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宾十的十中心语[记作(V+N_1)+的+N_2]是动宾短语作定语的前定式偏正结构,如“写小说的人”“看书的小朋友”。在这一显性语法关系背后蕴含着比较复杂的语义关系。本文试根据这一格式的语义关系及变换形式,对中心语进行语义归类。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浯中,一般实词和短语都可以充当定语,“的”这一结构助词是定语和中心语的语法标志,中心语前加不加“的”,这既与定语所属的词类有一定关系,也与定语的音节数目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时间词+(的)+中心语”定心结构中.中心语可能是另外一个时间词或者名词.作定语的时间词都是对中心语在时间范围上加以修饰或者限定。能够在这个结构中作中心语的时间词必须来自一个不同于同时间词定语的系列,即时间词定语表示的时间范围要大于时间词中心语表示的时间范围、这个结构中的助词“的”是非强制性的,但是“的”的出现与否有时候会影响到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者意义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虚词,其主要作用是表达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有的词语之间如主谓或动宾等关系,加入“的”后,可以改变其结构关系,从而变成偏正短语。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和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以及各类短语组成“的”字短语,大大扩展了词语的语义容量。还可以用在句末或句中,表达陈述或疑问的语气  相似文献   

5.
“V+N”的结构歧义除了由动宾短语与偏正短语同形造成的之外,一些“V+N”偏正短语的内部也会因为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歧义,这类“V+N”偏正结构歧义的形成是因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既可能是同位关系,也可能是限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处所”短语在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习得,应加强“在+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在”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而“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具有能做谓语和补语的句法功能:结构之间能够插入“的”;量词不能重叠;数词“一”不能省略;与“不”或“没(没有)”构成否定格式;能够用于“连……也(都)……”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存现句的形式。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结构中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结构的消极意义;结构表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8.
定语的类型     
根据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结构关系,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定语类型:“非区别性定语”同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有区别,其修辞作用也有特点。比较顺加定语和逆加定语的不同,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复杂的偏正短语,准确地分析这类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9.
郝梁 《鸡西大学学报》2012,(2):121-122,130
定语作为汉语七大句法成分之一,由于构成成分的复杂,使得它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表现得多种多样。试从语义的细化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做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提示成分着手,文章探讨了判断句中“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补出法则和补出方法。文章认为,补出的隐性中心语必须能够概括提示成分及其相对词语。文章把补出方法分为中心语补法和上义词补法,并指出:采用中心语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是同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在定语上;采用上义词补法,提示成分与其相对词语存在异类对立,提示成分的信息焦点包括中心语。  相似文献   

11.
“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时阳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29-33,64
从“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成分着手,探讨“的”字短语隐性中心语的提示方式的类型和提示力度的强弱。认为提示力度对静态短语平面上的“的”字短语的生成规则和动态句子平面上的“的”字短语的使用规律产生影响。从而对在短语平面不能成立而在句子平面却能成立的“的”字短语作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马山壮语形容词能带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可以称为“形容词+NP”结构,这种用法与汉语的形容词修饰名词作定语不同,而是一种特殊的类别。通过分析形容词与NP的语义关系、句法结构关系以及与汉方言同类结构比较才能了解这个结构。  相似文献   

13.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V+O1)+O2”结构中的动宾动词“V+O1”是由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动宾短语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些动宾短语经过结构上的凝固,意义上的融合、磨损,然后在较高使用频率的推动下,完成其词化过程,固化为动宾动词。  相似文献   

14.
定语是中心语的附加成分,在句法上它们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但在语义上,定语不仅可指向中心语成分,也可指向句中其它成分。本文讨论了定语的语义指向问题,重点分析了非中心语指向的定语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句子成分的游离,其实质是处于具体的句子之中的短语成分的语序变化,或者说是动态短语的语序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谓语可以游离到主语之前,此时,语义的重心也跟着前移;定语可以游离至中心语之后,有时也会游离至谓语之前;状语可以在中心语之前、句末和句首等三个位置游离;主谓短语(包括主语省略或隐含了的动宾短语)充当的宾语,有时游离到动词之前;在口语中,补语常常游离到句首主语或句中状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定语的类型     
根据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结构关系 ,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定语类型 :“非区别性定语”同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有区别 ,其修辞作用也有特点。比较顺加定语和逆加定语的不同 ,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复杂的偏正短语 ,准确地分析这类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17.
由“N1+N2”格式形成的自由短语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偏正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指短语。N1与N2形成修饰、并陈述、复指等语义关系:处于修饰关系的N1可以成为语义指向的核心,处于并列关系的N1与N2必有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处于陈述关系的N1与N2有严格的语义选择限制,处于复指关系的N1与N2必有一个是特指的。在句法功能上主要从体词性和谓词性两方面看。N的排列是有理有据的,联合短语也并非绝对自由。N的数目越多,结构层次性越强。“N1+N2”形成封闭辖域。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这本书的出版”之类“NP的VP”短语的性质问题,是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结构,其实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它的中心语并未出现,而是被隐含起来了。其中“的”字是一个名词性标记,它是在中心语被隐藏之后添加上去的。我们将这种隐含掉了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称为“隐核心”短语。“隐核心”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它的中心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语言信息的传递特点和汉语的语法特点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中心语     
中心语,有些语法著作称“中心词”,一般指“向心结构”即偏正词组中的“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中心语——补语”以及谓宾词组中的“中心语—一宾语”等结构中的中心部分的词语。中心语是句法范畴的术语,它能够表示句法结构的关系,区别句法结构的类型,因而讨论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汉语句法结构的科学研究,对于汉语语法教学的指导是有一定意义的。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对例句的说明采用比较通行的符号:主语或词组中的主语为  相似文献   

20.
“接二连三”这个词语约形成于明清时期,表示事情接连不断,频率很高的意思。“接二连三”在句中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语义指向可以是定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和主语。“接二连三”倾向于表达一种贬义色彩,这主要是由人们的认知心理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