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对技术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以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虚拟社区为例,主要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技术文化形成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社区主要从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对技术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基于此,技术文化的培育应着重从物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理念建设三个层面着手,教育虚拟社区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尊重学生人性需求和个性差异、增强社区情感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社区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教育虚拟社区与学习交往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交往特性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的主体、目标、组织形式、环境、内容、资源库、评价等要素的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7,(2):79-85
混合教学中在线学习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绩效。文章对在线学习行为进行了分类,并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学习分析技术,对混合教学案例在线学习表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相关模型。通过关系数据分析可知: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正向促进其网络学习自主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水平的提升,正向影响学习绩效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四点提高在线学习绩效的策略,包括注重在线学习环境、强调目标—任务—技术匹配的线上活动设计、注重教师参与指导、改革学习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翠  胡凡刚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0):179-181
随着教育虚拟社区在实践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习者特征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为研究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学习者特征的主要因素:学习者起始能力、元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引起和维持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活动,并激励、指引学习者的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虚拟社区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的影响因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教师因素、学习者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是影响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的四大要素,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的激发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由此提出了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6.
网络合作学习是新形势下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利用教育虚拟社区这一成熟的学习平台.更能促进合作学习的进行。从教育虚拟社区的季习资源、成员交互、课程主题、学习过程记录、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其在合作学习中的功能,并设计了教育虚拟社区在合作学习中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全球对终身教育的需求,以异步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虚拟社区正在成为互联网中的重要应用。教育虚拟社区可以被看作一个具有自适应性和涌现性的复杂系统。学习者以建构知识为出发点,在没有预先定义、全局控制的情况下,系统中大量自发的学习者个体围绕学习主题和任务进行持续互动,表现出"1+1>2"的群体智慧涌现,极大地提升了协作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教育虚拟社区的涵义,通过对基于“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在教育虚拟社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反思,阐述影响社区学习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目标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技术平台因素和社区文化因素,提出学习交往活动的设计必须注重交往准备、交往过程、交往成果与评价和交往后继四个阶段,才能有利于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实时决策、数据可视化和个性化学习服务受到人们的热捧,但很少有人从伦理规范和质量保证等视角对基于教育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反思。本文首先厘定了教育大数据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了教育大数据与教育虚拟社区的契合以及教育大数据当前研究和应用中在技术器物、运维机制、使用主体三个层面所凸显出的问题,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生态交往文化特性和一定伦理规范的教育虚拟社区可以规避教育大数据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基于上述论述,文章提出教育大数据回归教育虚拟社区将是必然,并阐述了实现教育大数据向教育虚拟社区回归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集体效能感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和学习团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团队集体效能感的涵义、价值意义和功能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团队集体效能感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标认知信念、经验直觉信念、团队合作信念、能力技术支持、努力坚持毅力、组长领导风格是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团队集体效能感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增强教育虚拟社区团队集体效能感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教育虚拟社区涵义的基础上,以普通高中校本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与竞赛》的实际教学为例,论述运用教育虚拟社区进行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文章从“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的教学反馈”和“多向的情感交流”三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入手,论证了教育虚拟社区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功效.  相似文献   

12.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影响着人类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技巧。教育虚拟社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教育虚拟社区文化在其中产生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随着人们学习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虚拟社区的学习成了人们近年来网上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关教育虚拟社区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4.
将教育虚拟社区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解决如何有效地实现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践教学功能问题.该研究尝试了以教育虚拟社区为平台,构建一个辅助传统教学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型,提供给学生课堂外实践学习尤其是协作学习的场所.在社区建设中引入了合作企业、行业专家、实训基地、职业情境创设等要素来突显教育虚拟社区的职业性教学功能,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区是知识创造与集体智慧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虚拟社区成员数量巨大,兴趣各异,将专业相关、兴趣相近或学习偏好相同的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动态构建学习共同体,必将发挥虚拟社区在构建社会认知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借鉴个性化推荐思想,在阐明个性化推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动态建立过程,设计了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生成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动态建立的技术过程,并示例了个性化推荐策略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是教育和交往的有机统一,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和效果的总体评价呈现积极趋势,并且努力通过学习别人的帖子和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的方式来促进研究活动的深入,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对不够充分,这有赖于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效果的诸因素发挥协同作用,有赖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更完善的教学交往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7.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理论模型与层级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实践,本文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模型和交往层级塔,揭示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本质涵义与结构和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中不同层面的交互过程,阐释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论教育虚拟社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虚拟社区”和“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内涵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构建教育虚拟社区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他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关系,硬件技术与软件服务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虚拟社区作为一类重要的泛在学习环境,以其平台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的共享性已成为当前重要的一种非正式学习环境。虚拟社区中学习的有效性是实现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智慧共享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基于虚拟社区学习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理论框架、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与有效学习评估等方面就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20.
教育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是知识拥有者(社区共同体,主要是师生)借助虚拟社区平台,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将知识传播给知识需求者(社区共同体,主要是学生)。本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环境因素、知识因素和动力因素是影响学生知识共享积极性的三大要素,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赖于这三方面诸多因子协同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