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文 《传媒》2006,(2):49-50
2004年8月9日,新华网推出RSS聚合新闻,2004年9月9日,Google推出已带有RSS聚合新闻功能的简体中文新闻测试版,2004年12月9日,百度新闻推出RSS新闻订阅,同时,新浪网推出"新浪点点通阅读器",提供RSS新闻定制、阅读、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开始讨论媒体融合,很多报纸以最低廉的价格,将采集到的信息内容提供给了门户。而今天,门户已经消灭了纸媒品牌,没有一家纸媒在门户上有品牌。门户所有的新闻都是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没有某家报媒的新闻,没有《京华时报》的新闻。门户抢掠了报纸的收入,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超越大众传播:刍议新浪微博的传播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号称"中国第一新闻门户网站"的新浪网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对其新媒介项目"新浪微博"进行内测.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凭借新浪网的人气优势一举成为了该类型中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媒介产品.从门户到微博,新浪网正尝试着从最初致力于提供新闻与娱乐服务的定位走向全民网上生活社区的发展道路.这种尝试的背后不仅仅有商业利益的驱使,更有当今媒介发展潮流的涌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商业性网站新闻频道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芳 《声屏世界》2004,(8):34-35
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商业网站通过境外上市融得大量的资金,而且在重大的突发事件中,商业性网站在新闻时效性、更新速度、信息的海量等方面占据了优势,给新闻网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商业性网站新闻频道的强势挑战,谋求更好地发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汪萍 《新闻与写作》2005,(12):15-15
手机新闻从2003年起,经美伊战争、雅典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日臻成熟。大年初一晚10:10,新浪网新闻中心收到通讯社发来的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络的消息;10:19,第一篇快讯被刊登到新浪网站上;1、2分钟后,新浪向手机短信新闻订户发出了第一条信息,这也是国人最早收到的关于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这个小小的个人通讯工具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跻身大众媒体之列]其信息特性上的突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浪网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是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影响着数以亿计中国人的生活.独特的新闻理念和价值观、良好的人才机制、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其盈利手段,都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新浪的营销策略.独特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扎实的编辑方针如今的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中,新浪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从1998年起,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纷纷涉足网络新闻,新浪率先开辟新闻频道,将新闻发布作为自己的主打项目.在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其快速、及时、连续报道的功能,令受众感受到网络的威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媒体圈内,新浪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算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了。新浪王国的崛起,老陈功不可没。一段时间以来,陈彤辞职一事引发业界诸多猜想。有人认为:这说明互联网行业从此告别门户网站时代。作为门户网站时代的领军人物,陈彤在新浪深耕17年,成就了新浪,也成就了他个人的辉煌。没承想,他居然玩门户网站玩得腻味了,要换一种活法。陈彤告诉媒体记者,此次离开新浪是出于“对新闻的厌倦”,“对硬新闻的厌倦和对娱乐新闻的反感,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究竟是出于对新闻的厌倦,还是对“我们的时代”的悲观,让这位门户大佬做出“出走”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大凡新闻网站,如果不在新闻上下足工夫,其生存空间必然会一步步压缩;反之,在新闻上做出了特色,如新浪新闻做到了快捷,网易新闻做出了深度,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新闻的跟帖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像新浪、搜狐等很多网站的网络新闻后面都设置了“新闻跟帖”这样一项功能,各个不同的网站叫法各异,新浪叫“发表评论”,搜狐叫“我来说两句”,其实质都一样。从新闻的跟帖量的情况看,有的新闻跟帖能达到几万条之多。那么网络的传播者为什么会积极采用这一功能,而大多数网络受众又为什么愿意在看完新闻后利用这一功能呢?本文从传播学的反馈理论、把关人、使用与满足、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这五个维度来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0.
彭兰 《新闻记者》2005,(4):72-73
对于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史来说,新浪无论如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个案。面对传统媒体网站的重围,新浪能脱颖而出.自然有其道理。尽管新浪在当今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中影响力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新闻运作能力肯定是其成功的最终保障。新浪新闻之道何在,由陈彤、曾祥雪撰写的《新浪之道》在一定意义上向我们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其实,通读全书.谁都不会从中找到所谓独门绝技。一切都在常理之中,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在我看来,那就是行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涛 《网络传播》2009,(10):58-59
近年,每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商业门户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国内各地重点新闻网站都会在第一时间推出新闻专题,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在网络中获得新闻信息,表达意见。不可否认,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其中尤以网络新闻专题惹人注目,目渐成为网络新闻领域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2.
门户网站数据新闻的发展一、关注的领域从2012年1月13日到2013年11月30日,网易"数读"发表了236篇。2012年6月4日到2013年11月30日,新浪"图解"发表了100期,热点制图40幅,特别策划5条,总共145篇。搜狐的"图表"下"数字之道"从2012年5月21日到2013年11月30日,发表了213期,两会特别策划10篇,共223篇。三个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都更多关注中国新闻,其中社会新闻是报道重点。二、数据的收集和整合门户网站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一是国外研究机构的调查信息,如新浪"图解"的《中国的"小伙伴们"——是友邦还是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浪、搜狐在2005年3月、4月、5月三个月的社会新闻排行榜的抽样调查发现,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色情、暴力、凶杀等刺激性社会新闻越来越露骨,其带有的黄色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网络社会新闻的“泛黄”现象愈演愈烈,必须引起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4.
杜安 《传媒》2014,(22)
现今,微新闻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微新闻作为一种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具有本土性、开放性、国际化等特点,受到相当数量的国内外受众的关注。文章以CCTV-NEWS新浪微博为例,探讨在中国语境下英语微新闻的信息性、范式、交际性等文本功能要素,以期为国内英语微新闻的采写和传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子报纸与传统报纸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报纸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究竟什么是“电子报纸”,目前学界尚无严格的界定。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载体与传统报纸完全不同,“应该是一种以光波及电磁波作为载体而不是以纸介质作为载体的传播媒介”。这里讨论的电子报纸主要包括两种: (1)提供新闻信息的大型门户类商业网站,在中国大陆的代表是雅虎、网易、新浪、搜狐等。  相似文献   

16.
张彦  陈航 《军事记者》2012,(12):44-45
信息化时代的新闻新媒体,就像一个"新闻内容超市"。顾客需要什么,它就会提供什么,服务功能齐全。而对于我们的军事新闻新媒体来说,也必须增强这种对受众的信息服务意识。这主要体现在对重大军事事件的解读上,对国家军事力量发展和国际军事形势等资讯的提供上,以及对军事知识的普及上。  相似文献   

17.
"今天你‘围脖’了吗?"当这句话变成流行语时,你就会知道,没有过渡,容不得犹豫,信息传播几乎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微博时代"。2010南非世界杯期间,新浪微博用户使用量过大,结果导致新浪微博服务器死机。这让我们见识了微博强大的传播能量,也引起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18.
<正>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专题报道的比较分析本次研究选取了三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网站的新闻专题作为研究样本,分别是凤凰网、新浪网和网易。凤凰网是凤凰传媒旗下近五年来新兴的门户网站,凭借凤凰卫视的显著声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受众接受国际性新闻的首选网站。凤凰网秉承凤凰卫视"为全球华人说话"的理念,其权威性也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新浪网也是中国较大的门户网站之一,以提供全面、丰富的新闻为特点,"上新浪网看新闻"是新浪网的品牌口号之一。网易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近几年也成为中国用户参与新闻互动的重要平台,"无跟帖,不网易"的口号成为网易新闻最有竞争力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图书馆》2012,(4):91-93
本文由新浪微博被黑新闻事件有感而发,针对Web2.0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媒体形式——微博客,通过解析微博客信息混沌特点,引入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思想,建立Web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博客信息服务推广的风险管理机制,为高校图书馆微博客信息服务进入更广阔的信息服务空间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1、当前新浪体育新闻微博在大型体育赛事报道存在的不足 1.1盲目追求速度,权威性不足 通过对当前新浪微博的分析发现,从2006年到现在,每月活跃的用户在1.438亿,具有大量的用户群体.通过微博自身的特点,实现新闻的快速传播.但是,这种大信息量和快速的传播方式,也给新浪体育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新浪微博的快速发展,给其体育部门带来大量的受众者;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信息量,使得体育信息的发送更加随意化.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新浪报道的体育新闻存在着权威性不足的问题.因为其中很多的新闻的发布,都是通过个人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