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惊涛正在主持《傻瓜看世界》因为爱管闲事,他被人连捅4刀,住进了医院;表侄儿到医院看他,因曾参与盗窃又被他打110报了警。襄樊人都知道他,说到他的名字,人们往往会冠上一个定语:“傻瓜”记者。他一个人做“傻瓜”还不够,最近又成立了“傻瓜协会”……2002年10月30日,“傻瓜记者”李惊涛又做客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节目: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英雄梦,在少年李惊涛的心中曾一度泯灭1976年4月,李惊涛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赵焱在一家集体企业上班,父亲李叔德热爱文学,因“爱管…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10,(9):83-83
本书以1945年为起点,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以文化研究的手法,通过生动的事例揭示了日本社会“人与物”变革的内外在要素,阐释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和一般民众的生活理念。日本民族文化是融合东西方文明而受益匪浅的成功范例。从吸纳先进的制度典章到时尚的衣食住行。日本历来被冠以“改良”、“现实”以及“拿来主义”等标签。  相似文献   

3.
孙子评说     
孙子评说■张卫孙子是一个人,也是一本书,就像老子、墨子、孟子、庄子一样。这几年来,我国的“孙子热”不断升温。其原因,大概和日本人、美国人对孙子的推崇不无关系。在日本,有“经营之神”称呼的松下电器公司创始者松下幸之助说过:“中国古代的先哲孙子,是天下第...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用“心灵之窗”来形容人的眼睛,确实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从眼睛开始的。做书的人会把书籍看成是一个个的生命体,那么这个生命体的“心灵之窗”是什么呢?笔者想应该是“内容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吧!人们想要了解一本书,首先就是从提要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共景监狱”理论及微博围观效应(一)“共景监狱”理论概述“共景监狱”理论源于“全景监狱”理论,是“全景监狱”理论的延伸和异化.所谓“全景监狱”①,是法国哲学家福柯对人类社会控制方式的一个比喻.福柯发现,在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下,现实社会就是—个“超级全景监狱”(Superpanopticon),一套没有围墙、窗子、塔楼和狱卒的监督系统.这种控制形式就像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监狱: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而犯人们却看不到他,并且犯人们彼此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渠道.②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本在页码上薄薄的书。就文章总量来说,与我近两三年中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篇目和文字相比,不足四分之一。但是既要编集成书,就一定要选择一种特殊角度。我要推出的这本书,书名已经暗示了我的选择角度。书名之所以定为“傻笑与痴言”,读者尽可以将傻人与痴人讥为“傻瓜”或“白痴”。但在我本人看来,笑与言若能走近“入痴”境界,大不易也。眼下文人世界的种种矮化,就可能基于我们越来越拒绝触摸“经典事物”、“经典真理”、“经典人生”、“经典文化”的原因。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信。眼下的人,笑而无“傻”气,情而无“痴…  相似文献   

7.
甄西 《出版参考》2009,(20):41-41
在日本光文社出版的150种新书开本的图书中,最畅销的是《江户300藩最后的藩主我家老爷做了什么?》。本书从2004年3月正式发行销售以后,销售行情直线上涨,截至2004年7月,共重印7次,发行17万册。本书的策划,不过是再现幕府末期的繁荣,激发日本人热爱乡土的意识。客观地讲,选题本身并不新颖奇特。然而,细细品味本书,就会发现本书具备了“畅销书”的种种要素。  相似文献   

8.
甄西 《出版参考》2007,(10S):35-35
《富爸爸穷爸爸》在美国成为“百万册畅销书”。这本书的作者属于美籍日本人的第四代,年轻时因从事商务活动取得成功,积累起巨大的财富。作者在书中讲解了金钱哲学,这是一本以前不曾有过的有关金钱的图书。在日本发行销售以后,同样出现了爆炸性的行情,同样是“大安打之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26日,一位普通的地方电台记者李惊涛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用近30分钟讲述他当“傻瓜”的特殊经历。一个小电台记者为何能走进影响中外的中央电视台?让我们随记者走近这位“傻瓜记者”。第一次当“傻瓜” 1976年的春天,李惊涛降生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爸爸给儿子取名惊涛,希望儿子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惊涛骇浪,搏击人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光学、机械工业的发展.一种普及型的小型135照相机应运而生。它们具有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自动卷片等性能,又内藏闪光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人们诙谐地称这类照相机为“傻瓜”相机。这些年来,“傻瓜”相机成了很多文字记者的得力助手。它虽然不便于搞艺术照片创作,但采访时带上它顺手拍下人物或新闻现场,与文字配发,也颇惬意。很多家庭也喜欢它,逢年过节,全家老小或在家里或在公园、郊外合影留念,谁举起相机都可以照,给生活平添许多乐趣。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傻瓜”相机并非很“听话”,它有时甚至恶作剧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23,(11):124-126
<正>本书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人的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让读者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2.
传播不仅是人的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也是人性生成的过程。人际传播中的人是在言说与倾听交替存在的对话中 ,沟通心声的人。将人际传播定位于个体间的交往 ,定位于人的建构和“我与你”的传播关系 ,是基于人与人的相遇 ,相知与相交。无疑 ,本书旨在张扬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Buber)的传播观点。 6 0年代以来 ,一些传播学者接纳了布伯的传播理想 ,布伯被推崇为传播哲学家。本书可谓是发展布伯传播思想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带宽越来越宽.网络速度翻了几倍.E—Mail在网间的传递流量呈现指数增长.IP语音.视频等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网络应用。但是.互联网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病毒.黑客也随之不请自到。 病毒的智能化,变种、繁殖的快速.黑客工具的“傻瓜”化加上洪水般的泛滥趋势,使得企业的信息系统变得脆弱  相似文献   

14.
<正>本书讲述了普通人通过“三步”就能学会高效精准表达的沟通术,帮助“沟通困难者”把复杂的信息有条理、有主次地概括出来,并在书中列举出概括力强者和弱者表达方式的对比,在此基础上还给出了精准表达的“标准答案”,读者可以举一反三,为提高工作效率、日常社交提供了实用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1980,(3)
去年日本共出版了四万多种、十二亿三千多万册书。按人口平均,全国每人可分十几册。不但书店,甚至百货店、食品、果品店等,都兼营售书业务,读书之风颇盛。抽样调查表明,一年里读过书的人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十五至十九岁者居多,占百分之八十八。但是,也还是有人不读书。据调查,全国每五人中有两人一年里未读一本书,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一本书沒买过”。经抽样调查,不读书的原因以“没有时间”者居多,占百分之三十。认为读书“无此必要”和“不爱看书”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书条”黄侃凡在日本买书的人一定会发现,每本书中都夹着一张两联的书条。书店每卖一本图书时,店员便撕下两联的书条,一联留作书店盘点库存、补书之用;另一联则盖上店章,寄给出版社兑换一元的奖金。这是日本的出版社为了精确控制自己出版的图书数量和便利书店...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国中国”,一堵围墙,划出内外两个世界,完成学业的人原本都应离开,但“恋校”让一些人一脚墙里一脚墙外,继续过着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基础,经增补、改编、浓缩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它作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出版工程,无论在编纂、印制、出版以至装帧、插图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的,堪称是部高层次、高品位的精品书。它进入了许许多多普通家庭,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出版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但是,当我兴致勃勃地翻阅这部大书之后,不免给人留下深深的遗憾,那就是本书的“索引”在编排上存在一个不应该的缺漏,给人查检翻阅带来极大不便。 索引,顾名思义是指引读者查找书中的论述字词或主题内容的一种工具,为读者提供检索查阅之便,尤其是在词典字典和百科类工具书中不可或缺的“引路指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对一本图书的质量定论时,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比如:不懂专业的人审读专业书,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专业问题”;对一本书抽查10%左右,就根据抽查质量定整本书的质量等级;一本书两人同时审读,一个结论是优秀,一个结论是不合格;一本书差错率很高,考虑到诸多原因,照顾为“合格品”;一本书审读人定为不合格,但经过嘴巴厉害的人“这儿不应算错,那儿不应算错”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光文社出版的150种新书开本的图书中,最畅销的是<江户300藩最后的藩主我家老爷做了什么?>.本书从2004年3月正式发行销售以后,销售行情直线上涨,截至2004年7月,共重印7次,发行17万册.本书的策划,不过是再现幕府末期的繁荣,激发日本人热爱乡土的意识.客观地讲,选题本身并不新颖奇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