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生自学数学,通过动脑筋获得知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引发学习兴趣,这对人才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数学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次,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23学生喜欢数学,另31学生不喜欢数学。我把31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座谈会,问学生:“数学是什么?学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数学?”不少学生回答“:数学是做题目。“”数学的用处是解答由老师或别人编好的题。“”学数学是为了考试。“”学数学太难了。”但也有学生回答“:学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问卷及座谈,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学生学数学的心态。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完全、不深刻是正常的。如何让大多数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我经常告诉学生:学数学要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要求.但在一次不经意的教学中,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别样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教书育人》2009,(7):27-27
我曾在小学教过十年数学,虽然离开讲台十几年了,却始终未敢丢弃安身立命的本行,案头始终放着数学分析讲义,抽屉里珍藏着奥数教练员证书。去年儿子在大学里学数学找不到感觉,我重拾课本帮儿子把微积分基础理了一遍,写了一篇《我与儿子谈学数学》。儿子的数学不是他冒尖的学科,我虽然学数学教数学,但没有让儿子学奥数,是想尽量让他的童年多一些快乐。  相似文献   

5.
一天,在家整理旧书的时候,无意问发现自己小时候用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这是一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数学教科书.薄薄的几十张泛黄的书页.里面是一些计算、应用题、几何图形等学习内容,让人感觉无比轻松与简洁。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自己快乐的童年.想起自己当时学数学的心情:学数学.真好!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舅舅     
我舅舅三十出头,个子不高,但人长得很帅,浓密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有高高的鼻子和刚毅的嘴角。他的朋友常夸他是20世纪30年代的影星。我舅舅的数学特别好,我最喜欢向舅舅学数学。因为舅舅教我学数学时,从不限制我的姿势,可以是站着、坐着、趴着,高兴时做两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对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做过一次问卷调查,把少部分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我问学生“数学是什么?学数学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数学?”不少学生回答“数学是做题目”,“数学的用处是解答由老师或别人编好的题”,“学数学是为了考试”,“学数学太难了”。只有少数学生回答:“学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问卷及座谈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学生学数学的心态。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不完全不深刻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但需要注意的是,向生活学数学并非在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枯燥无味似乎已成共识,数学难学学生早已领教,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所花的时间往往是最多的,学生深深陷入不想学数学但又不得不学数学的两难之中.为此,笔者对初中各学科作了一次适应性学习和数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有心学数学     
张黎 《教师》2015,(3):4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我亲爱的学生们,希望他们在学习中铭记于心。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责任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大多数学生喜爱。数学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是不容忽视的一科,但同时“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所以学生必须有心学数学,那怎样才能做到有心学数学呢?  相似文献   

11.
学数学需要有个好记心,概念要记,定理、性质要记,公式要记。但更得有个好记法。如此,才能记得牢,记得活。很多人都说,数学公式、定理记不住。我想其主要原因是记忆不得法。那么,学数学都有那些好的记忆方法呢?就此,谈一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选择努力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长相平平,成绩也平平‘我酷爱数学,这是我唯一的爱好.但,母亲嗤之以鼻,她说我读理科不会有出息,父亲默不作声,因为我的成绩只是平平.班里N男生瞧不起我,他们用两分钟解决了我苦思两天两夜的难题,我一个暑力投6火贵文A材ngC仁地山*1_全大i来的专。c.隔壁的大学生告诉我:“你没有学数学的天赋.”我并不坚强,但我未曾流泪.我相信“勤能朴拙”,也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一直在很艰难地前进,不断尝试,调整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尽管效果甚微,可我不愿放弃,只是因为,我酷爱数学.至今…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一位学生在其数学笔记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如果有来世,再不学数学!据说,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对中学生而言,“学数学”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做数学题.所谓“再不学数学”大致就是再不想解数学题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刘卫 《教师》2010,(5):115-116
针对“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用于生活中”这一新课标要求,本校大力开展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活动。如何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我来谈一淡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粗浅体会,即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体验、快乐、创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固然重要,但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孩子爱学数学;如果想让孩子爱学数学,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我作为数学老师的理想就是: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初中课程的加深,我被书中的那些复杂的公式、定理搞得晕头转向,考试考得一败涂地。这时我才感到数学对于我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可数学老师的“锦囊妙计”却使我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内驱力为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数学”的主人,数学教学应当把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这是教师教学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首要问题.那么问题的情境应该如何创设呢?在实践中,我注意了以下  相似文献   

18.
毛凤玲 《成才之路》2010,(17):I0009-I0009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学数学太枯燥无味了.生活中一点用处也没有.老师上课时提不起半点精神。许多老师也发出感慨:“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有时越上越没劲。”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感觉这种情况还是可以改善的。下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不爱学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学比较枯燥,比较抽象,有时比较繁难.怎样让学生爱学数学呢?我主要采用寓"变"于教学之中的方法,用"变"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爱学数学.数学题是永远做不完的.多做题固然可以积累经验,但如果善于变题,在变题中掌握一类题的解法,则会以少胜多,且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20.
我在二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想一些问题,学生怎样才爱学数学?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数学教学最终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帮助?我喜爱数学,学数学,教数学;教数学,学数学,年年对数学教学有新的认识.那些新的认识都来源于自己对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反思.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概念的范畴,用元认知的理论来描述,反思性数学学习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