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纪生 《软科学》2011,25(7):67-71
在考虑科研投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农业科研投资结构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种植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被突出地表现出来,渔业、畜牧业的科研投资并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增加畜牧和渔业的科研投资能够改善科研投资的配置效率。在当前农业劳动力已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情况下,需要注重发挥技术的替代效应,加强对农机的科研投资。公务费、经营费、基建费和其他费用支出已影响到科研的资金使用,增加科研业务费用,适当减少这部分支出的比例,有助于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提高,试验与发展研究的公共投资比例过高,基础与应用研究投资不足,限制了企业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参与。我国农业的公共科研投资应更多地集中于基础与应用研究,吸引企业参与试验与发展研究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投资对生产率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3.
李强  刘冬梅 《中国软科学》2011,(7):42-49,81
本文利用1995 - 2007年全国各省数据计算狭义的农业科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以估算农业科技存量为基础,利用静态面板估计了不同函数形式下科研变量对农业生产的弹性,计算了农业的边际回报率和内部收益率两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比较相关研究结论,本文发现从国家层面看,农业科研投入在过去取得了很高的回报率并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资虽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与国际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我国农业发展要求很不适应.分析了我国近几年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和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的意义,指出大力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研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发展,同时也给农业科研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有的科研体制已难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是推动农业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为农业科研注入活力,推动农业科研向前发展。创新给农业科研带来动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支撑区域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宁  廖西元 《科研管理》2008,29(4):147-163
本文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参数谨慎估计的基础上,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投资的时滞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时滞较长,平均滞后年限为4.7年,而且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不同行业的科研投资时滞呈现差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明显不同。对此,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从调整农业内部不同行业科研投资的比例和方向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及其结构变化趋势,并通过国际比较,探讨中国农业科研投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科研改革,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但农业科研投资仍然不足;同时农业科研投资竞争性经费所占比例过高,影响了农业科研的长期规划,制约了农业科研效率的提高;中国要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还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农业科研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投资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和扩散效应,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在财政支农三项支出中,农业科研投资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处于中间水平。为了进一步挖掘农业科研投资促进农民增收的潜力,提出了优化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布局、构建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基金以及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使用效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鉴于科技成果奖励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成果奖励指标为例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研机构成果产出和科技资源分布均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农业科研机构的成果产出不仅受科研投入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也与机构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科研投入增加仍能带来成果产出的迅速增加,部分机构可能存在边际产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依据共协理论,以投资与创新的共协关系为基础,建立中兴通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中兴通讯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基于低成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优势的、国际化的、创新驱动的持续高增长模式;进而计算出各因素的边际收益,并建立中兴通讯专利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的成本测算模型、专利的市场价值模型、最优专利量模型以及创新周期的DSGE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