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折纸问题”将数学蕴含于动手操作之中,直观又有情境,因此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热点.然而,许多学生见到折纸问题就害怕,不知道如何下手解题而造成失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全面复习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折纸问题”专题复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中考成绩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折纸”问题既是数学课本中的一个亮点,又是各地中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但由于“折纸”是一个操作方法,题中给出的是变化了的动态过程,图形虚、实相间,不易捉摸.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这类题时不少同学深感困难,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的甚至一筹莫展.其实,“折纸”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和解决办法.下面给出几个例题的分析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总结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倡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折纸具有操作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常被应用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在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数学题中也常有“折纸问题”出现.然而分析发现,这些“折纸问题”几乎都没有将问题产生的折纸过程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中考试题与课本内容巧妙结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题目中蕴涵的教育价值.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课本中“渔”的方法和技巧.为此,笔者围绕“黄金分割点”进行折纸探究活动的教学分析,以期对中考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对边折”、“对角折”、“反复折”、“向心反复折”等折纸方法和折纸的基本功,为纸工劳动打好坚实基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想像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细致、耐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折纸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会识别各种折叠符号,并能按图义熟练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关于《纸的折叠》一课的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仪、笔记本电脑(3)彩纸折叠的小…  相似文献   

6.
树立新型、正确的学生观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利用折纸拼图、电脑动画演示;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关感均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说:“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因此“数学生活化”“数学回归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的数学总复习中另辟蹊径,利用折纸这种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复习巩固初中数学知识,使初三数学复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折纸问题,易于学生动手操作,具有很强的直观感,趣味性强,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这种问题在新课程中已经得到体现,苏教版“实验课本数学选修2—1”第29页有如下一道“探究·拓展”的操作题: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理念要求每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思考获得相应的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得出数学结论,而折纸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一种重要数学活动.因此,折纸活动一直备受数学教师和中考命题者的青睐.折纸后会出现许多精彩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经历从猜想、再到求解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折纸成为中考的热点,难点.它不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学生看图、识图、动手操作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折纸实质上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充分利用翻折前后的俩图形全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下面我将谈谈矩形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43页“活动4”介绍了如何通过画圆和折纸制作一个五角星的方法,通过画圆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五角星,如何通过折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呢?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遇到了如何折、如何剪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折纸、猜想、推理”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寓教于乐,集知识、方法、思维于一体,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下面试举例说明.例1将一矩形纸片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C在x轴上,  相似文献   

14.
在近儿年的竞赛和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益智的数学探究题,如七巧板、镶嵌、移火柴杆、折纸等问题,这类题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数学的妙用.下面以折纸问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数学实验能让学生手脑协同,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用折纸实验创设情境,在“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说”中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在“寻”中悟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实现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一般利用折纸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1/2的具体意义。有效地组织这一数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智慧生长和经验积累,才能更充分地挖掘并体现这一活动的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晨春 《成才之路》2010,(34):85-8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从教材和一些中考试题中增加了观察、探究、思考等内容,并把折纸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纳入到数学教学、学生探究中。折纸让数学变得形象直观,而数学又为折纸提供了理论依据,数学与折纸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数学:可能性     
设计理念1.《课标》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2.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重视培…  相似文献   

19.
邱潇怡 《中学科技》2022,(21):3-6+9
<正>数学折纸作为一项动手操作类艺术活动,对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一次六年级数学折纸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阐述了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思维水平的数学折纸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一类关于矩形折纸的新题型.由于这类问题知识面广、灵活性强、解法多样,因而大多数学生都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让学生认清折纸问题是一类轴对称问题,掌握折痕是对称轴,两个对称点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分这一关键,那么解这类问题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现对两次折叠纸片问题的解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