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医药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的特点,对医药化学领域专利审查过程中现有技术的适格性判定要点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尝试从审查员初步认定、发明人协助校正以及技术调查官介入3个维度,构建现有技术适格性判断的基本路径,以期为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提供参考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专利审查实务中,通常采用"三步法"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创造性。由于"三步法"的三个步骤依次推进、逻辑关联,共同构成判断创造性的基本过程,正确选取最接近的对比文件应当是"三步法"适用的前提。本文从两个具体案例出发,阐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对判断发明创造性的重要性,以及当遇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选取不适格时,代理人应当具有的答辩思维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是专利申请能否获得专利权的最重要的实质条件之一。而创造性判断中,对比文件则是最基础性的证据,因此,其作为创造性判断的起点,应当具备适格性。专利审查指南中指出采用"三步法"来判断发明的创造性,其第一步则是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也即选取适格的对比文件。只有当对比文件具备适格性时,才能够保证创造性评价中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降低人为主观不确定因素,进而有效平衡申请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在现代经济生活和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专利制度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发明专利实质条件是整个专利制度的基石,而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件又是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三个实质条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本文试图对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件从“相关技术领域”、“已有的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几个方面作一考察,以对中国的专利审查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三性评判为主线"是我国专利审查的基本要求,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确定对创造性审查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取是否准确、发明实际解决技术问题的确定是否正确、以及现有技术是否存在结合启示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案件走向的正确与否,本文以《专利审查指南(2010)》为基础,对创造性审查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判断做出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主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钦峰  董润丽  刘昆 《现代情报》2013,33(3):154-156
创造性检索是判断专利申请是否具备创造性以及预测授权前景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对《专利法》和《专利审查指南》有关创造性判断原则和基准的理解,以机械类专利查新为例,探讨了对比文献为同领域现有技术、不同领域现有技术时创造性的判断方法,以及发明的用途及预期效果对创造性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发明专利审查有关创造性评述的三步法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就是第三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尽管审查指南中给出了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况,但在实际案件的审查中这仍然会成为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审查员、代理人或申请人对于技术启示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经常会出现将某个独立特征的功能作为创造性判断中对整体技术方案的启示,而探讨产生上述观点分歧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通过实际审查中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是专利申请是否能够获得授权的实质性条件之一,对于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尺度在专利审查过程中不易把握。在发明的创造性的判断过程中,审查员需要站在申请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平衡双方的利益,因此,发明专利审查中对创造性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定分类、司法例外、司法例外是否属于特定应用、涉及自然法则的适格性判断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美国专利审查指南关于适格性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案例对适格性的判断思路和流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对从事美国专利申请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检索是确定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具备新创性的必经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专利法》规定的现有技术,是指在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也具体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可见现有技术不仅包括申请日前公布或公告的专利文献,同样也包括期刊、书籍等公开出版的非专利文献。在实际审查实践中,部分审查领域非专利对比文件检出率甚至高于专利文献,已成为某些领域的重点检索手段,因此,非专利文献的检索水平同样是影响专利审查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核心专利识别方法在指标选定及权重判定方面较为单一的不足,利用布拉德福定律及灰色模糊理论提出一套技术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技术应用区域、主要IPC、主要研究机构及3D专利地图等4个维度的分析,了解相应技术的发展状态;其次,运用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核心专利的数量,并从技术、法律、市场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灰...  相似文献   

12.
当前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所面临伦理困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是否应该将道德规范嵌入算法结构以及应当以何种方式嵌入。在面对未来可能的交通事故时,屏蔽信息而依靠“道德运气”进行随机选择和基于完全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自主抉择都存在严重困难,因此应当为自动驾驶汽车预设“道德算法”。而对于如何决定“道德算法”的问题,鉴于现有道德原则间的相互冲突、道德决策的复杂性以及人类道德判断的情境化特点,基于某种人类既定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3.
董亮  方中秀 《科研管理》2019,40(4):179-189
“问题专利”是专利系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假设发明高度与研发投资存在正向关联关系,在专利质量和研发投资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了专利质量的内生化。然后通过一个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局面下创新厂商的研发投资和专利许可行为以及非创新厂商的策略选择,进而对专利质量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专利质量受确定性发明高度和研发效率的影响,市场结构与专利质量之间不存在单调一致的关联。法庭对专利侵权赔偿金额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潜在侵权者的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结构。当显著性创新非常困难时,“问题专利”才能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也不断增大。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然而,在现行会计制度中对专利的研发、计量及摊销过程中的核算方法并不符合当今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篇文章将企业专利权划分为资产性专利权和非资产性专利权,试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分析目前企业专利权的会计核算方法,找出存在的缺陷,并尝试解决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部件,培育并评价其高价值专利对于我国突破国外“技术锁定”,对实现技术创新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INNOJOY专利数据库,选取了燃料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探究了技术锁定视角下的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1)技术锁定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2)引证数、被引证数与同族数均对专利价值的促进作用显著,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价值的抑制作用显著,而IPC分类数对专利价值不具有显著效应。在丰富了专利价值研究的同时,为我国突破“技术锁定”,进而实现专利强国的目标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拟议中的全球专利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雪忠  唐春 《中国软科学》2005,(7):54-59,68
当前,同一发明创造寻求多国专利保护面临重重困难。发达国家提议建立包括全球专利局、统一的全球专利法和全球专利法庭的全球专利制度,使申请人只需一次申请、经过一次审查和授权就可获得效力及于各成员国的统一权利——全球专利权。该制度将可能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或由美、日、欧三者联合主导,逐步建立。该制度一旦建成实施,无疑会对我国的专利保护、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赋予专利权人以“牙齿”,其是否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的创新战略转型。本文以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为依据,考察了专利诉讼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专利诉讼经历能够有效激励涉诉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这一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加粗精确匹配法,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方法后仍然稳健。这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小微企业、专利依赖型产业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唐宜红  俞峰  王晓燕 《科研管理》2019,40(4):213-223
本文将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企业创新数据库、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数据库和Hofstede关于文化的研究数据合并,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东道国正式制度和文化制度对全球知识搜索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索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前人提出的倒U型关系曲线的“拐点”尚未出现。进一步结合东道国制度因素对其探讨,发现东道国正式制度中的法律规则与监管质量负向调节搜索行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文化制度中的长期导向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权力距离的负向调节作用未出现。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上述东道国制度调节下全球知识搜索所实现的中国企业创新,仍以渐进式创新为主,颠覆式创新则略显乏力。  相似文献   

19.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coming from universities can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industries, such as in 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 Obviously, not all research conducted in universities leads to a radical change from existing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Patents and patent dynamic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critical in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es. Specifically, patent citation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originality of a discovery that has received patent protection. Yet while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addresses the impact of patent originality on various firm performance measures, we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at conditions drive patent origi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within the university. Using data on patented cancer research, we examine how research context – as reflected by the funding source for each scientist – is associated with patent originality. We find that when university scientists are partly funded by their own university, they have a higher propensity to generate more original patents. By contrast, university scientists funded either by industry or other non-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have a lower propensity to generate more original pat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findings in the cancer research setting call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question in other research f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