我们写总结时,讲台下总是一片“哇”鸣。总结总是很难下笔,因为开头总是要说:“时间过得真快”、“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一年又过去了”之类的陈词,想不出新的花样;因为中间总要谈一年的事,事情好多,如海滩上散落的贝壳,迷糊着不知该拾哪些;因为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真像演了一出喜剧。 大学四年级实习时,我讲的第一课是《驿路梨花》。讲课前,我对课文研读了至少六遍,仅一课时的教案就写了七页,把一节课要说的话都写上了,包括师生之间的问候语和串联词。每一句话都认真背了下来。又到没人的教室里,对着空座位试讲了两遍。如此准备,可谓充分。我自觉万无一失,只等着上台讲课了。 上课铃响了。我轻盈地走上讲台,“上课。”我说。“老师好!”同学们刷地起立异口同声地喊道。“老师好,请坐。”天哪,我竟然跟学生说“老师好”,我竟然在这样简单的环节里出了个大错!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笑得开心极了。然而,对于我,那笑声是何等残忍。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感觉脸在发烧,想必如娇艳的桃花了吧。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整理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微微泛黄的日记本被遗失在墙角。我好奇地拾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年前我的一个日记本,打开,扉页赫然写着“中间有个谎言”。思绪猛然回到那个如水晶般剔透却又易碎的夏天……  相似文献   

8.
趣味假条     
晚自习课,学生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一点声响。我坐在讲台上批阅周记,正为一篇有个性的周记思索批语。突然,一个人影从我面前一闪而过,讲台上留下一张字条,写着:肚中热闹非凡,痛得坐立不安,不知得罪何圣,先去行个方便。看后我笑了。试想,拉肚子都拉到“热闹非凡”、“坐立不安”的份上了,还有闲情雅致写诗,实在是令人佩服,佩服。细细品味,还有不少妙处。一是请假理由充分,交代明确。二是说法典雅且风趣十足,很适合当时的场合。如果说,“老师我出去一下”,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老师我上厕所”,又多不雅观,况且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技法指导】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无论是绘景,还是写人,运用比喻句,都能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不妨来看一个作文片段:她是我的新同桌。老师带她来到座位前,她放下书包,小心翼翼地坐下来。她抬头看了我一眼,脸红得像一个苹果;随后又莞尔一笑,那脸仿佛又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儿,浅浅的笑容里,藏满了秘密。我偷偷看了她打开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行字:“学和思是两个轮子,只有这两个轮子一起动,车子才能向前跑。”这是多么深刻的话语呀!  相似文献   

10.
唐娜是美国密西根小学的一位老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了一个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爱惜生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唐娜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大家写出所有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学生都十分认真地写,有的写着:“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有的写着:“我没法做10次以上的仰卧起坐”、“我发排球无法越过球网”等。而此时,唐娜也正认真地写着:“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母子会”、“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等学生们写好后,唐娜让学生将纸条对折,交到讲台来。学生们依次…  相似文献   

11.
我从教以来深切地体会到,要随时送给学生两件礼物:让他们有快乐的时候,让他们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校园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在一次自习课上,我随手拿起一位女生的课本:“哟,你的字写得好漂亮!”其实她课本扉页上的姓名是她父亲的手迹,就因为我这不经意的一声夸赞,从此她下苦功练字。半年后,她给我讲了这件事,并拿出前后两次字迹给我比较。这件小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它坚定了我向学生赠送礼物的决心。10多年来,无论我的心情多么苦恼,身体多么疲惫,一站在讲台上,我就会精神抖擞,面带笑容,让学生们感到:在王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一封家书     
快一个学期没有收到一封信的高一(2)班信箱,终于有了一封信。可问题就跟着来了,信封上写“娃儿”收,那么,谁又是收这封信的“娃儿”呢?寄信人的地址又没有,且信封上的邮戳由于油印太浓已被涂得黑黑的一片看不出是什么字了。在这所全市有名的,以培养“德才兼备人才”著称的重点中学,大部分的同学都来自贫穷的山区农村,到底谁是那个“娃儿”,谁也没有办法确定。于是班长便把那封信放在了讲台上。“娃儿,娃儿,土的掉渣的名字!难听死了!哈哈……你是那个娃儿么?”一位平素与我交好的城里同学阴阳怪气地笑着对我说,四周响起一片附和的哄笑声。我…  相似文献   

13.
阿辉同学: 你好! 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提笔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实在忘不了那次作文课上你的“意外”举动:当我把作文题《我也很棒》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写作文时,你显得惴惴不安,不知所措,眼神中一片茫然。然后,你踯躅地走上讲台,悄声对我说:“老师,我能换个题目写吗?”“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优点。”  相似文献   

14.
我曾经看到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的话:“对于只会讲文章不会写文章的人,严格地说来,只能算“半个语文教师”。由此可见,练习写作,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经常练的最过硬的功夫,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语文教师质量的好坏。多年来,我坚持写“下水作文”,觉得我们教师写写“下水作文”,好处确实是很多的。一、坚持长期写“下水作文”,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鲁迅说得好,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啥时挤啥时有。我就利用点滴业余时间来练笔,我让学生每写一篇文章,我都先写一篇所谓的“下水作文”,后来,我就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写作文,学生在下面写,我就在前面讲台上  相似文献   

15.
[教例] 在教学二年级《校园里的画》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写这课的生字“救”时,总爱漏掉“求”字右上角的一点。纠错时,我请学生们观察老师写字,我故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错字“(?)”,顿时,一双双小手不约而同举得老高,性急的学生情不自禁惊呼起来: “老师,你掉了一点!”我假装糊涂地瞪大眼睛看着错字,学生们看着我傻傻的不明真相,恨不得马上跑上讲台帮助我这个笨老师。我把一枝红粉笔递给了其中的一个学生,并请他到讲台前来说明缘由,只见他飞快地跑上讲台,用我给他的红色粉笔在写错的  相似文献   

16.
“高中提起裤子从你身上起来,冷冷地对你说,走吧,把青春留下。这时才发现,不是你上了高中.而是高中上了你。”萌把这一段文字写在我刚刚看完的《平凡的世界》的扉页,又极潇洒地挥笔签下了大名,对我说:“怎么样,哥们儿的字快练到家了吧?”  相似文献   

17.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 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的书架上,有些书很少被翻阅,我只是远远地看看书脊--《西方美学史》, 《悲剧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都是爸爸留给我的书。扉页上写过他的名字,后来又添上我的名字,字迹是一般的端谨,比字帖还字帖。以前我跟妈妈说过,爸爸的字, "没有真撇也没有真捺",每一笔都是老老实实拖到头。  相似文献   

19.
“我的××”这样的半命题作文也是童年作文的经典模式,在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小猫小狗写过一圈后,无一例外的要写到“我的老师”。在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们眼里,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圣贤,做梦都想当老师,可以耀武扬威地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指挥全班同学;更可以无所顾忌地拿着  相似文献   

20.
“我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岗位,更爱我的音乐教学,如果有来生,我愿再当一辈子音乐教师。”这是崔文智老师写在笔记本扉页的一段话。 1955年秋天,崔文智从江西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走上了丰城中学的音乐讲台,至今整整38个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